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響“幸福之歌”——張家界市集中力量決勝脫貧攻堅戰紀實

唱響“幸福之歌”——張家界市集中力量決勝脫貧攻堅戰紀實


8月13日傍晚,慈利縣三官寺土家族鄉羅潭村,映著夕陽的餘暉。在村裡禾田居山谷上班的村民劉成溪告訴記者,今年夏天,家裡有三大喜事:兒子考上好的大學了;家裡小賣部開張了;自己加工資了。

在一件件喜事的激勵下,3年前還是貧困戶的劉成溪生活質量持續上升。喜歡唱歌的他,還購買了一套音響,每個晚上必唱兩首。

唱響“幸福之歌”的,不僅僅是劉成溪。截至去年年底,張家界市已有22萬建檔立卡貧困戶摘掉了帽子,320個貧困村脫貧出列;今年年底,預計還將脫貧24830人,38個貧困村出列。

脫貧攻堅的生動畫卷徐徐展開,宏偉的小康之夢在這片土地正逐步變為現實。

集聚全市之力,攻克最後“堡壘”

今年4月,省政府發佈批覆意見,同意永定區、慈利縣脫貧摘帽。至此,加上兩年前在全省率先整區脫貧的武陵源區,張家界4個貧困區縣已脫貧3個,桑植縣成為最後一個“堡壘”。

脫貧攻堅本就是一場硬仗,而深度貧困的桑植縣的脫貧,則是硬仗中的硬仗。在鎖定今年年底“桑植縣如期摘帽”這一目標後,如何啃下這塊“硬骨頭”?

早在年初,張家界就已全面部署,舉全市之力支持桑植決勝這場攻堅戰——

市財政拿出4000萬元,用於教育扶貧、健康扶貧、危房改造、就業扶貧等到戶扶貧政策的落實;市級農業產業化40%的項目資金,投向茶葉、棕葉、烤煙、蔬菜等產業,建立產業與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增派10個市直單位參與駐村幫扶和結對幫扶,引導和組織53家企業和商會參與;安排桑植縣的中央和省級專項扶貧資金達2億元,實施產業項目220個……

與此同時,張家界36名市級領導分別與桑植縣23個鄉鎮、38個深度貧困村實行“聯鄉包村”,找準重點、難點,各個擊破。目前,已解決問題1300多個。

“建房有易地扶貧搬遷補貼,老兩口享受醫療救助,兩孫女享受教育資助。”馬合口白族鄉麥地坪村陳功卜告訴記者,在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全家有望跟著全縣一起脫貧。

7月中旬,桑植縣也出臺“十八條措施”,從幫扶任務、幫扶力度、駐村紀律、督查問責等方面進行嚴格規定。來自國家、省、市、縣的所有駐村隊員重整行裝再出發,堅持每月20天吃住在村,在脫貧攻堅一線帶領貧困群眾找出路、想辦法、解難題,向貧困發起“最後總攻”。

依靠產業支撐,鞏固攻堅“碩果”

“再也不擔心住不起院了,脫貧的信心也更足了。”最近,慈利縣金巖鄉三元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楊松玉因病住院,結算費用時,總費用6.3萬元,自己只付了不到6000元。

病,是眾多貧困戶致貧的主要原因之一。早在2016年,張家界就率先在全省開發、運行“一站式”結算平臺,全面對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低保困難人群。上半年,全市16983人次享受“一站式”結算政策,總住院費用12974萬元,報銷醫療費用10996萬元,報銷率達86.47%。

與此同時,張家界整合各方面資金,進一步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危房改造、兜底保障等方面的扶貧力度,確保貧困群眾無後顧之憂。

貧困人口脫貧,既要看“兩不愁、三保障”有沒有達到,還要看收入達不達標。這,必須保障貧困群眾有穩定的收入。

解決這個難題,就得靠產業來支撐。

走進永定區羅塔坪鄉,千畝莓茶鬱鬱蔥蔥。在長壽村,村民田光芝正帶著10多位村民採摘莓茶,茶園一片忙碌。曾是貧困戶的田光芝,在村支兩委和幫扶幹部的支持下,開荒50餘畝地發展莓茶。如今,她不僅致了富,還成立合作社帶動了周邊10餘戶貧困戶脫貧。

在政策、資金的扶持下,張家界市已有4萬多農民靠種植、加工莓茶脫貧致富,每人年增收3000至5000元。同時,也誕生了“桑植白茶”“硒有慈利”等國內外知名的農產品品牌,帶動了大批群眾走上脫貧之路。

到今年上半年,張家界在301個村(居)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基本實現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受益全覆蓋。

凸顯旅遊優勢,強化致富“引擎”

行走在武陵源區協合鄉楊家坪村道,清清河水蜿蜒,朵朵荷花相映,當地土家姑娘的歡歌笑語讓這片土地充滿了生機,一個個土家新寨靜候著山外遊客的到來。人們不由得驚歎,旅遊扶貧讓曾經的貧困村完成了“蛻變”,成為百姓脫貧致富的“引擎”。

以旅遊立市的張家界發揮旅遊產業優勢,以“旅遊+文化”促進文旅共進,“旅遊+農業”促進農旅一體,以“旅遊+城鎮”促進產城融合,以“旅遊+服務業”促進三產優化,以業態的多樣化促進產業鏈條全域化,帶動鄉村旅遊發展。

永定區雙坪村近百村民到天門山景區、天門狐仙劇場就業,並帶動了當地農特產品的銷售;武陵源龍尾巴村重點打造民宿產業,去年吸引8萬人次國內外遊客到訪,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慈利縣南山坪村叫響“南山桃源”鄉村旅遊品牌,可賞花、摘果、玩戶外,人氣爆棚;桑植縣新陽村緊靠洪家關旅遊區,依託紅色旅遊,引進資本,辦起了禾佳生態農業產業園……

如今,旅遊扶貧已經成為張家界脫貧攻堅事業的“大戲”之一。目前,張家界直接從事旅遊業的人數達10萬餘人,旅遊扶貧在脫貧中的貢獻率達40%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