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地下害蟲這樣治,效果特別好,持效期可達80天

馬鈴薯是我國栽培面積最大作物之一,產量高,效益好,是許多地方農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徑。馬鈴薯主要以地下塊莖為主要產品器官,地下害蟲的危害十分嚴重,如果防治不力,將會造成嚴重減產。每年都有大量地塊由於地下病蟲害防治不理想,造成大量薯塊被害,導致嚴重減產和巨大經濟損失。

馬鈴薯地下害蟲這樣治,效果特別好,持效期可達80天


馬鈴薯主要地下病蟲害

馬鈴薯地下病蟲害有很多,主要地下害蟲有螻蛄、蠐螬、金針蟲、小地老虎。

(1)螻蛄,又稱拉拉蛄、土狗子,主要以成蟲和幼蟲在土壤中開掘隧道,使幼根與土壤分離,造成土壤快速失水,使芽子不能生長,造成缺苗。同時危害馬鈴薯地下莖和根,將根莖撕成亂絲狀,造成地上部分萎蔫或死亡,也有時也咬食芽塊,造成失水,影響苗子生長,甚至死亡。後期咬食塊莖,使其形成孔洞,薯塊失去食用價值。

(2)蠐螬,有名白土蠶,主要以幼蟲在土壤中危害地下嫩根、地下莖和塊莖,也可咬食和鑽蛀,造成地上部分因營養、水分供應不上而枯死。後期幼蟲鑽蛀塊莖,導致大量薯塊品質喪失或引起腐爛。

馬鈴薯地下害蟲這樣治,效果特別好,持效期可達80天


(3)金針蟲,又稱鐵條蟲,主要以幼蟲危害為主,前期在土壤中鑽蛀芽塊、根和地下莖,使幼苗逐漸萎蔫或枯死。後期幼蟲鑽入塊莖內,在薯肉內形成一個個孔道,降低了塊莖的品質,塊莖失去食用價值。

(4)地老虎,又稱黑土蠶,主要以幼蟲危害馬鈴薯幼苗根莖,低齡幼蟲,危害馬鈴薯嫩葉,三齡以上幼蟲,白天躲藏在幼苗根際周圍,晚上出來危害幼苗根莖,在貼近地面的地方把幼苗咬斷,使整棵苗子死掉,並常把咬斷的苗拖進蟲洞。造成缺苗斷壟。

馬鈴薯地下害蟲這樣治,效果特別好,持效期可達80天


防治方法

馬鈴薯地下害蟲有很多,不過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潛藏在土壤中危害,因此,做好土壤處理是防治地下害蟲的關鍵。

(1)土壤處理:施肥整地後,在起壟前,可用5%噻蟲嗪顆粒劑1~2公斤/畝,拌腐熟有機肥20公斤進行條施,將藥劑均勻撒在準備播種的處,然後起壟播種。噻蟲嗪是最新一代菸鹼類殺蟲劑,具有很強的內吸傳導性,在土壤中穩定性好,可有效殺滅土壤中的各種地下害蟲,同時還可兼治蚜蟲、飛蝨、薊馬、馬鈴薯甲蟲等害蟲,持效期可達80天以上。

(2)藥劑拌種:在馬鈴薯播種前,用20%噻蟲嗪微囊種子處理懸浮劑,按照藥種比500-750克/100千克種子進行拌種,將種衣劑均勻包裹在種子表面,可有效阻止地下害蟲危害,持效期可達60天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