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政府在疫情中毫無作為嗎?醫療系統會崩嗎?

lin曼蕾


新冠狀病毒COVID-19有個規律,那就是經濟越發達的地區疫情就越嚴重,因為道理很簡單,商業活動頻繁,人口多且密度大,流動性還強,所以就容易造成大規模流行。德國是歐洲第一經濟強國,也是目前除了意大利和西班牙之外歐洲疫情最嚴重的國家。截止3月28日,德國累計確診52747例,西部和南部經濟發達地區疫情比較嚴重,東部地區情況相對好一些。不過德國確診人數雖然多但是死亡人數只有380人,堪稱奇蹟。想要得到答案,需要看德國的防疫措施。

(總理默克爾)

德國政府防疫

德國跟美國一樣是聯邦制國家,德國中央政府只是提供支援和防疫政策指導,以及聯邦層面的管控措施,比如邊境管控和入境交通和航空管控。德國德國具體防疫工作由地方州政府負責,每個州的防疫政策和法規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州政府有很大的權力,可宣佈採取嚴格的人員管控措施,比如德國疫情第二嚴重的巴伐利亞州已經在3月20就宣佈了“禁足令”,除了上班、購物、就醫買藥、幫助他人、拜訪生活伴侶等必要活動之外的一切活動都需停止。

(勃蘭登堡門遊客很少)

德國醫療系統功力深厚

德國的醫療體系堪稱世界絕對一流的存在,全德國人口8279萬(2018年),卻擁有17萬私人診所,2萬家藥方,2000多家大型醫療機構,1.4萬家庭護理機構。全德單位每千人擁有醫院床位8.2張,而意大利只有3.2,每千人擁有醫生數量為4.2人,意大利為4.09。德國有重症床位數也是非常多的,達到28000,由於估計仍然不夠,可再擴充1萬個重症床位。德國病例增多在於檢測能力很強,每週可以檢測50萬例,未來計劃將檢測能力提升至每天10萬至20萬。這樣可以快速排查出確診者,隔離傳染源。德國的醫療系統在2017年東到2018春也經歷過流感疫情的考驗接診1000萬人次,那次流感全德死亡了兩萬人。雖然COVID-19的危害要比流感大很多,但是對於德國醫療系統還是做好足夠的心裡準備。

(護理人員)

德國所面臨的困境

德國醫療硬力很強,不過也存在隱患。首先德國的防疫政策本身缺乏協調,全靠各地方各自為政,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州一旦疫情特別嚴重,那麼其所能得到外部援助十分有限。另外,德國的城市防疫本身更多是依靠民眾自覺,彈性很大,這不能保證所有人都會嚴格遵守政府的“禁足令”,而且德國境內存在有將近100萬的中東難民,他們始終都是隱患。還有德國防疫物資也十分短缺,主要是口罩、防護服等。這些德國國內產能十分有限,相關企業雖然可以調整生產線,但是需要時間,比如口罩一條生產線嚴格按照德國的標準,部署投產需要最少一個星期多時間,而且住如熔噴布、無紡布等原材料也不好找,十分緊缺。

(一罩難求)

結語

每個國家的國情都不一樣,發達國家,醫療條件很好,然而人口老齡化嚴重,城市化水平高,這些短板也暴露無疑。德國政府還是非常重視得,不過其還是結合自己國家的情況來進行防疫,並且依照相關法律、法規來執行。德國各級政府已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限制餐館和咖啡館的措施以及大中小學的停課令。然而即便如此,也不被一些公眾所理解,甚至被質疑“反應過度”。所以說事關公共利益的決定,既需要政府拿出魄力,也需要考慮公眾的意見。

(快速檢測)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