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層人民的反抗:湘軍為何學印度錫克兵用布包頭?包頭=保命

《湘軍志》曾這樣記載李鴻章建立的淮軍:“芒鞋短衣,布帕包頭。”

這裡描述的是那些為了援助上海而辛苦輾轉的淮兵下船後的景象,當時,因為這樣的裝扮,淮兵遭受到了許多嘲笑和上海政府和當地人民的不信任。

下層人民的反抗:湘軍為何學印度錫克兵用布包頭?包頭=保命

後來,李鴻章在吸收了上海許多富商的幫扶下,成功使軍隊面貌煥然一新,“布帕包頭”也變成了軍帽。而讓李鴻章憤而改革的“布帕包頭”的習俗,實際上來自於李鴻章的老師,曾國藩所創建的湘軍。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北洋軍閥》中曾這樣描述湘軍:“湘軍,歷史上一奇蹟也。”在晚清官方的代表綠營軍等軍隊連連戰敗的情況下,由曾國藩一手創辦的湘軍卻屢建奇功。從網絡上流傳的一些歷史老照片能看出,湘軍頭上清一色都有布條纏頭。

究其背後的原因,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湘軍人員構成,二是當時在湖南流行的務實思想,也就是通過學習外國軍隊的練兵方法增強自身實力的學以致用的思想。

在當時,英國軍隊中存在著大量印度人,無論是信仰伊斯蘭教的印度人還是信仰錫克教的錫克兵,都有著用布條纏頭的習俗,這一行為對於當時的湘軍產生了一定影響。

一:危急關頭建立的湘軍——多是貧困農民

1.為了生存而投入曾國藩屬下的湘軍。

晚清時期,中央政府面對外國的侵略戰爭和勢如破竹的太平天國運動早已疲敝不堪,在看到無論是面對裝備精良的侵略軍,還是面對缺乏各種資源只憑一腔孤勇的起義軍都屢屢作戰失利的綠營軍後,一腔忠心且極具戰略目光的曾國藩出於建功和保衛家國的想法,決定創立一支湘軍。

創建最開始,兵力來源是最大問題,在沒有官方支持的情況下,曾國藩決定採用“厚餉養兵”的政策吸引士兵。

下層人民的反抗:湘軍為何學印度錫克兵用布包頭?包頭=保命

《湘軍兵制》中有記載:“湘軍陸軍正勇(勇,即臨時徵募的士兵,屬於戰時上戰場,戰後解散的臨時工)每日口糧一錢四分,每月四兩二錢(小建月(即每月29天的月份)則為四兩零六分)。”

據文中描述,這樣的工資標準是綠營馬兵的兩倍,戰兵的四倍,守兵的五倍。這樣優渥的待遇成功吸引到了大量貧困農民。

而當時,湖南的農民人口成分比較複雜,大量少數民族充斥其間。

2.帶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湘軍。

《長水粹編》中的《近代湖南人中之蠻族血統》一文通過考究近代湖南的姓氏研究湖南地區的人口成分,最後得出“今日湖南全省人口之中,其可確保為純粹漢族者,恐絕無僅有矣。”的結論,從這裡就能看出,當時湖南人中各大民族成分佔據了絕大多數。

這種情況下,各種封建迷信自然也混雜其間互相流傳。

《寧遠縣誌》有記載:“(齋教)青巾帕頭,焚香誦經,籌軍糧。”齋教原起於北方,在晚清混亂的政治形態和頻繁的人口流動下,逐漸流傳至湖南。

宗教自古以來都是興於貧苦,主要作用是給深受磨難的人們帶來心靈上的安慰,因此,大多貧困的勞動人民在教義教習的影響下紛紛在頭上包上長巾,而當曾國藩四處號召建立湘軍時,這些人生活艱難的人們自然就成為了湘軍的中堅力量。

二:英軍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錫克軍

1.深受印度種姓制度打壓而日益強悍的錫克族。

錫克族是在印度土地上的一支由錫克教逐漸發展壯大而形成的民族,這個民族的主要教義中有一條為“神的面前人人平等,反對種姓分離與歧視婦女。”

從這項教義能看出,組成錫克族的人們大多屬於印度低級種姓,這些人對於印度當地的種姓制度深惡痛絕,他們對於官方的強烈仇恨情緒極易被外來勢力煽動。

下層人民的反抗:湘軍為何學印度錫克兵用布包頭?包頭=保命

當時,英國趁印度內亂髮起了兩次侵略戰爭,在戰爭的最後,英國人利用錫克人英勇善戰的特點和他們與印度官兵(即崇尚種姓制度,看不起錫克人)的矛盾,成功將印度逐地擊破。

2.自然融入英國軍隊的錫克兵。

在深刻了解到錫克兵的優勢和當地各大階層、各大種族矛盾衝突嚴重的情況下,英軍在佔領了錫克人所屬的印度旁遮普地區後,不僅沒有對錫克人的信仰採取任何破壞措施。

反而還在當地扶持錫克人原有勢力團體,並且對於他們的信仰和包頭等習俗給與高度尊重與包容,在這種措施下,錫克兵對於印度官兵的敵對情緒要遠遠高於英國侵略者。

當戰爭結束後,英軍中錫克軍的比例高達百分之十八,這些錫克人在長期與印度本土勢力的鬥爭中獲得強悍的戰鬥能力,並且出於對印度官方的憎惡,對於英軍有較高的忠誠度,後來在英軍侵略中國的戰爭中,這些人也隨之進入中國。

他們用布帕纏頭的習慣對於當時湖南地區正通過研究英國軍隊作戰方式建造湘軍的人們來說,無疑會產生一定影響。

下層人民的反抗:湘軍為何學印度錫克兵用布包頭?包頭=保命

三:為何歷史上的湘軍會和印度錫克兵一樣用布把頭包紮起來?

1.封建迷信思想的影響。

晚清時期,在各國聯軍的侵略戰爭和各地熊熊燃起的起義火把影響下,各種宗教層出不窮,而這些宗教又隨著廣大的流民傳往各大地方。其中,脫身於白蓮教的齋教成功在湖南紮根,並使得當地窮苦人們跟隨教義、教俗,用布帕包頭。

宗教吸引的人群和曾國藩通過“高薪”組建湘軍吸引來的人群,無論是從最底層的階級地位,還是從生活貧困、深受艱難生活折磨的特點來看,都具備高度的一致性。宗教中的死後超脫等說法對於那些人們有著非常大的誘惑性。

因此,就算開始並不信仰宗教的人群,在加入軍隊後,也很容易被信教人群拉攏,從而入教。

《曾國藩全集》中曾記載:“若兵勇無膽無藝,任憑好陣法,他也不管,臨陣總是奔回。”

這裡指的是那些一看見英軍裝備精良就惶惶然逃跑的綠營軍,比起這些在戰場上怯懦不已的官方軍隊,湘軍則完全不同,他們有著悍不畏死的勁頭,面對英軍時毫不驚慌,沉著冷靜地按照戰術進行攻擊。

關於臨陣不慌,不畏身死這點,除了曾國藩訓兵得當之外,應該也有宗教信仰的原因在裡面。

下層人民的反抗:湘軍為何學印度錫克兵用布包頭?包頭=保命

2.模仿英軍部隊的結果。

在廣大湘軍中,佔最多數量的是那些奔著“厚餉養兵”而來的勞動人民,剩下的則主要是面見國家受侵憤而投筆從戎的儒生。

《湘軍記》有記載:“原湘軍創立之始,由二三儒生披服論道,以畏難苟活為羞,克敵戰死為榮。”這群忠心為國的儒生們努力從先進的英軍中吸取經驗,根據英軍的編制和戰術改良湘軍。

當時的英軍中大多是從英國成功侵佔的印度當地派來的印度人,而不論是印度官方所信仰的伊斯蘭教還是對英軍接納程度較高,且作戰勇猛的錫克族,兩者都有在頭上纏布的習俗。

這一特殊行為對於那些密切關注英軍的儒生來說產生了一定影響,聯繫到當時晚清時期男子頭上的長辮確實不利於上戰場,於是在頭上纏布就成功成為一種低成本的解決辦法。

3.避免在戰爭中遭受誤傷。

隨著滿人成功推翻明朝統治建立清朝,在1645年順治皇帝頒發不剃髮蓄辮就“殺無赦”的指令後,剃髮結辮就成為所有清朝人民所必須遵循法令。因此,晚清時期,男子無一不是身後蓄著長長的麻花辮。然而這種髮型對於近代時期,火器、大炮等作戰武器興起後的戰爭來說大有不便。

長辮子不僅可能會導致在徒步奔跑時絆倒,甚至還會成為敵軍眼中的最佳攻擊點。但是因為中國古代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傳統思想,當時的男子除了不得不遵守清朝統治者在前額剃髮的規定之外,他們的頭髮終身不剪。

下層人民的反抗:湘軍為何學印度錫克兵用布包頭?包頭=保命

因此,貿然剪去麻花辮這一辦法勢必不可取,也肯定不會在那些遵守傳統義理的儒生考慮範圍內,這個時候,借鑑於英軍中印度人在頭上纏滿布帕的做法,他們想到可以通過在頭上纏上布帕的辦法來固定長辮。

這種做法不僅能防止在戰場上因為辮子被兵器所纏導致當場殞命,同時也能很好的融合士兵中廣大信仰宗教的群體。

四:總結

湘軍會和印度錫克兵一樣用布把頭包紮起來主要原因是當時湘軍的構成成分,在湖南濃烈的務實愛國主義帶領下,忠義報國的儒生成為湘軍的組成部分,而在曾國藩“厚餉養兵”的宗旨下,深受宗教信仰影響的廣大勞動人民則成為湘軍的另一組成部分。

對於儒生來說,本著積極學習西方先進戰術的想法,處在近處的英軍自然成為首要學習目標。而當時在英軍中佔很大一部分的印度人裝扮對於他們產生了影響,在考慮到長辮不利於戰場作戰後,他們吸收了印度人用布帕包頭的特點,利用布帕來捆束長長的麻花辮。

而對於剩下的絕大多數宗教信仰人士,則是根據教義教旨將長辮用布帕包裹。

參考文獻:

《湘軍志》

《湘軍兵制》

《近代湖南人中之蠻族血統》

《曾國藩全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