李鳳娘慫高宗孝宗逼瘋光宗,連岳飛都敢殺的宋高宗為什麼不收拾她?

一德格天1


李鳳娘生於宋高宗年間,為李道次女,傳說當年李道夫人產下次女前,軍營前飛來了一群黑鳳,徘徊不去,於是李道便為出生不久的女兒取名為李鳳娘。李鳳娘姿色豔麗,面相大貴,李鳳娘十七歲時,曾有道士皇甫坦來看她的面相,皇甫坦驚訝地說:“此女面相大貴,當母儀天下。”而不敢受拜,後來她的美貌為宋高宗所知,高宗即命其皇孫趙惇聘李鳳娘為妃,封榮國夫人,後封定國夫人,李鳳娘生下兒子趙挺,但不久早夭。


乾道四年(1168年)李鳳娘又生下兒子趙擴,據說,李鳳娘在懷孕前,曾夢見一個大太陽墜落到庭院裡,便用手承接它,李鳳娘從而懷孕有娠,在趙擴出生當天夜晚,祥光繞室。李鳳娘被描述為工於心計、刁蠻善妒,在做恭王妃期間,尚能安分守己。直到恭王被立為太子後,李鳳娘開始顯露出她驕橫蠻悍的個性。她不斷在高宗、孝宗、太子三宮之間搬弄是非,高宗後悔不已,在與吳皇后的談話中,他認為自己受了皇甫坦的矇騙而撮合了這門親事。

成為皇后後,李鳳娘越發越肆無忌憚,飛揚跋扈,仗恃光宗生性懦弱,又疏於朝政,正中李皇后下懷,於是皇權漸被其控制。比如:唆使光宗封賞李氏外戚、建李氏家廟。李鳳娘封孃家三代為王,侄兒孝友、孝純官拜節度使,一次歸謁家廟就推恩親屬二十六人,一百七十二人授為使臣,下至李家門客,都奏補得官。


李氏外戚恩蔭之濫,是南宋建立以來所沒有的。一次,成肅皇后謝氏好言規勸她注意禮儀,李鳳娘反駁道:“我是陛下的結髮妻!這樣沒什麼不可以!”由於謝氏是由嬪妃冊為中宮,在場的宋孝宗聞此十分反感。宋孝宗也屢屢訓斥她:“你應該學太上皇后的后妃之德,若再插手太子事務,朕可要廢掉你!”然而孝宗的勸告也沒有起到震懾作用。


一次宴會上,李氏當面向孝宗提出立嘉王為儲,孝宗沉吟不決,李鳳娘責問:“我是你趙家明媒正娶,正式聘來的,嘉王是我親生,為什麼不能立為太子?”孝宗見李鳳娘說話刁蠻無禮,大怒離去。李鳳娘回宮後,向光宗哭訴:“陛下不肯立擴兒為太子,且還想廢了你!”光宗至此和太上皇孝宗失和,接下來也不去重華宮朝見父母。

一次光宗見給他端水的宮女,雙手生得白嫩,隨口說了一聲:“好!”這件事引起了李鳳娘嫉恨。次日李後給光宗送來了一盒點心,揭開蓋子一看,裡面裝的就是那位宮女的兩隻手,使光宗極其驚恐。


當時光宗後宮除李皇后外,還有黃貴妃、張貴妃、符婕妤等妃嬪。黃貴妃本是孝宗謝皇后侍女,光宗初為太子時,孝宗因見他缺少姬妾服侍而把黃氏賜給他。黃氏姿色美麗,溫婉賢慧,光宗對黃氏寵愛有加,即位後便立為貴妃;結果李鳳娘藉光宗離宮祭祀之時派人將其殺害,當時黃貴妃有身孕。光宗聽到黃貴妃暴亡後,驚駭傷心,而張貴妃、符婕妤兩人,也因李皇后嫉妒而被下令改嫁平民。他的父親宋孝宗聽說後便送來了藥丸,但李後卻造謠說那是毒藥,挑撥離間光宗與孝宗父子關係。


當孝宗臨病死前,欲見光宗及兒媳最後一面,懦弱的光宗得不到李皇后的同意,不去探望臨死的父親,許多大臣上書要求光宗去看望孝宗,但光宗也不予理睬,至孝宗大殮之日兩人也同樣不理不聞,中書舍人陳傅良出班拉住光宗衣襟,李鳳娘杏眼圓睜,大聲呵斥道:“這裡是什麼去處!你們這些秀才要被砍頭嗎?”


陳傅良只得大哭而出。大臣趙汝愚、趙彥逾、韓侂冑、葉適、徐誼、郭杲等不滿,在隆慈太皇太后同意之下,在大殮同日逼光宗讓位給其子嘉王趙擴。光宗與李鳳娘則成為太上皇和太上皇后。


光宗退位後,憤恨憂鬱,病情加重,與他一同失勢的李鳳娘一反常態,常以杯中物來寬解光宗心中的鬱結,李鳳娘還反覆叮囑內侍、宮女,不在光宗面前提起“上皇”和“內禪”等字眼。


慶元六年(1200年)有卜卦之人指李鳳娘會有災厄,於是李鳳娘穿上道袍,在大內僻靜之處闢了一間精室,獨自居住,虔心禮佛;同年,李氏在精室中染病,卻沒人關心照顧。七月病逝,享年五十六歲。


李鳳娘死後,宮人到中宮為其取禮服,管理鑰匙的人拒不開中宮殿門,結果禮服沒有取到,宮人們只得用席子包裹屍體,抬回中宮治喪。半路上忽然丟下屍體散去。結果屍體在驕陽的曝曬下發出陣陣刺鼻惡臭。治喪時,宮人們只得置鮑魚,燃起數十餅蓮香,掩蓋難聞的氣味。


鄜延路節度使李


1.李鳳娘,宋高宗年間生人。傳說中,當年李道夫人產下她時,軍帳前突然飛來了一群黑鳳凰,久久徘徊不去。於是李道便為這個女兒取名為李鳳娘。


鳳娘天年麗質,十七歲時,道士皇甫坦來為她預測過未來,皇甫坦認為她是大貴面相,將來可母儀天下!

宋高宗獲悉了皇甫坦的預測結果後,特為其皇孫趙惇聘鳳娘為妃子,後封定國夫人。鳳娘曾為趙惇育有一子,但不久就夭折了。

乾道四年(1168年),鳳娘又產子趙擴。此前有夢兆:鳳娘曾夢見一顆光芒四射的太陽墜往庭院,便伸手去接,醒來,發現自己懷孕了。趙擴生於夜晚,當時祥光繞室、金壁輝煌。這都有迷信色彩,預示了趙擴的不凡,可能是鳳娘編的。

2.李鳳娘做恭王妃期間,低眉順眼、安分守己。直到當恭王被立為儲君後,鳳娘生出了傲慢、陰暗、驕橫。她開始處心積慮地在高宗、孝宗、太子三宮之間巧妙斡旋,搬弄是非,挑拔離間,這讓高宗後悔青了腸子,他認為皇甫坦的矇騙了自己!

恭王繼位後,鳳娘被封為皇后。光宗生性懦弱,對政治不感興趣,這正中迷戀權力的李皇后下懷,她經常議政、干政,天長地久,皇權逐漸落入鳳娘手中,從此李氏外戚得到了皇恩的極大廕庇,李鳳娘有了強硬的背景。

在一次宴會上,李皇后在大庭廣眾之中,竟然要求孝宗立嘉王為儲。見孝宗沉吟不決,李鳳娘開始數落:“我是你趙家明媒正娶過來的,嘉王是我親生兒子,為什麼不能立為太子?”。如此明目張膽地干政,已違宗法。何況言語刁蠻、態度囂張!孝宗大怒,拂袖離去。鳳娘回宮後,在光宗面前來一番梨花帶雨:“陛下不肯立擴兒為太子,且還想廢了你!”!自此,宋光宗和太上皇宋孝宗失和。

有一次,光宗見一宮女雙手生得白嫩,隨口說了一個“好!”字!次日李後給光宗送來了一個盒子,揭開一看,竟是那位宮女的兩隻纖纖玉手,這讓光宗心生忌憚。鳳娘此時不僅藐視法紀,逾越規矩,而且人品中的劣根性暴露無遺:嫉妒心強又心狠手辣!

3.光宗後宮除鳳娘外,還有黃貴、張二貴妃、符婕妤等妃嬪。這黃貴妃原本是孝宗謝皇后的侍女,光宗被立太子時,孝宗特把黃氏賜給光宗,照顧其日常生活。黃氏姿色美麗,性格溫婉,光宗很喜歡她。即位後立其為貴妃。

而鳳娘借光宗離宮祭祀之機,派人殺了她,黃已身懷有孕,一屍兩命。光宗聞知,驚駭傷心。由於李氏外戚力量龐大,牽一髮而動全身,光宗也無可奈何。隨後,張貴妃、符婕妤兩人,也因李皇后嫉妒而被下令改嫁平民。李鳳孃的胡作非為與她孃家人助紂為虐息息相關!

4.孝宗駕崩前,欲見光宗及鳳娘一面。膽怯的光宗沒經鳳娘點頭,竟不敢去探望臨死的父親。滿朝文武都要求光宗去見孝宗以盡孝道,光宗置之不理。孝宗大殮之日,鑑於鳳孃的態度,光宗也不過問!中書舍人陳傅良看不下去了,他拉住光宗衣襟,聲淚俱下………李鳳娘杏眼圓睜,大聲咆哮道:“這是什麼場合?你們這些秀才不怕砍頭嗎?”。陳傅良只得嚎啕大哭而出。

全國舉喪的大殮之日,在李鳳孃的淫威之下,光宗讓位給自己的兒子嘉王趙擴。光宗被尊為太上皇。退位後的光宗,鬱鬱寡歡,病情加重。而李鳳娘卻一反常態,常勸光宗飲酒來寬解心情,居心叵測!

慶元六年(1200年),聽卜卦者說,自己將有災厄,李鳳娘穿上道袍,虔心禮佛。同年在精室中染病,卻沒人願意去關心照顧她。七月薨逝,享年五十六歲。

高宗和孝宗為什麼不收拾李鳳娘?

1.身為副宰相的大臣史浩等極力阻止廢后。

李鳳娘做妃子時安分守己。只是當皇后之後,才倒行逆施、為非作歹!這時再收拾她,就是廢后,會引發政治風波。所以,史浩等堅決反對。

2.南宋偏安一隅後,創造了特殊的、非常被動的皇權形式。

高宗禪位給孝宗,孝宗禪位給光宗。客觀上,無論孝宗和光宗主政時,皇權都不獨立完整。太上皇對政策都會生髮影響。李鳳娘入宮真正決策人是高宗,高宗不願出爾反爾丟面子。而光宗後期已被鳳娘嚇出了陰影,非常懼內,不敢廢后。

3.道士皇甫坦深受皇室信任,要照顧他的面子。

高宗曾對吳皇后說:"吾為皇甫坦所誤",但皇甫坦資歷深,是趙宋皇室信任的預言家!孝宗繼位後,甚至受君命持香,還代為禱告神靈。要照顧他的情緒。


希望星晨58298869


好女人是一所學校,壞女人是座監獄 ,趙惇的女人李鳳娘是一所監獄。

趙惇的女人李鳳娘是一所監獄。身為一國之君的趙惇能夠遇到這樣一位枕邊人,要拜那位複姓皇甫的老道士所賜。一天皇甫又來見趙構,趙構問來意如何?皇甫說恭喜了,我給官家找到一位孫媳婦。趙構問好孫媳婦的出處。皇甫說是李大將軍的女兒李鳳娘,出生在父親的大帳裡,出生時天上颳起一陣黑風,一隻黑鳳凰落在大帳頂上,因此取名鳳娘。趙構說合適,就許給我那懂事的乖孫子趙惇吧。從此以後,這個孫媳婦把老趙家弄得雞飛狗跳。

李鳳娘為什麼如此猛?

趙惇娶了李鳳娘,武將軍的基因在這個女兒身上遺傳到位,貴族女子應具備的溫良恭儉讓三從四德是她的盲區。或許自小在軍營長大,李鳳娘性格奔放爭強好勝,小夫妻新機器磨合期吵吵鬧鬧在所難免,可是每次發生矛盾李鳳娘都鬧的整個皇宮雞飛狗跳如市井人家,除了要公公婆婆給她主持公道,還跑到北內向太公太婆哭訴。血統高貴又曾經是文青的趙構對這個潑悍無教的孫媳婦漸漸生出不滿,開始在私信裡罵皇甫:都是你做的好事,給我們家說了門親。到底是武將出身,缺乏調教。皇帝公公更不客氣,訓斥李鳳娘:你應該像婆婆和太婆學習怎樣做皇室的女人,如果再無事生非,欺負我兒子,我把打回原形廢了你的武功。不對,是太子妃的名號。李鳳娘跪在公公面前低頭不語,心裡是個跑馬場,裡邊有一萬匹草泥馬,狂奔。

李鳳孃的春天,趙家的寒冬。彪悍的皇后人生不需要解釋。

趙惇登基了,多年的太子妃終於熬成了皇后,李鳳孃的時代到來了。

李鳳娘更是藉口趙惇有病越殂代皰,自己組建一個禁衛軍,把原來追隨公公多年的警衛人員該撤的撤,該殺的殺。

趙惇病了,趙昚親自過宮來探視。望著兒子日漸消瘦憔悴的小臉,趙昚心中萬箭穿心,問怎麼讓病情發展到這麼嚴重,趙惇身邊一干人噤若寒蟬,只有昏睡的趙惇有一句每一句說胡話。趙昚疾言厲色訓斥李鳳娘:我兒是一國之君,倘若有個三長兩短,我殺你全家株連九族。又把宰相召過來要以失職論處,宰相肚子裡沒有船,只有委屈:我們也說了也勸了,可是十個宰相也比不上一個皇后說話管用啊。

趙惇的病剛有起色,李鳳娘就在他面前哭哭啼啼:官家你都快要嚇死臣妾了,幸虧你醒了,不然你爹就要殺臣妾的全家株連九族。你離你爹遠點,聞聽宰相說你若是到重華宮去,你爹就會把你軟禁起來。趙惇細思恐極,從此堅決不去見趙奢。

趙惇決定去看看老爹,文武百官高興極了都穿上整齊的朝服過年似的分別在去重華宮的路上,趙惇準備出發,卻被李鳳娘一把拉著衣袖;天太冷,官家去不得,我陪你喝酒。都是那些人嘴賤,殺了他們。宰相陳傅良離得近,聞聽此言一把扯住已經被李鳳娘拉到屏風後邊的趙惇另一隻衣袖,李鳳娘回身呵斥:大膽無禮,你不想活了嗎?老陳只好放手。敢跟老孃作對,李鳳娘殺個回馬槍興師問罪:姓陳的,我不許官家過宮,你卻教唆著非要過宮,你幾個意思啊?陳傅良哭著說:父親想勸勸兒子以國事為重問一下近來生活工作的情況敘敘父子情,卻被屢屢阻撓,身為大臣卻無能為力。


那年那月lhy


愛的力量是無窮∞大的可以使人瘋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