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閩謠看閩王閩國的興衰歷史

很多年前,想來是心血來潮,筆者花了不少錢買了一套線裝的十冊《閩詩錄》。《閩詩錄》刊載的主要是唐至清代的閩人詩稿。在一部分冊子後面,還附錄了一些古代的福建民謠,有一些很有意思。從《閩詩錄》等一些文獻資料中的古閩謠中,我們也可以有趣地觀察閩王閩國的興衰歷史。

歷史上的閩國與閩王

在福建的歷史上,有著一段繁榮發展的歷史,即五代十國時期的閩國;有著一位功績顯著的王者,即“開閩尊王”­——王審知。

從古閩謠看閩王閩國的興衰歷史

拜祀閩王儀式

中國五代十國時期的閩國

閩(909—945年),是五代十國之一。其疆域大體上與今天的福建省相同,其創建者為王審知,國都為福州、建州(今建甌)。後梁開平三年(909年),王審知被封為閩王。後唐同光三年(925年),王審知去世,其長子王延翰繼位。後唐天成二年(927年),王審知次子王延鈞殺死王延翰奪位,並於長興四年(933年)稱帝,年號龍啟,之後閩國政變內亂不斷。閩天德三年(945年),閩正在打內戰時南唐出兵將其攻滅。

從正式開國到亡國計算,閩國存在三十七年,傳了六主。

從王審知主政福建開始計算,王氏開閩為四十九年,其中王審知主政二十九年。

從王氏兄弟統一全閩開始計算,王氏開閩為五十三年,其中王潮主政四年。

從王潮擔任泉州刺史開始計算,王氏開閩為六十年。

從古閩謠看閩王閩國的興衰歷史

閩王墓

“開閩尊王”王審知

王審知(862-925年),字信通,一字詳卿,唐朝淮南道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

史籍及小說《閩都別記》均有記載,王審知相貌雄偉,長軀紫面,常騎白馬,軍中稱他為“白馬三郎”,民眾尊其為“白馬將軍大王公”。王審知出身貧苦,卻是一個喜讀書、有抱負的人。《王審知墓誌》記載王審知:

“周禮之書無不皆覽,韜鈴之術尤所精緻,與昆仲遊,未嘗不以文武之道誠助焉”。

唐朝末年,王潮、王審邽、王審知三兄弟隨王緒的農民軍南下轉戰福建。后王氏兄弟與王緒軍諸將發動兵變,清除王緒,並奉王潮為帥。王潮於光啟二年(886年)率軍攻佔泉州,福建觀察使陳巖上表薦王潮為泉州刺史。王氏兄弟進據泉州後,以泉州為根據地,招懷離散,均賦繕兵。

從古閩謠看閩王閩國的興衰歷史

戰亂中的壽州城

景福元年(892年)二月,王審知趁福州內亂之際攻打福州。經過一年三個月的苦戰,終於在景福二年(893年)五月攻下福州,隨後全閩得到統一。朝廷遂命王潮為福建觀察使,王審知為副使。乾寧三年(896年),唐廷任命王潮為威武軍節度使。翌年,王潮病卒,王審知繼位。唐廷任王審知為威武軍節度使、福建觀察使,後加平章事,封琅琊郡王。唐亡,後梁立,王審知向後梁獻表納貢。梁開平三年(909年),梁太祖朱全忠加拜王審知為中書令,封為閩王。

王審知在位時,保境安民,選賢任能,減省刑法,發展貿易,擴建閩都,減輕徭役,降低稅收,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使福建的社會、經濟和文化得到很大發展。

後唐同光三年(925年),王審知去世,終年六十四歲,諡號忠懿王。其子王延鈞稱帝后,追諡為昭武孝皇帝,廟號太祖。因對福建發展貢獻卓著,王審知被尊稱為“開閩尊王”或“開閩聖王”。

從古閩謠看閩王閩國的興衰歷史

中國曆代帝王廟

從古閩謠看閩王閩國的興衰

所謂古閩謠,指的是福建古代民謠。這裡從三則古閩謠,觀察閩王閩國的興衰歷史。

其一:福州謠——騎馬來,騎馬去。

王潮以光啟二年丙午拜泉州剌史,至開運三年丙午南唐滅王氏,謠之驗也。

午年為馬年,正合開閩王氏馬年始、馬年終前後統治福建六十年的結局。因而,在閩臺民間流傳著王氏“騎馬來,騎馬去”的讖語。

其二:福州謠——潮水來,巖頭沒;潮水去,矢口出。

這是王潮去世後,王審知暗中叫人散佈的童謠,目的是為自己順利接位造勢。

王位或者權位的傳承,從來都是一件難事,常常好事禍事相糾結,順利則國安國盛,不順則國亂國滅。

在王氏開閩六十年間,涉及傳位的大體可分為兩個階段:前一階段,有兩次,是擇其適者或賢者相傳,雖然有些困擾,但基本上順利接位,沒有造成太大影響;後一階段,即王審知去逝後,則是骨肉相殘,內鬥不休,終至亡國。

這一個民謠涉及的就是前兩次的權位傳承。“潮水來,巖頭沒;潮水去,矢口出。”意思是:王潮來了,陳巖死了;王潮去世,王審知繼位。

前一句“潮水來,巖頭沒”,實際因果關係是倒過來的,說的是由於陳巖沒了,王潮才來到福州接替了陳巖福建觀察使的位置。陳巖是一位在唐末動亂時頗有作為、治閩有功的能人。陳巖(849~892年),字夢臣,汀州黃連鎮(今建寧縣)人。唐乾符五年(878年) ,黃巢起義軍南下入閩攻建州、福州之時,“慷慨饒智略”的陳巖組織鄉團,抗擊黃巢起義軍。因守閩治閩有功,陳巖後來擔任了福建觀察使,治閩七年“為治有威惠”。陳巖先是在光啟二年(886年)表請王潮為泉州刺史,後來在大順二年(891)病危時,派遣使者召見王潮,欲授之以軍政大權。但王未至而陳卒,陳巖妻弟範暉(一說女婿)自稱留後,驕侈橫暴,不得人心。王潮派遣從弟王彥復和胞弟王審知率軍攻打福州,一年多後攻入福州,範暉被殺。由此,福建各地勢力紛紛歸附,王潮全部佔有閩、嶺五州地盤,並接任福建觀察使,開始真正統治福建。

從古閩謠看閩王閩國的興衰歷史

閩王廟

後一句“潮水去,矢口出”,其中“矢口”即審知的“知”字,說的是王潮去世,應由王審知繼位。乾寧四年(897年),王潮病重,決定不傳位兒子(有王延興、王延虹、王延豐、王延休四子),委任王審知掌管軍政事務。王潮去世,王審知先是假意讓二哥王審邽繼位,王審邽有自知之明,以王審知功高的名義堅決推辭,王審知於是順利繼位。

其三:閩人謠——風吹楊菜鼓山下,不得錢郎戈不罷。

據傳,王審知時有此謠。福州屬於典型的河口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嶺環抱。東鼓山,西旗山,南五虎山,北蓮花峰。謠中所說“鼓山下”,指的是兵臨城下。王審知去逝後,其後代骨肉相殘,內鬥不休,國中大亂。後晉開運二年(945年),南唐出兵攻打閩國,閩國君主王延政派遣使者向吳越國上表稱臣,以求救援。吳越忠獻王錢佐,時年十九,為恤鄰保境,不顧臣下反對,遣兵伐之,敗淮將楊業、蔡遇等,盡取福州之地。

所謂民謠,多為時人有意相傳,或為後人附會所編,不可盡信,當一笑了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