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禁果,曠世奇書——謀略之祖《鬼谷子》

鬼谷子其人其文

鬼谷子,王氏,名詡,或王禪,號玄微子, 春秋末衛國人,身懷曠世絕學,智慧卓絕,相傳其額前四顆肉痣,成鬼宿之象,又精通百家學問, 隱居在雲夢山鬼谷,故稱鬼谷先生。常入山靜修,修真養性,形神俱妙,超乎萬有,體合自然。通天徹地,日星象緯,在其掌中,佔往察來,言無不驗;六韜三略,變化無窮,佈陣行兵,變幻莫測,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辭吐辯,萬口莫當,被後世尊為“謀聖”,其著作《鬼谷子》稱為“智慧禁果,曠世奇書”。

智慧禁果,曠世奇書——謀略之祖《鬼谷子》

高似孫《子略》雲:"《鬼谷子》書,其智謀,其術數,其變譎,其辭談,蓋出於戰國諸人之表。夫一闢一闔,《易》之神也:一翕一張,老氏之幾也。鬼谷之術,往往有得於闔闢翕張之外,神而明之,益至於自放潰裂而不可御。予嘗觀諸《陰符》矣,窮天之用,賊人之私,而陰謀詭秘,有金匱韜略所不可該者。而鬼谷盡得而洩之,其亦一代之雄乎!"

智慧禁果,曠世奇書——謀略之祖《鬼谷子》

嵩山南麓,有一座山谷,丘高溝深,林木茂盛,鬼火閃動,幽不可測,不像人住的地方,因此被人稱為鬼谷,有山曰云夢,山上有兩個山峰:劍秀峰和龍王峰,兩峰間絕壁之上有個天然洞窟,洞內有清泉,流入溪河,這個洞就是鬼谷洞。鬼谷子晚年歸隱雲夢山,聚徒講學,其弟子皆壯志凌雲之士,前赴後繼,翻雲覆雨,驚世駭俗,出將入相,匡扶正義,拯救天下,決定列國存亡,不謀之謀,前無古人。

智慧禁果,曠世奇書——謀略之祖《鬼谷子》

師父好不好,拼的是徒弟,鬼谷子弟子盈天下,賢者五百多人,都是棟樑之才,蓋過孔聖人的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人。商鞅變法,功如丘山,名傳後世,為大秦統一天下之總設計師;白起戰無不克,王翦橫掃六國。蘇秦佩六國相印,一笑則而天下興,一怒使諸侯懼;張儀兩做秦國宰相,一人之言,重於九鼎之寶,徐福東渡日本的,成為第一天皇,神武天皇。孫臏賽馬,圍魏救趙,減灶誘敵;龐涓出仕於魏國,任魏國元帥,屢立戰功,孫龐鬥智,千古美談;毛遂自薦,歃血為盟,三寸之舌,勝過百萬雄師,毛遂為毛姓始祖,韶山毛姓為其直系後裔。李牧是戰國將軍,北擊匈奴,西卻秦軍,為廉頗之後,一代戰神。

智慧禁果,曠世奇書——謀略之祖《鬼谷子》

陰陽五行開天地,縱橫捭闔定生息,宏圖一展驚風雲,霸業千秋震乾坤。那真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黃帝內經》言: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鬼谷子真乃真人也。陳子昂《感遇》贊曰:"番愛鬼谷子,青溪無垢氛,囊括經世道,遺身在白雲。七雄方龍鬥,天下亂無君。浮雲不足貴,遵養晦時文。舒之彌宇宙,卷之不盈分。豈圖山不壽.空與麋鹿群。"

智慧禁果,曠世奇書——謀略之祖《鬼谷子》

原文【鬼谷子謀篇】

為人凡謀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審得其情,乃立三儀。三儀者曰上、曰中、曰下。參以立焉,以生奇。奇不知其所擁,始於古之所從。故鄭人之取玉也,必載司南之車,為其不惑也。夫度材、量能、揣情者,亦事之司南也。故同情而俱相親者,其俱成者也;同欲而相疏者,其偏成者也;同惡而相親者,其俱害者也;同惡而想疏者,其偏害者也。故相益則親,相損則疏,其數行也,此所以察同異之分,其類一也。故牆壞於其隙,木毀於其節,斯蓋其分也。故變生事,事生謀,謀生計,計生議,議生說,說生進,進生退,退生制,因以制於事。故萬事一道,而百度一數也。

智慧禁果,曠世奇書——謀略之祖《鬼谷子》

  夫仁人輕貨,不可誘以利,可使出費;勇士輕難,不可懼以患,可使據危;智者達於數,明於理,不可欺以誠,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是三才也。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懼也,貪者易誘也,是因事而裁之。故為強者積於弱也;為直者積於曲;有餘者積於不足也;此其道術行也。

智慧禁果,曠世奇書——謀略之祖《鬼谷子》

  故外親而內疏者說內,內親而外疏者說外。故因其疑以變之,因其見以然之,因其說以要之,因其勢以成之,因其惡以權之,因其患以斥之。摩而恐之,高而動之,微而證之,符而應之,擁而塞之,亂而惑之,是謂計謀。計謀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結,結而無隙者也。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故說人主者,必與之言奇;說人臣者,必與之言私。 

智慧禁果,曠世奇書——謀略之祖《鬼谷子》

 其身內、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深者危。無以人之所不欲,而強之於人;無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於人。人之有好也,學而順之;人之有惡也,避而諱之,故陰道而陽取之也。故去之者縱之,縱之者乘之。貌者不美,又不惡,故至情託焉。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謀者所不用也,故曰:“事貴制人,而不貴見制於人。”

智慧禁果,曠世奇書——謀略之祖《鬼谷子》

制人者握權也,見制於人者制命也。故聖人之道陰,愚人之道陽;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難。以此觀之,亡不可以為存,而危不可以為安,然而無為而貴智矣。智用於眾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於眾人之所不能見。既用見可,擇事而為之,所以自為也;見不可,擇事而為之,所以為人也。故先王之道陰,言有之曰:“天地之化,在高與深;聖人之道,在隱與匿。非獨忠、信、仁、義也,中正而已矣。”道理達於此義者,則可與語。由能得此,則可與谷遠近之義。

智慧禁果,曠世奇書——謀略之祖《鬼谷子》


【筆者:巖舟,華夏文化的擁躉,船山先生的粉絲,故名,巖者山也,舟者船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