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話,讓歷史更生動。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狠話集錦

狠話的歷史與歷史的狠話

語言和文字的歷史有多久,說狠話的歷史就有多久。

歷史上能夠被記載和流傳下來的狠話,大多是帝王將相等的名人名言。

狠話的類型有很多,有的是警告式的,有的是宣言式的,有的是法令式的,有的是咀咒式的……

判斷狠話的趣味程度,主要看說狠話時的前因後果。

判斷狠話的質量高低,主要看說的狠話能不能兌現。有的狠話,催人奮進,誓必達成,說到做到,那就是名言警句;有的狠話,色厲內荏,不自量力,說了做不到,就成為笑話妄言。

在浩如煙海的史籍中,閱人觀史,尋因探源,大體上是一件孤燥無味的事情。而歷史上的狠話,讓歷史更生動,令讀者更愉悅。

狠話,讓歷史更生動。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狠話集錦

史書

什麼是話、狠話、著名的狠話?

話,言也(《爾雅·釋詁》),合會善言也(《說文解字》)。

狠話是一種特別的猛烈的話,一般具有激勵性、侮辱性、侵犯性三個特徵。

激勵性,就是狠話必須氣勢宏大,振奮人心,鏗鏘有力,催人淚下,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震撼力,令我方努力奮鬥,不斷前進,令對方、恐懼、害怕。比如:“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來自西漢名將陳湯的鄭重警告)

侮辱性,就是狠話必須觸犯禁忌,突破傳統,令聽者噁心、驚心,或者令人恍然大悟,歎為觀止。比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來自歷史上最早的農民起義領袖陳勝的不屈吶喊)

侵犯性,就是狠話必須冒犯、威脅、咒罵對方,令對方震驚、憤怒、不甘。比如:“動則亡國!”(來自西漢傅介子的傳奇壯舉)

而著名的狠話,則是指那些具有戲劇性、經典性且可借鑑、廣傳播的狠話。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狠話集錦

在這裡,以時間為序對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狠話進行收集彙總。世界那麼大,歷史那麼長,狠話眾多,取捨艱難,遺漏難免,容後補充。由於數量較多,僅列出典故出處並稍加註解,不做過多詳細介紹。

1、可能是最古老的暴君的著名狠話——“日亡吾亦亡”(夏桀)“我生不有命在天!”(商紂王)

【原文一】

天之有日,猶吾之有民。日有亡乎?日亡,吾亦亡矣。

——《尚書·大傳》

【註解】

說這大話的是中國歷史著名上的第一代暴君——夏桀,敢與天上的太陽比壽命的牛人。姒桀,只重天命,不重民生,為政殘暴,荒淫無度,在位53年,公元前1600年為湯所滅。

【原文二】

我生不有命在天!

——《史記· 殷本紀第三》

【註解】

無獨有偶,與夏桀並列暴君的商紂王,也有上述類似的狠話。西伯(周文王)戡黎後,紂王的賢臣祖伊進諫言,紂王認為天命在我,回答說:“我的一生不是已經由上天決定了的嗎?”

狠話,讓歷史更生動。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狠話集錦

比干

2、可能是最早的勇擔責任、義正辭嚴、義無反顧的狠話——“予弗順天,厥罪惟鈞。”“百姓有過,在予一人,今朕必往。”(周武王)

周武王姬發大會諸侯,誓言伐商,誓辭中狠話不少,舉兩個例子。

【原文一】

同力度德,同德度義。受有臣億萬,惟億萬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商罪貫盈,天命誅之。予弗順天,厥罪惟鈞。

——《尚書·泰誓上》

【註解】

這是周武王在諸侯會於孟津時的伐商誓辭中說的。這一段話,用白話來說就是:力量相等,有德的人勝利;道德相等,仗義的人勝利。商紂王有億萬臣民,也有億萬條心;我有三千臣民,卻只有一條心。商紂王罪大惡極,上天命令我誅滅他。我不順從上天的意志,我的罪過就和商紂王相等。

【原文二】

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百姓有過,在予一人,今朕必往。

——《尚書·泰誓中》

【註解】

這是周武王率師渡過孟津駐紮在黃河北岸時發表的誓辭中說的,強調伐商是順從天意民心。說的是:上天所看到的來自我們老百姓所看到的,上天所聽到的來自我們老百姓所聽到的。老百姓如果責怪抱怨,責任在我一人,如今我必定前往伐商。

狠話,讓歷史更生動。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狠話集錦

秦始皇塑像

3、關於天子之怒、布衣之怒與士人之怒的狠話——“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秦王嬴政、唐雎)

【原文】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戰國策·魏策四》

【註解】

《唐雎不辱使命》是《戰國策》中的一篇史傳文,後收錄於《古文觀止》,多年來一直入選“人教版”的初中語文教材。這篇文章十分精彩,寫的是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國,與秦王展開智鬥,終於折服秦王,保存國家,完成使命的經過。我們先不論此文記載內容是否真實存在,反正最後秦始皇用事實證明了“天子之怒”的可怕。

4、史上最為霸氣卻註定實現不了的狠話——“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萬世。”“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秦始皇)

【原文一】

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鹹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後世。其議帝號。

——《史記·秦始皇本紀》

【原文二】

朕聞太古有號毋諡,中古有號,死而以行為諡。如此,則子議父,臣議君也,甚無謂,朕弗取焉。自今以來,除諡法。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史記··秦始皇本紀》

【註解】

這兩段話,是秦始皇兼併六國、統一天下的時候,對丞相御史下令議帝號和秦始皇作出結論時說的,充分表現了他稱雄於歷史和以一姓統治萬代的野心。

5、史上第一例關於夢想的狠話——“大丈夫當如此也!”(劉邦)“彼可取而代也”(項羽)

【原文一】

高祖常繇咸陽,縱觀,觀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史記·高祖本紀》

【原文二】

秦始皇帝遊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史記·項羽本紀》

【註解】

這大約算是古代版的“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狠話,讓歷史更生動。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狠話集錦

項羽塑像

6、最為敢想敢幹的狠話——“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楚南公)

【原文】

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

——《史記·項羽本紀》

【註解】

據傳,說這話的楚南公是道士或陰陽家,識廢興之數,知亡秦者必於楚。其中的“三戶”,有三種理解:一是雖三戶猶足以亡秦也;二是楚三大姓昭、屈、景也;三是地理名,即漳水的三戶津。

7、農民起義中最粗放豪邁的狠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勝)

【原文】

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史記·陳涉世家》

【註解】

大澤鄉起義開了農民起義的先河,此後兩千多年封建王朝歷史中農民起義時有發生,關鍵時刻常常影響和決定王朝的興替。

8、劉邦、曹丕上升到“天下共誅之”層次的狠話。

【原文一】

高祖末年,非劉氏而王者,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

——《史記》卷17《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序》

【原文二】

(黃初三年)九月甲午,詔曰:“夫婦人與政,亂之本也。自今以後,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後族之家不得當輔政之任,又不得橫受茅土之爵;

以此詔傳後世,若有背違,天下共誅之。

——《三國志》卷二魏書二文帝紀第二

【註解】

漢高祖劉邦在位末年與眾臣歃血為盟,頌布特別詔令,防止異姓為王、無功而侯。而曹丕吸收漢朝的教訓,在黃初三年頌布詔書,嚴防後戚干政、無故受爵。

狠話,讓歷史更生動。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狠話集錦

劉邦塑像

9、最有武俠畫面感的狠話——“漢兵方至,毋敢動,動,滅國矣!”(傅介子)

【原文】

介子告諭以:“王負漢罪,天子遣我來誅王,當更立前太子質在漢者。漢兵方至,毋敢動,動,滅國矣!

——《漢書·傅介子傳》(卷七十傅常鄭甘陳段傳第四十)

【註解】

這一揚威西域的事件,隨著漢昭帝詔書(“平樂監傅介子持節使誅斬樓蘭王安歸首,縣之北闕,以直報怨,不煩師眾。其封介子為義陽侯,食邑七百戶。士刺王者皆補侍郎。”)的下達,漢人皆視傅介子為英雄。其後,唐朝李白寫下了“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南宋劉過寫下了“拂拭腰間,吹毛劍在,不斬樓蘭心不平”的名句。

10、揚國威、誓必達的狠話——“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陳湯)

【原文】

於是延壽、湯上疏曰:“臣聞天下之大義,當混為一,昔有康、虞,今有強漢。匈奴呼韓邪單于已稱北藩,唯郅支單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為強漢不能臣也。郅支單于慘毒行於民,大惡通於天。臣延壽、臣湯將義兵,行天誅,賴陛下神靈,陰陽並應,天氣精明,陷陣克敵,斬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縣頭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漢書 · 陳湯傳》(卷七十傅常鄭甘陳段傳第四十)

【註解】

漢元帝建昭三年(前36年),陳湯和甘延壽奉命出使西域。陳湯為人沉著勇敢有大謀,私自改“出使西域”為“出征西域”,率領四萬精兵到達康居國邊界,攻打郅支單于,斬其首而還。此役功成,進一步鞏固了漢朝在西域的權威。勝利後,陳湯向漢朝天子上書彙報,並在奏疏中寫下了這一句流傳千古的狠話。

11、以豪賞破敵的狠話——“今若破敵,珍寶萬倍,大功可成。”(劉秀)

狠話,讓歷史更生動。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狠話集錦

劉秀壁畫

【原文】

今若破敵,珍寶萬倍,大功可成。如為所敗,首領無餘,何財物之有!

——《後漢書·光武帝紀上》

【註解】

這是漢光武帝劉秀髮動奇蹟般的昆陽之戰前的動員。當時劉秀出昆陽城至偃、定陵發諸營兵,諸將懼,多欲分頭留守。

就想問一句,“珍寶萬倍”後來兌現了嗎?

12、充滿驕傲的豪言壯語——“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漢宣定胡碑、班彪)

【原文】

漢秉威信,總率萬國,日月所照,皆為臣妾。

——《後漢書·南匈奴列傳》

【註解】

建武28年,司徒掾班彪在給光武帝劉秀的上書中寫下了這段話。在史記《五帝本紀》中,有帝嚳“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從服。”在漢宣定胡碑文中,已經有“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這句話。公元2年,漢朝是東方唯一強盛大國,戶籍人口約為6000萬人,約佔當時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下列的綜述,大約可以展示漢朝的強大:

凡日月所照,皆為漢土;江河所至,皆為漢臣;風雨所至,莫不從服。

狠話,讓歷史更生動。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狠話集錦

曹操塑像

13、曹操充滿爭議的狠話——“寧我負人,毋人負我!”(曹操)

【原文】

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悽愴曰:“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孫盛《雜記》

【註解】

這一句流傳甚廣的狠話,有多種解讀,我也搞不明白哪一種是正確的。可能,讀後第一感是最接近原意的。此外,曹操還有一些在諸侯討董時說的充滿正義感的狠話。

“舉義兵以誅暴亂,大眾已合,諸君何疑?

以順誅逆,可立定也。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14、妹妹針對兄長的咀咒式狠話——“天不祚爾!”(曹節)

【原文】

魏受禪,遣使求璽綬,後怒不與。如此數輩,後乃呼使者入,親數讓之,以璽抵軒下,因涕泣橫流曰:“

天不祚爾!”左右皆莫能仰視。

——《後漢書·皇后紀第十下》

【註解】

​祚的本義是福、福運。“天不祚爾”,可以解釋為天不賜福給你(既指曹魏的國祚,又指曹丕的壽運)。頗具諷刺意味的是,曹丕在稱帝僅七年後就駕崩了,時年四十歲。而劉協活到了青龍二年(234年),以五十四歲壽終正寢,曹節於景元元年(260年)六月病逝,享年六十五歲。山陽公國從公元220年始到公元309年亡,歷經四代山陽公,共計89年,比僅僅存在45年的曹魏政權還要長久。

15、武悼天王冉閔的狠話——“我一時英雄,何為不可作帝王邪!”

【原文】

俊立閔而問之曰:"汝奴僕下才,何自妄稱天子?"閔曰:"天下大亂,爾曹夷狄,人面獸心,尚欲篡逆。我一時英雄,何為不可作帝王邪!"俊怒,鞭之三百,送於龍城,告廆、皝廟。

—— 《晉書》卷一百七載記第七

【註解】

冉閔果斷敏銳,以勇猛著稱,數從征伐,屢立戰功。在五胡亂華的背景下,冉閔在鄴城頒佈《殺胡令》,其中多有狠話,比如“內外六夷,敢稱兵器者斬之”。永興元年(350年),即位稱帝,建立冉魏。永興三年(352年),兵敗突圍不遂,為前燕君主慕容儁(別名慕容俊,鮮卑名賀賴跋)所擒,斬於遏陘山,追諡武悼天王。

狠話,讓歷史更生動。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狠話集錦

冉閔塑像

16、太守的硬氣狠話——"我寧為國家鬼,不為羌賊臣。"(辛恭靖)

【原文】

初,恭靖至長安,引見興而不拜,興曰:"朕將任卿以東南之事。"靖曰:"我寧為國家鬼,不為羌賊臣。"興怒,幽之別室。至是,恭靖亦逾牆遁歸。

—— 《晉書》卷一百十七載記第十七

【註解】

辛恭靖,隴西狄道人,少有器幹,才量過人。隆安中,為河南太守。會姚興(後秦高祖)來寇,恭靖固守百餘日,以無救而陷,被執至長安,有了這一段對話。辛恭靖迴歸江東,受到嘉獎。

17、充滿雄心的答覆狠話——“君辱臣死,誰敢愛命!”(陳霸先)

【原文】

僕本庸虛,蒙國成造。往聞侯景渡江,即欲赴援,遭值元、蘭,梗我中道。今京都覆沒,主上蒙塵,君辱臣死,誰敢愛命!君侯體則皇枝,任重方岳,不能摧鋒萬里,雪此冤痛,見遣一軍。猶賢乎已,乃降後旨,使人慨然。僕行計決矣,憑為披述。

——《陳書》卷一本紀第一高祖上

【註解】

這段話是太清三年(549年),陳霸先準備舉義兵北上,為蕭勃勸阻時所給與的答覆,反映了陳武帝建功立業的雄心。

18、唐太宗李世民對刑罰和戰爭的辯證觀點——“刑期無刑,以戰止戰。”

【原文】

刑期無刑,皇王之令典;以戰止戰,列聖之通規。是以湯武干戈,濟時靜亂,豈期不愛黔首,肆行誅戮,禁暴戢兵,蓋不獲已。

——《唐太宗集·為戰亡人設齋行道詔》

【註解】

施刑是為了無刑,征戰是為了止戰。反映了唐太宗李世民對刑罰和戰爭的辯證觀點。

狠話,讓歷史更生動。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狠話集錦

唐太宗塑像

19、宋太祖霸氣而果決的狠話——“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乎!”“揚州兵敢有過六合者,斷其足。”(趙匡胤)

【原文一】

上怒,因按劍謂鉉曰:“不須多言,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乎!”鉉皇恐而退。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太祖開寶八年》

【原文二】

揚州兵敢有過六合者,斷其足。

——《宋史·本紀·太祖》

【註解】

前一句話知者眾,不多解釋。後一句話,猶見宋太祖的果決與智謀,威脅的方式獨樹一幟。當時,後周韓令坤平揚州,南唐來援,韓令坤打算退兵,趙匡胤奉命率兵趨六合,下了這樣一道將令,逼迫韓令坤只得固守不退。

狠話,讓歷史更生動。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狠話集錦

宋太祖塑像

20、宋太宗向天叫板的狠話——“朕將自焚,以答天譴。”(趙光義)

【原文】

朕將自焚,以答天譴。

——《宋史·本紀·太宗》

【註解】

淳化二年閏二月,旱災,禱雨不應,接著河水漫溢,鄄城蝗災,汴河決潰。於是,宋太宗手詔宰相呂蒙正等,說出這句狠話。幸運的是,第二天下雨了,蝗蟲盡死。

21、最有文藝細胞昏君的狠話——“有收藏習用蘇、黃之文者,並令焚燬,犯者以大不恭論。”(趙佶)

【原文】

有收藏習用蘇、黃之文者,並令焚燬,犯者以大不恭論。

——《宋史·本紀·徽宗》

【註解】

這是宣和六年(1124年)十月宋徽宗下的一道詔令中說的,可見他對蘇軾、黃庭堅等元祐文人的忌恨。但是,宋朝可不是清朝,估計這道上綱上線的詔令也不過徒勞無功罷了。

22、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豪氣萬丈的狠話——“何以拜為!”“爾要戰,便戰。”(鐵木真)

【原文一】

初,帝貢歲幣於金,金主使衛王允濟受貢於淨州。帝見允濟不為禮。允濟歸,欲請兵攻之。會金主璟殂,允濟嗣位,有詔至國,傳言當拜受。帝問金使曰:“新君為誰?”金使曰:“衛王也。”帝遽南面唾曰:“我謂中原皇帝是天上人做,此等庸懦亦為之耶?何以拜為!”即乘馬北去。金使還言,允濟益怒,欲俟帝再入貢,就進場害之。帝知之,遂與金絕,益嚴兵為備。

——《元史·本紀·太祖》

【註解】

據傳,隋文帝因為曾經保護了室韋部落(蒙古人的祖先)的血脈,被成元太祖譽為“蒙古人的大恩人、中原皇帝天上人”。因此,鐵木真看不起庸懦的完顏允濟,向南面唾痰說:“我認為中原的皇帝是天上人做的,這樣的平庸懦夫也能做皇帝呀,為什麼要跪拜呢?”這段話,表明了他不屈的態度。

狠話,讓歷史更生動。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狠話集錦

成吉思汗塑像

【原文二】

(十四年)夏六月,西域殺使者,帝率師親征,取訛答剌城,擒其酋哈只兒只蘭禿。

——《元史·本紀·太祖》

【註解】

蒙古帝國共進行了三次西征,鐵蹄遍及歐亞廣大地區。蒙古第一次西征,即元太祖十四至十九年(1219—1224年)成吉思汗率軍與花剌子模國進行的一場戰爭。引文是蒙古第一次西征中的第一處記載。很多文章,說到了這場戰役,成吉思汗下了一個簡短而有力戰書:“爾要戰,便戰。”或者“你要戰,便作戰。”(有知道可靠出處的,望告知。)

23、明太祖朱元璋的獨立自主宣言——“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耶?”

【原文】

時劉福通迎立韓山童子林兒於毫,國號宋,建元龍鳳。檄子興子天敘為都元帥,張天佑、太祖為左右副元帥。太祖慨然曰:“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耶?”遂不受。

——《明史·本紀·太祖》

【註解】

明太祖原屬郭子興部,子興卒,劉福通迎立韓林兒,國號宋。命子興之子為都元帥,張天佑、朱元璋為左右副元帥,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太祖慨然說了這句話,表現了他要獨立自主的決心。

狠話,讓歷史更生動。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狠話集錦

明太祖朱元璋等群像

24、張居正咀咒發誓式的狠話——“若再敢負心,吾有七子,當一日而死!”

【原文】

高拱:“天地、鬼神、祖宗、先帝之靈在上,我平日如何厚公,公今日乃如此,如何負心如此!”

張居正:“以此責我,我將何辭。但願公赦吾之罪,吾必痛自懲改,若再敢負心,吾有七子,當一日而死!

——高拱《病榻遺言》

【註解】

明隆慶晚期,高拱與張居正內訌,張居正指使戶科給事中曹大埜彈劾高拱 “大不忠十事”。由於隆慶皇帝仍然信重高拱,張居正在這一場內鬥中處於下風,為此主動向高拱告罪道歉,不得已說出這般狠話來。

隆慶帝去世,萬曆小皇帝登基,張居正還是抓住機會,與馮保聯合驅逐了高拱。張居正當上首輔後,一心改革,推行萬曆新政,顯現中興之象。但張居正去世後,萬曆皇帝進行政治清算,導致人亡政息。張居正遭到清算,兒子們雖然沒有“一日而死”,但張家的孩子自然也都跟著倒黴。老大張敬修上吊自殺;老二張嗣修(榜眼)被髮配充軍,此後生死不明;老三張懋修(狀元)自殺未成,被貶去江西放羊,整理出了46卷張居正文集;老四張簡修武職被奪,淪為平民;老五張允修、老六張靜修逃難。

狠話,讓歷史更生動。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狠話集錦

崇禎帝殉難處

25、崇禎帝亡國自縊前的悲傷狠話——“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

【原文】

帝崩於萬歲山,王承恩從死。御書衣襟曰:“朕涼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

——《明史》卷二十四 本紀第二十四

【註解】

君王死社稷前的最後遺言。

26、最難把握尺度的狠話——“勿謂言之不預也。”(李秀成)

27、為不貽羞萬古而貽羞萬古的狠話——“大張韃伐,一決雌雄。”(慈禧太后)

【原文】

朕今涕泣以告先廟,抗慨以示師徒,與其苟且圖存,貽羞萬古,孰若大張韃伐,一決雌雄。——清廷庚子“宣戰詔書”

【註解】

1900年6月21日,在慈禧太后主導下,清廷正式發佈“宣戰詔書”,稱列強“三十年來,欺凌我國家,侵犯我土地,蹂躪我人民,勒索我財物,日甚一日,無所不至”,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清廷決定對列強“大張撻伐,一決雌雄”。

色厲內荏、不自量力的宣戰,結局可想而知。

早幹什麼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