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黨徽閃耀在康寧醫院一線(深圳市康寧醫院黨建工作系列報道之七十)

眾志成城,凝心聚力,為愛而戰!

讓黨徽閃耀在康寧醫院一線(深圳市康寧醫院黨建工作系列報道之七十)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籠罩著武漢大地並迅速蔓延至全國。習近平總書記和各級領導人迅速指揮這場戰“疫”。

深圳市康寧醫院兒少精神科全體工作人員戮力同心,科學應戰,與全國人民同舟共濟。

此刻有千千萬萬的白衣天使化身鋼鐵戰士在疫情火線上同時間賽跑,同病毒較量。在此,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他們不是孤軍作戰,我們永遠同在。

讓黨徽閃耀在康寧醫院一線(深圳市康寧醫院黨建工作系列報道之七十)

深圳市精神衛生中心榮晗副主任(右一)到科室部署防“疫”工作

讓黨徽閃耀在康寧醫院一線(深圳市康寧醫院黨建工作系列報道之七十)

盧建平科主任受邀參加壹深圳講解兒童心理問題

少年強則國強,兒童是一個脆弱的集體,疫情爆發對兒少精神科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科室不畏艱險,勇於面對。

“健康所繫,性命相托”是我們的誓言。

“精誠致和,厚德載物”是我們的明燈。

“守護深圳人內心的安寧”是我們的使命。

疫情爆發之初,盧建平主任第一時間指揮科室防疫工作,始終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她帶領科室學習最新文件和制度,告訴大家:

愛心、耐心和責任心是戰勝病毒的法寶。

隨著疫情的發展,盧主任科學地調整科室工作分工,始終有序地引導著兒少精神科的發展。

盧主任及時與大家分享探討疫情案例,舉一反三深刻吸取前車之鑑,同時要求大家一定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

工作之餘,盧主任不忘關心科室工作人員身心健康,囑咐大家一定要加強自身防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健康的戰士是戰勝病毒的第一道防線。

讓黨徽閃耀在康寧醫院一線(深圳市康寧醫院黨建工作系列報道之七十)

醫生、護士學習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

陳陽霞護士長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時光,始終奮戰在一線的工作崗位上。疫情期間,她有條不紊地進行工作安排,做好防護用品的管理。

病毒無情人有情,護士長非常關心患者和員工的身體健康,寒潮來臨時,叮囑大家注意保暖,每日在微信群裡詢問每一位工作人員及家人們身體狀況,有困難及時向她反映,並要求白班負責人每日下午四點前在群裡彙報患者情況。

好言一句三冬暖,一句句關切的話語如暖流一般流進大家的心裡。工作時她一絲不苟,嚴格要求大家掌握新冠肺炎的文件和制度,並通過現場、視頻和電話方式檢驗每個人的掌握情況。疫情期間,科室禁止外來人員探視,護士長耐心安撫患者及家屬情緒,做好他們的飲食及起居安排,確保患者在這裡住得舒心滿意。

兒少精神科康教室停課不停學,雖不是防疫第一線,但由於服務對象是孤獨症譜系障礙的兒童,他們存在認知理解、社會技能等多方面的不足,日常照料與康復都十分棘手。

作為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守護者,肩負起疫情下的社會宣導工作迫在眉睫。1月31日起,在盧建平主任的指導下,心理團隊開啟居家工作模式,編寫有關青少年兒童及家長如何應對疫情的文稿。

為了幫助孤獨症家庭充分利用疫情宅家時光,康教室組織全體康復教師在線研討“線上家庭指導項目”方案。

自2月12日開始,截止發文線上家庭督導課程已經面向全體家長,服務近200個家庭,將科學性、針對性、個性化的家庭干預方案傳授到每一個家庭手中。

讓黨徽閃耀在康寧醫院一線(深圳市康寧醫院黨建工作系列報道之七十)

劉素娟老師成為部門第一女主播

孤獨症兒童及照顧者作為特殊的群體,在日益嚴峻的疫情下可能正在經歷或者將要面臨更多的困難和考驗。

孤獨症兒童因長時間的居家生活,容易產生不良情緒,問題行為增多等。家人在居家防疫的過程中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為了幫助孤獨症兒童及照顧者,深圳市康寧醫院兒少精神科團隊成員夜以繼日,結合孤獨症兒童特點撰寫《如何提高“心理免疫力”——疫情下孤獨症兒童照護指南》手冊,以幫助家長更好地在疫情下踐行居家康復,使宅家抗疫、居家康復變得輕鬆、有效,為孤獨症兒童及其家人健康保駕護航。

眾人拾柴火焰高!病毒爆發以來,兒少精神科全體工作人員遵照醫院指令,一部分人從千里之外的家鄉返程深圳,隔離在家做好隨時貢獻力量的準備。

張英主任和王冰醫生認真為大家解讀新冠肺炎文件,讓大家對新冠病毒有了更深、更全面的瞭解。這些解讀如盔甲一般披在了每個工作人員的身上。

同時,青年團員們積極響應政府號召,自願加入“團員青年戰役突擊隊”,為戰勝病毒添磚加瓦。護理組長周巧華與李亞平護士肩負重任,全副武裝的她們甘願冒著極大風險為在院人員採集咽拭子標本,看著她們滿頭大汗、臉上的壓痕,無不為之動容。“笑談渴飲匈奴血”,即便壓力重重,大家依然從容、科學麵對,“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勝利的捷報已在路上。

讓黨徽閃耀在康寧醫院一線(深圳市康寧醫院黨建工作系列報道之七十)

疫情時期張英主任接聽兒童青少年心理熱線

“勿以善小而不為”,每個人盡力做好工作中的點點滴滴就是在為戰勝病毒貢獻自己的力量。在這場無煙的戰“疫”中,每一份微光都值得被銘記。


供稿:兒少精神科

審校:秦性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