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穿什麼衣服,跟你的職場發展有多大關係?

上班穿什麼衣服,跟你的職場發展有多大關係?

作為企業服務領域的一個管理者,我其實特別關注員工的形象。

經營孵化器過程中,我們沒有一天“不對外”。創業者、投資人、公務員,迎來送往;員工的對外呈現,也就代表了公司。

有些年輕人可能意識不大,“形象”能夠傳遞的信息非常多。

我們常常可以通過一個人的著裝、神情、表達方式,來推斷他的行為、意圖。常見的例子比如,呃,夏洛克福爾摩斯同志……根據對方的外表,迅速判斷其職業、愛好、家庭、經歷等。

可是,到底為什麼要注意形象、如何打造職場人設,這裡簡述原因和注意事項。

一個基本點,你上班是來耍的,還是想越做越好,加薪升職?

如果是耍一耍,可以追求個性,或者單純的美美噠,或者舒服。

如果有上進心,那就要提升自己的職場能力。既包括工作崗位所需的業務能力、溝通能力、領導力等,也包括職場形象。

這個形象,跟你所在的公司的文化、你的職場“人設”,要一致。

你的老闆,在選擇員工重點培養和提拔時,會考慮這個人的核心能力、資源,以及他的附加值。更重要的是,你想不想要“進步”。

重視著裝,至少是代表了你自己對待這份工作的態度。

(不同崗位的評價比重不一致;研發工程師相對於商務經理,形象佔比肯定弱一些。)

二、出門挑衣服時,你考慮的是個人愛好,還是你要塑造的形象?這兩者是不是一致?

儘管我年近不惑,但是心裡住著一個蘿莉,永遠的少女心。喜歡各種蕾絲、可愛的小釦子、粉嫩的Kitty貓、迪士尼公主……桌子上也擺滿了手辦。

那我要不要穿最愛的lolita茶會洋裝上班呢?

我們每個人心中的“自己”、你以為的別人眼中的你、和真正的別人眼中的“你”,是不是一致的?

職場中,見客戶、見合作方,對方第一眼看到的,是我們的外在,綜合了形象、著裝、談吐、氣質,是我們留給別人的直觀感受。

而我出門前,穿什麼衣服,背什麼包,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今天的我”構建的是怎樣的個人形象。

重視職場著裝,更是尊重同事、尊重客戶。

換位思考,如果你去拜訪一家新公司,發現員工看上去特別職業,精神面貌積極向上,你對他們也會更加認可。

只要想獲得高評,你要打造的,就是一個上級同事客戶等職場相關方、認同的形象;打造的目的,是獲得更多的職場資源,給自己鋪一條不停上升的道路。

三、“最合適”的著裝,跟文化相關。

不同的職業、不同的工作單位,對著裝有著不同的顯性和隱性要求。

剛才講了形象的重要性,下面談兩點:

1.形象,要適應你所在單位的風格、你的崗位屬性。

不同單位、不同職業的著裝風格相差還是蠻大的,比如政府公務員、醫生,民企的程序員、商務經理、銷售等就各有各的要求,或者是約定俗成的習慣。

1)在同一單位,不同崗位不同級別的人,也分別有不同的穿法。比如總經理的著裝,直接代表了公司形象。而普通員工的著裝,可以相對低調一點。

一般來說,你想成為誰,就先嚐試跟他穿得一樣。但是如果太過,平時也穿得很隆重,如果你的上級小心眼,他可能也會感到怪怪的;所以要看人,分情況對待。

2)融入集體很重要。職場穿著要符合公司的基本審美和格調,既不要超前,也不要復古。

總之,具體怎麼穿,要考慮到整個工作環境、自己的職位以及年齡是否匹配。

2.場景大於風格。

公務場合:基本要求是:“穩重保守”。比如西服套裝、職業裝。

休閒場合:“舒適自然”即可,爬山就穿登山鞋,運動就穿遠動套裝。

如果你週末和同事去郊遊,是否還要按上班的樣子穿?明顯不用。

但有的時候,女生會為了“漂亮”,穿著高跟鞋和裙子去植物園,甚至去爬山。即便比較幸運,沒受點小傷什麼的,但與當下的場景總會有一種格格不入的感覺。

所謂場景,就是在郊遊模式下,我們要運動風格,展示青春活力。

3.穿衣服並不是簡單為了“外在美”

有的女孩設定自己的形象是,第一考慮的是“時尚”、或者如何顯瘦、或者如何露出自己的性感的鎖骨。——不知道這種推崇外在美的文化是否來自千百年來男權社會禁錮女性思想和身體的需求。總之,拼臉拼身材是特殊行業從業者的剛需。不是我們這種知識密度高的科技服務業的需求。積極向上、職業專業的形象,才是最需要的。




分享我在帝都戰鬥20年的乾貨經驗。

無論是工作、生活,我發現找點有價值的信息並不容易;

於是記錄下自己讀書、職場(央企-政府-民企-創投圈)、養娃等經驗,希望能對朋友們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