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3歲以前,是陪伴孩子還是離開寶寶出去上班?

如果有條件的話孩子還是親自撫養比較好,一些精神分析家認為:

3歲和3歲後,所經歷的心理創傷長大後更多的是神經症。如果我們把正常的人理解為相對健康的人,那神經症是僅次於正常人的心理功能和自我功能。實際上還有很大一批心理障礙者,他們可能在自我功能、人格結構上、症狀表現方面比神經症還要嚴重,如果要追尋病理的發展階段,我們會看到他們的創傷實際是發生在3歲以前。

而維也納的一名兒科醫生,瑪格麗特·馬勒(Margaret Mahler)也是一位精神分析師、客體心理學理論家,進一步描述了傳統精神分析沒有講清楚的“人出生後0—3歲的心理健康的規律和道理”。

馬勒的研究是基於對38個正常嬰兒和他們的22位母親的觀察,馬勒主要觀察嬰兒的獨處以及他們與母親的互動情況,從幾個月大一直觀察到3歲,基於此,馬勒生動地勾畫出了人類嬰兒期的心理發展階段。

在馬勒看來,一個成熟的成長順序,就是兒童從對母親的共生依戀狀態轉向實現穩定的自主認同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三個主要的發展階段:

第一個階段:​自閉期(0~2個月) ;

第二個階段:共生期(3~6個月);

第三個階段:分離—個體化期(7~36個月);

其中第三階段的分離——個體化期又分為四個亞型:

第一個亞型:分化期(6-10個月);

第二個亞型:實踐期(10~16個月);

第三個亞型:和解期(16~24個月);

第四個亞型:自體和客體恆定期(24~36個月)。​

在分離—個體化階段中,生命中最主要的衝突,即對自主的追求和要停留在與母親的融合狀態中的強烈慾望之間的衝突,表現得最為強烈。兒童解決這種衝突的程度,決定了他們是否能夠不帶病態地走完一生。 ——《客體關係心理治療 理論、實務與案例》

第一階段:自閉期(0~2個月)

這一時期,嬰兒通常意識不到其他人,只是通過尋求乳房來維持生計。這一做法大部分是受根深蒂固的反射所指引,而不是意識到有對他的需要做出反應的另外一個人“在那兒”。處於生命的這一早期階段的嬰兒主要關心自己緊張程度的降低,幾乎意識不到有另外一個人對他是負責的。

當他到了2個月後,你會發現這個時候孩子開始和母親有信息的交換,很典型的一點,這個孩子會朝母親笑,細心的母親會發現,大概在2個月的時候這個孩子會朝母親笑,這個微笑對孩子來說意味著社交活動開始了,有的學者叫它為人類的第一次社交反應。

第二階段:共生期(2~6個月)

在共生階段,微笑反應首先出現在對母親面孔的反應中,微笑預告了自閉狀態結束,微笑也預告了這個孩子從此結束了單元關係進入兩元關係,進入和母親關係的共生期。雖然這似乎意味著某種程度的“分離”,但馬勒指出,嬰兒仍然繼續講母親體驗為同一個人際關係系統的一部分。因此,當母親情緒上表現出沮喪時,嬰兒可能也會以一種沮喪的方式來回應——即使食物、溫暖和其他生理必需品都存在。在生命的這個階段,“分化”仍然是一個遙遠的目標。

這些原始的、“前客體的”體驗孕育了早期分裂的種子。令人愉快的體驗被歸為“好的”,而令人痛苦的體驗被歸為“壞的”。它們一起構成了成為後來人際分裂前自體的記憶痕跡的基礎。但是在這個時候,嬰兒還沒有將個體體驗為一個分離的人,母親與嬰兒“自體”之間也沒有分化,只有共生的、合一的體驗。

第三階段:分離—個體化期(6個月~3歲)

這是最複雜的階段,它由一系列亞階段構成,每一個亞階段都標誌著通往獨立之路上的一種獨特形式,從本質上顯示了一個人所達到的分離程度。一個人的自體感以及所擁有的關係的特性,大多由這個階段所發生的事情所決定。

在這個時期,一種對彼此牽絆或融合的渴望與對融合的焦慮將會交替地出現。在與自體跟客體影像的合併有關的焦慮出現時,防禦性的疏遠動作就開始實行了。當距離過遠的時候,毀滅的孤獨感會連同這種分隔而出現,接著兒童就會使用其他的防禦機制來恢復親密感和/或融合感:哭鬧、哀怨和黏人。——《心靈的面具 101種心理防禦機制》​

第一個亞型:分化期(6~10個月)

這個時期嬰兒開始從和母親的融合共生狀態中分化。有經驗的母親會發現6-10個月的孩子不象6個月前靜靜的躺在你懷裡,孩子開始不聽話,他會拼命的掙脫母親的懷抱,要看世界、周圍其他的人,開始和周圍的環境探索和發生關係。

馬勒觀察到這個時候,這個孩子的掙扎實際是想取得一個更好的體位,來看清楚母親的臉,好母親應該用很好的角度讓孩子看清楚你的臉,從母親的臉色上開始找到自己的形象,第一次的鏡像反應就出現了,如果母親是憂鬱的、痛苦的,壓抑的,孩子看到母親的臉的時候,就會給自己的內心留下很多陰影。但是在性格、家庭環境、婚姻關係等諸多因素的作用下,並不是所有的母親都能始終如一地保持開心的,穩定的心態。

​6個月的孩子的心理開始分化了,實際的分化已經跟他安靜地躺在母親懷裡是不一樣的。再往下分化時,這個嬰兒除了探索母親的臉外,又開始探索母親更多的地方,他會在母親的身上爬上爬下,抓頭髮、鼻子、眼睛、耳朵,甚至把母親的頭髮放自己的嘴裡等,這個時候實際是在探索母親和自己的差異和差別,是個體化的開始,在孩子的認知和知覺的發育過程中第一次覺察到了我和母親不同,逐漸讓他的心理產生獨立和分化的過程。這個時候,如果母親不能讓孩子足夠的時間和機會探索的時候,孩子往往會抓住一個床單、毛毯、枕巾、更多地是抓住玩具等,這些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母親這個客體,讓這個孩子探索世界。

另一個客體關係理論家溫妮科特把它們(床單、毛毯、枕巾、玩具)叫做過渡客體,這些過渡客體是必要的,是對母親的補充,如果這個孩子太依賴過渡性客體,無論是吃飯、睡覺、母親把他抱到外面的時候,一直抓著不放,這時我們要反思是不是過渡性客體的替代作用過多了,這意味著母親在孩子身邊的機會或時間太少了,如母親急忙上班、掙錢可能會減少與孩子軀體接觸的機會,影響孩子正常心理發育。

你會發現6-10個月的孩子更多的關注父母以外的人,儘管陌生人會讓孩子產生很大的恐懼(嬰兒在六個月大的時候會出現陌生人焦慮),但是他們會依託父母探索世界。如果這個時候父親能及時出現,也能替代母親,做一些工作,如果這個時候母親、父親都不在,孩子就慘了。

曾經馬勒描述過一個例子:一個年輕的父親是雜貨店店主,在賣貨時抱著7個月的女孩,小女孩穿著連胸褲,她把雙手搭在父親的肩膀,直起身子看,一會看看父親的臉,一會看看外面的人,這個時候,她的臉上就會出現詫異和驚奇的表情,孩子吸引了路邊的一個阿姨,阿姨微笑著向她走來,孩子並沒有笑,當阿姨一走來,她就安靜了,緊緊的貼著父親,但是,她一邊緊貼著父親的胸膛,一邊看著阿姨,很困惑的看著阿姨,是不是和母親一樣,她把心裡母親的意象拿出來和阿姨對比,這個孩子突然退回到父親的懷裡,馬勒認為這個孩子遇到們陌生人的時候她是焦慮的,也是退行的,她特別想退行到共生期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分化階段孩子就是這樣探索的,區別出和母親和陌生人的不同,這個過程如果我們不能給予孩子足夠退行的支持的話,她就會在分離—個體化的分化期產生創傷。

第二個亞型:實踐期(10~16個月)

這段時間馬勒把它叫實踐期,其顯著特徵是嬰兒開始進行四肢爬行的運動。當兒童爬行時,他便可以在身體上將自己與母親分離開,馬勒認為兒童在身體上將自己與母親進行分離的能力,顯示了“心理誕生”的真正開始。

但這並不意味著兒童可以完全依照他自己的意願來活動。他仍然尋求母親的存在並不時加以確認,以便獲得“情感上的加油”。我們只需要觀察一下一個一歲的兒童的玩耍活動便可以驗證這一點:即使兒童正與其他兒童一起玩得熱火朝天,他也會定時停下正在做的事情,用目光尋找母親的位置。雖然在這一階段的末期,兒童開始直立行走,並且更為積極地探索世界,但他仍然將母親當做“家庭基地”。

當孩子能夠站立起來的時候,孩子會用新的角度看這個世界,他感覺自己更有能力,這個時候能夠行走的孩子及能夠說話的孩子,他的自戀達到了最頂峰。一個好母親這個時候要充分的滿足這個孩子無所不能的自戀的需要,因此母親要進行及時的、精確的、共情性的證實,好母親是共情大師,如果這個母親共情能力不夠,她反應出的情感是不精確的、遲到的,不能證實孩子內心的自戀的情感與需要,這個孩子長大後就會出現心理障礙。

這個時期有兩個遊戲: 第一個遊戲是捉迷藏遊戲,是在實踐期,在孩子在10-16個月大的時候,非常重要的一個遊戲,孩子藏起來,讓母親找,更多的是孩子把自己的眼睛捂起來,孩子心裡有個意象,當自己的眼睛被自己的手捂起來的時候,看不到母親了,就意味著母親消失了,他捂起來的時間越長,他內心的焦慮越嚴重,他突然把手鬆開,看到母親,累積的能量突然釋放,他的喜悅、驚奇、甚至伴隨著尖叫。不要小看這個遊戲,其實這個遊戲可以檢驗這個孩子能夠在母親離開時能堅持獨處多久,這意味著孩子在意象上、心理上能獨立多久。這個時候的孩子在跟小朋友玩的時候,會玩一會兒,又看看母親在不在,再玩一會,再看看母親在不在跟前,這就是孩子心理成長和個體化成長的一個過程。這個時候,一個始終在慈愛的看著自己的孩子的,每當孩子回頭尋找她時,她都能向孩子投以溫和的目光的母親和一個埋頭玩手機的母親,哪一個更能給孩子“加油、充電”,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了。

第二個遊戲就是“你來抓我呀”

孩子在開始跑的時候,他掙脫母親的拉扯跑出來,說“來你抓我呀!”,他想逃離母親,引起母親的注意。突然跑掉,媽媽會跟在後面,把他抓住抱起來。再放下,孩子又會跑、母親再次抓住他,這個時候孩子是快樂的、興奮的,是愉快的。因為他在逃離母親然後又被抓住後,他會體驗到可以操作母親這種控制感和自尊感。我們會看到很多神經症患者他們在長大後沒有這種自尊感和操縱感。孩子的喜悅並不是僅來自於操控感,也來自於和母親的融合,這個感覺對孩子來說是非常快樂的。很多藝術品、魔術中,都是逃離、融合、再逃離。這實際是個很刺激很快樂的狀態。這個時候母親的狀態很重要。

一個好母親能夠容忍孩子進一步的脫離,同時也會站在那裡等待孩子充電,還用欣賞的目光看著孩子探索外界的世界,母親是穩定的,不焦慮的、臉上堆著慈祥的、欣賞的表情。母親鼓勵孩子不斷的去學習、做逃離的遊戲,通常是深情的看著孩子,以孩子在遊戲中的喜悅和快樂來參與這種喜悅與快樂,這其實是共情性的過程。

這個過程很重要,如果母親做不到,對孩子可能就是一個創傷。

如果母親能夠以同理心的狀態來欣賞孩子逃離自己的喜悅感和驚奇感,就會讓孩子更加有能力在更大範圍裡探索,而得到更高的自信感和更強烈的操控感。這些穩定感、操控感、自尊感、快樂感都是人長大後必備的,這非常重要。但大多數母親對小孩子這種無所不能的探索會感到焦慮、恐懼和害怕。這個時候的孩子是最淘氣的,會給父母帶來更大的擔心和焦慮。

孩子可能會從椅子上掉下來,可能會跑到大馬路上,可能會玩尖銳危險的東西等等。這對父母是考驗,絕大多數父母是有能力輕易阻止孩子做危險的事情的,但是也有一部分父母會在此階段和孩子交流溝通的過程中遇到困難。

老人帶孩子,往往怕跟不上孩子,把他們綁在身邊,孩子就失去了探索實踐的機會,失去操控感、穩定感、自尊感、愉悅感,長大後可能會有問題。

有部分母親非常需要孩子不能離開她半步,孩子也沒有探索的機會。還有一種母親,在這個階段會把孩子推開,避免和孩子逐漸分離的痛苦。

好母親的做法是,孩子需要充電,什麼時候需要回到母親的懷抱充電是孩子決定的。孩子如果有這種操控權,就能體會到操控能力,所以這個母親一定要穩定,要再等待孩子走出去,再回來,而不是主動把他抓回來。

焦慮的母親當孩子跑出去的時候,為了自己的需要把孩子抓回來,這個時候孩子的感覺和自己回來是不一樣的,感覺自己是被操控的,和好母親讓孩子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好母親讓孩子的感受是,我是有能力的,我是操控的。不要小看母親這樣的特點,我們就是一點點的從這個狀態上長大的。

焦慮的母親可能會以自己的需要出發,在自己需要的時候把這個孩子抱起來,結果就打斷了孩子原本正在進行的快樂的實踐過程,孩子的自尊感、把握感,操縱感就消失了,代之是被操控感,會影響到他將來應對這樣的世界。  

馬勒提出一個建議,當孩子學會了走路,他已經有能力離開父母了,所以作為父母的要相信孩子的能力,父母對孩子的這個能力和離開的恰當的反應,應該是溫柔的、穩定的、抱有情感的和他接觸,推這個孩子一把,讓這個孩子進一步的進行快樂的實踐。

第三個亞型:和解期(16~24個月)

在這個階段,兒童在語言方面上與母親以及其他重要人物(尤其是父親)之間進行了越來越多的互動,因此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迅速提高。當兒童大搖大擺地走來走去,幾乎是得意地展現他新建立的獨立時,自體的主張以及分離的感覺便成為了核心。但是兒童在將自己與母親分離,並將自己建立為一個獨立個體的過程中,雖然邁的步伐越來越大,但他仍然強烈地需要幫助和確信。兒童試圖否認這一點,這最終導致了“和解危機”的產生。

所謂的“和解危機”實際上是母親與兒童之間正在進行的​一系列的鬥爭,這些鬥爭構成了兒童對母親的需要和兒童在分離—個體化進程的需要之間的衝突。隨著身體的發育和語言能力的提高,兒童以一種膨脹的、無所不能的狀態進入這個亞階段。然而,兒童仍然間或表現出對母親的依賴以及其他需要的表達。

這個時候,需要母親能夠成功地給予兒童情緒支持,並保持自己的堅定性,且在這兩者之間達成恰當的平衡,同時仍然允許兒童進行健康的獨立活動。母親的這種平衡能力是解決這種危機的關鍵。​——《客體關係心理治療》

馬勒發現,這個時期,孩子對母親的依賴和需要增加了,其實,這個粘上父母是正常的需要階段,很多父母害怕了,認為孩子是不是退行了,變小了,很多工作忙的父母對孩子反感了,孩子運動功能發展,對這個世界探索增加的時候,他的認知能力、感覺能力、智力也會增加,然後進入整合階段,這個已經能夠獨立走路的孩子,似乎能夠包容自己與母親的分離,似乎能夠意識到離開母親也能生活了,不是那麼可怕了,但是同時有另一種感受和體驗,就是孤獨感。16-24個月的孩子雖然他們的知覺功能、運動功能都發展很好,感覺和母親分離了,但是同時孤獨的體驗要比任何時候都嚴重。所以他會感覺很孤獨,這個時候他會感到對母親的需要增加了,這個階段的孩子不像前一個階段對挫折無動於衷,看起來很脆弱,和小朋友有爭執就會回去找父母,好像是變小了,自我的情感的充電和逃離的現象也被尋求身體上跟母親分離的活動代替了,這個時候的孩子對母親更加需要,這個時候可能會給母親帶來更大的煩惱,對母親的要求和挑戰更大,對母親的情緒的穩定性和包容性的需要更強烈。

馬勒描述了這樣的孩子,20個月大的男孩,不斷的干擾母親,打斷母親,不斷的在母親讀書、洗衣、工作的時候打斷她,他會不顧一切的在母親工作的時候爬到母親的胸前引起母親的注意,溫柔的依靠在母親的懷裡,如果母親主動的抱他,他會把母親推開,從母親的懷抱中掙脫出來,但是他掙脫出來後也不會自己玩,還會在母親身邊轉來轉去,這個時候的孩子是尋找母親,這個時候的孩子似乎需要母親更多的親密,但似乎又要逃離這種被親密控制的感覺,而處於一種矛盾的整合期,把獨立、親近、疏遠整合起來,是這個時期非常重要的任務。在整合期,母親最重要的就是情緒的穩定性,因為這個時候,這個孩子第一次在他的生命過程中體驗到了精神和心理上的衝突和失衡,這個時候,他的心理發育已經趕上了身體發育,客體關係已經建立,他會產生一種憂慮的情緒,正是這種若即若離的內心衝突的活動,讓他在精神上和母親共生的結合分離出來,所以說這個孩子在不斷的試探,通過行動和目光接觸,來調整新的分離的體驗。

這個時候存在一個風險,需要好母親來避免的,母親很可能把孩子實質上的一種進步或心理發展中正常的現實誤解為孩子的退行,然後母親會對孩子不耐煩,甚至產生粗暴的反應,因為這時母親要幹活,他要干擾,母親可能會產生不耐煩和情緒上的不穩定,如果這樣做了,會讓自我功能沒發育起來的孩子感覺到一種被拋棄的情緒當中。這時(16-24個月)特別需要母親的理解和共情性的證實,需要母親溫柔的理解的證實,這個時候實際馬勒命名為心境的易感期,這點上母親需要更加接納,更加在情緒上的理解和共情態度,否則在這個點上容易出現心境障礙,心境障礙是除了精神分裂症之外比較嚴重的精神障礙,抑鬱症和躁狂症的根源可能就在這裡,就在整合期的這個點上。

第四個亞型:自體和客體恆定階段(24~36個月)

這一亞階段可能是最關鍵的,因為它在自體的產生以及自體最終的特性方面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形成對母親的穩定的內在表象。如果這一點沒有完成,兒童將繼續依賴母親的身體存在來獲取安全感,永遠無法發展出自主的自體感。

這一任務成功完成之後,兒童就可以將母親內化,即當母親不在眼前的時候,可以保持一種穩定的內在母親的視覺。這種內在母親存在的發展,即自體和客體恆定的獲得​,使兒童可以獨立於主要撫養者之外活動,並且可以體驗到人際間的分離。當達到了這一點,或者至少在這個方向上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時,兒童便能基於自己的能力進行獨立活動,同時建立健康的客體關係。

如果這一時期出現問題,就會出現客體不恆定方面的焦慮。比如某男在任何一次商務旅行之前,都必須離開自己的辦公室並開車經過自己的住宅以便確保他的房子沒有被燒燬。當他回來時,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又是開車回家去看看房子。他希望看到房子是為了在自己的大腦中具體地重新創造它的影像,這減輕了他在客體不恆定方面的焦慮。​

同樣,一個在客體恆定性方面有問題的人,在做“盲行”​遊戲時會產生比常人更大的恐慌和焦慮。

​自體和客體恆定的獲得是假定母性內射的積極面和消極面都已經被整合。如果整合是不完全的,兒童以及若干年之後的成人,對他的人際環境中的人的反應要麼是嚴厲的、拒絕的,要麼是給予不切實際的滿足。這兩種“狀態”皆起源於不完善的早期客體關係。它們都以自己的方式導致了成人客體關係的破裂,並最終導致心理疾病的產生。

我們應該將以上馬勒所劃分的不同階段和亞階段的時間跨度看成是粗略的時間段,它們彼此相互重疊,更像是一條起伏不平的螺旋線上的點,而不是一條直線上的點。正如所有撫養過孩子的人都知道,兒童的發展更像是一系列的適應和開始、喪失與補償的過程,而不是一系列以直性形式發生的可預期的事件。​

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在馬勒所提出的每一階段中識別出一些具體的行為標誌,這些標誌突顯了成熟過程的一些重要階段。比如,分化亞階段(6~10個月)的“陌生人焦慮”,顯示嬰兒已經學會從知覺上將母親與其他人區分開;​以爬行作為開始,終止於嬰兒邁出第一步的這種依靠自己來移動的能力,顯示兒童正處於實踐亞階段(10~16個月);作為人際交流工具——語言的使用,很清楚地顯示兒童進入了和解亞階段(16~24個月)。

簡而言之,分離個體化階段包含了兩個互補卻又截然不同的發展過程。分離是兒童從共生融合中​脫離出來的過程,共生融合代表了早期兒童與母親的關係特點。它開始於知覺區分的過程,終止於認知合併的行動。另一方面,個體化是以一些具體成就(如運動力、語言的使用,以及其他顯示自主活動能力的活動)的實現為顯著特徵的。

馬勒的貢獻在於她考證了這些過程,並顯示了這些過程與兒童早期客體關係的重要聯繫。後來,新客體關係理論家把這個規定為前俄狄浦斯期,前俄狄浦斯期和俄狄浦斯期在起源和動力學上都是有所不同的,俄狄浦斯期主要強調父親的介入,在性和攻擊衝突方面具有競爭性。前俄狄浦斯期(0~3歲)的動力其實是兩元關係,父親沒有進入,無論男孩女孩都是和母親建立關係,這時最重要問題是在心理結構的兩元關係中,發展是不是會中斷。如果中斷了,必然會影響後面的(俄狄浦斯期)三元關係的心理過程。

​孩子的心理結構就會有缺陷,他們會出現一些更廣泛的功能失調,往往表現是緊張的、過度焦慮的,過分抑鬱的,他們自我調節的功能是紊亂的,他們情緒一會是高漲的,一會是低迷的,情緒極度不穩定。情緒穩定性和情緒的控制性、調節性是受損害的,對自己的內心意象和對別人的意象也是不穩定的、模糊的。

經典精神分析所假想的嬰兒完全是本能的,是沒有文化的動物,完全處於不被社會規範的狀態下,所以他和社會和周圍環境產生衝突,所以嬰兒處於緊張狀態,嬰兒一生下來的任務就是讓自己不斷的放鬆,不斷地釋放能量。

而馬勒和斯皮策改變了這個設想,他們的設想是嬰兒一生下來是和母親共生鏈接在一起的,嬰兒是在和母親的互動中發展起來的,拋棄了能量上和驅力的基點,而跳到了和母嬰之間的客體關係的基點上,他們認為幼兒在心理意義的誕生和在子宮裡的誕生不是一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