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婚戀觀教育,讓年輕人甄別那些“漂亮朋友”

加強婚戀觀教育,讓年輕人甄別那些“漂亮朋友”

《漂亮朋友》一書封面

多年以前,我的高中語文老師在課堂上介紹莫泊桑長篇小說《漂亮朋友》(又譯《俊友》)一書時,曾一本正經地告訴全班同學:“我建議在座的女同學,有時間都要認真讀一讀這本書。至於男同學……最好還是不要看了。”

《漂亮朋友》一書男主人公杜洛瓦是法國駐阿爾及利亞殖民軍的下級軍官,也是個不折不扣的“渣男”。他來到巴黎,進入報館當記者、編輯,依仗自己漂亮的外貌和取悅女人的手段,將一眾女子玩弄於股掌之間。對於這樣的“登徒浪子”,愛情不過是攀龍附鳳、飛黃騰達的“敲門磚”。小說結尾還暗示杜洛瓦即將當上參議員和內閣部長,前程十分遠大!

舊愛如宿醉,宿醉不醒,有時會要人命!

近日,網傳“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女大學生韓某某疑遭前男友裸照威脅,吞下200片安眠藥自殺”引起社會普遍關注。11月18日,在生命無可挽回的情況下,韓某某的家人做出了器官捐獻的決定,捐獻出韓某某的一顆肝臟、一對腎臟以及眼角膜。目前,這些器官已經用於救治5名病人。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粱。這個事件再次掀起了一波輿論高潮,輿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對於人性善惡、法律責任和道德責任的討論。其實,這名女大學生自殺還反映出當下學生德育工作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戀愛婚姻觀教育沒有得到足夠重視。

感情上遭遇“花花公子”固然不幸,為了如此不堪的“舊愛”葬送性命更是不值當的。對於這個劈腿在前的“渣男”!對於這個公器私用、濫用公安身份查詢權的“小衙內"!對於這個採取“裸照威脅”下作手段的“流氓”!遇人不淑的韓某某,竟然只能忍氣吞聲、自尋短見!這也令人唏噓不已。

學生戀愛婚姻觀教育缺失問題不容忽視。

可以說,女大學生韓某某雖然已經成年,但無論在處理個人情感問題方面,還是在維護自己隱私、尊嚴等人身權利不受侵犯方面,都是有所欠缺的!當然,這也是學生戀愛婚姻觀教育中,需要優先解決的“當務之急”。

現在的學生,從小就開始參加各種興趣班、學習各樣的技能知識。但他(她)們自青春期開始,直到適婚年齡,所能接受到戀愛婚姻觀教育卻少之又少。學生們所接觸的“戀愛教育”,無非是父母和老師告知“禁止早戀”“談戀愛影響學習”,或是各種公眾號“教導”的“捨不得為她花錢,你憑什麼說你愛她?”之類的“毒雞湯”。較少有學校會真正花費時間精力去教育學生如何與異性接觸以及溝通交流?更少會教育學生什麼是愛,如何去愛,該怎樣去處理戀愛中的矛盾?

婚戀“三觀”不正確,負面影響可不小!

普通一點的,就是情侶吵架、分手。兩個“沒有正確的戀愛觀、不知道如何去愛”的人,顯然是很難維持一段長期感情的。還有,“戀愛婚姻觀不成熟、與異性交往中以自我為中心”也常導致適齡男女青年難以步入婚姻殿堂,或者婚後因處理家庭關係不當“閃婚閃離”現象。

比較嚴重的,就如這次事件中鄭姓青年以裸照威脅方式處理情感糾葛,甚至引發女大學生自殺。如果男女雙方都能早一點受到正確的戀愛教育,形成更加成熟的婚戀觀,理解愛與責任的關係,那麼或許悲劇就不會發生。

對學生來說,除了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培養正確的婚戀“三觀”也同樣重要。戀愛婚姻觀教育屬於學生人格塑造的重要一環,需要社會各界支持和配合。這種支持和配合來自政府、學校和家庭三個層面。

首先,政府層面應積極倡導理性的婚戀觀。

當前,由於德育工作中的戀愛婚姻觀教育較為薄弱,學生的婚戀價值觀多來自各種公眾號等網絡媒介所推送的“心靈雞湯”。這些“心靈雞湯”雖然也不乏引導學生注重與異性接觸社交禮儀、提高個人親和力的積極建議。但是也有大量“只重談自由、忽視談責任”“只談獲取,不談付出”“宣揚享樂、奢靡、拜金主義”的“心靈毒藥”,受這些不良信息誘導,學生極易成為以自我為中心的“精緻利己主義者”。對此,宣傳、教育等部門不妨多開展一些“倡導婚戀中平等自立”“反對家庭暴力”等宣傳健康理性戀愛婚姻觀的活動,促進社會和諧與穩定。可結合黨建、團建等活動,開展適宜男女生共同參與的社會實踐、公益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為學生提升與異性交流溝通能力創造有利條件,從小培養正確的兩性觀。

地方政府要加強在校學生心理諮詢師配備工作。如,在各縣(市、區)、大學城等學區招錄(聘用)若干個共用的心理諮詢師,定期開展婚戀觀教育講座,及時為在校學生的個人情感問題提供“一對一”疏導服務。綜治、公安、法院、檢察院、婦聯等部門更要注重敦促監護人切實履行監護義務。特別是學生因情感問題至他人損害問題,應當注重家庭的防微杜漸作用,特別是要避免以經濟賠償代替刑事追責,避免“有錢(權)任性”的“富(官)二代”在處理個人婚戀問題時任意妄為、肆無忌憚。

其次,學校層面應提升婚戀觀教育的效果。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髮展與成熟,我們的教育已經越來越關注人的潛力和發展,而不是僅僅關注教學成績,這也意味著教育越來越接近促進學生智能發展、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本質。學校應當進一步完善相關德育課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學校對於婚戀觀的教育,絕不應該僅僅停留在談戀愛影響學業的層面,簡單禁止了事,還應該承擔教育學生理解愛情婚姻含義的責任。婚戀價值觀裡面包含愛與責任,愛和責任二者緊密相連,愛情的背後是責任,而不是慾望和放縱。學校要從維繫家庭關係和諧角度、倡導異性交往出發,讓學生學會什麼是愛、如何去愛,如何去理智解決情感的矛盾與衝突。

中、小學階段,可側重解決早戀的問題,主要教導學生什麼是愛和如何妥善處理與異性的溝通,特別要讓學生意識到用暴力等過激方式解決情感矛盾是不可取的,避免偏執人格的形成。大學則要側重解決男生、女生如何進行正常交往的問題,並加大對婚姻法、反家庭暴力相關權利義務責任條款的解讀,促進學生思想成熟、人格健全。

最後,家庭層面要關注孩子的心理成長。

家長除了重視為孩子成長創造物質條件之外,還應更多的關注孩子成長階段的精神、心理的變化,要配合學校做好德育工作。對於很多因情感問題引發的校園暴力現象,學生家長都沒有引起高度重視,總認為是:小孩子間的小打小鬧。還有的家長始終沒有意識到學生的成長,總把孩子當“巨嬰”來對待。更有的家長忙於個人生活事業,把學生送進學校之後,就當起了“甩手掌櫃”。

古語有云:養不教,父之過。孩子的成長,家庭因素至關重要。學校的學生太多,教育資源有限,老師難兼顧到每一個孩子的心理,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的支持。知子女者,莫若父母。家長要及時發現孩子的心理變化,配合學校做好心理疏導和防護。很多偏執性格的形成,與成長階段家庭關愛缺失有較大關聯。試想,如果家長能夠體察到孩子的個人感情波動,及時給孩子提出合理的建議,很多流血的悲劇就能夠避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