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茸城之光】雷神山醫院裡的白衣“畫家”

【茸城之光】雷神山醫院裡的白衣“畫家”

【茸城之光】雷神山醫院裡的白衣“畫家”

在我們身邊有無數松江人正為生活而努力,他們平凡而又可愛,普通而又美麗。

他們或許充滿愛心、常常助人為樂;或許見義勇為、誠實守信,只為守護心中的正義;或許在一個行業默默奉獻幾十年;或許孝老愛親、血脈情深。

或許他們不是個體,而是一群為愛堅守的勇敢者。或許你甚至不知道他們的姓名。

這些故事、這些人所綻放的光芒成就了大愛松江。

為了讓這些故事傳播得更廣,留存得更久,即日起,“文明松江”聯合松江區融媒體中心的報臺網平臺共同推出【茸城之光】“點贊松江好人故事”專欄,與你共同感受松江的身邊好人。

【茸城之光】雷神山医院里的白衣“画家”

穿著防護服的王輝 本文均由受訪者供圖

王輝是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國際醫療保健中心的一名病房護士,居住在中山街道北門居民區。

作為上海第三批支援武漢醫療隊成員,王輝2月19日前往武漢,在武漢雷神山醫院C3病區負責普通病區患者的護理工作。這段時間,除了照顧病人,她還用手機軟件創作了多幅畫作,記錄下病房內那些感人的瞬間,還有病人和醫護人員對未來的美好希望。

【茸城之光】雷神山医院里的白衣“画家”

穿著護士服的王輝(中間抱吉他者)

【茸城之光】雷神山医院里的白衣“画家”

“病區裡的患者好幾個都出院了,心情自然也會跟著好起來。”3月23日接受採訪時,還在武漢的王輝說,前不久有個康復的患者出院,她護送患者到病區門口。當時,坐在救護車陪護的一幕,深深印在了她的腦海裡。“雖然救護車只是在雷神山醫院的病區裡行駛,但是康復的病人看著窗外景色的眼神裡充滿希望。讓我感到非常振奮。”病區裡的患者們正一天天康復起來,她由衷地為他們感到高興。

後來,她參照當時的情景創作了一幅畫作,把車窗外的醫院建築換成了充滿生機的櫻花。她說,期望所有的患者都能在這個櫻花盛開的季節早日迎來痊癒出院的那天。

【茸城之光】雷神山医院里的白衣“画家”

王輝護送康復患者出院,患者看著窗外景色的眼神裡充滿希望,王輝用畫作記錄下那一刻。

病房裡有一位90多歲的老人,王輝親切地稱他為老爺爺,“老爺爺經常對我們笑,笑起來眼睛彎彎的,很可愛。”這位老人剛被送入雷神山醫院時,渾身乏力,下不了床;連吃飯吞嚥都成問題。

【茸城之光】雷神山医院里的白衣“画家”

病房裡90多歲的老爺爺,笑起來特別可愛。

“老爺爺特別讓人心疼,沒有牙齒需要我們給他餵飯,最開始每次餵飯要半小時。”王輝為了讓老人多吃點東西,和同事兩人小心地把魚骨頭挑出來,把菜撥開,把飯泡軟了,一口一口餵給他吃。

在王輝和同事的精心照料下,兩週以後,老人的狀態漸漸好了起來,不僅三五口就能把一碗粥吸溜乾淨,還能下地走上好幾步。

【茸城之光】雷神山医院里的白衣“画家”

王輝和同事照顧老爺爺吃飯。

一天下午,老人在病區外走廊自由活動,看著老人眺望窗外的眼神,王輝心裡難過了好一陣。“老爺爺的病房沒有窗戶,每天除了看著四面的白牆,就是對著我們這些穿著防護服的醫務人員。他很久沒有見過外面的世界了,盯著窗外看了好久,這一幕我記得特別深刻。”王輝把這個場景用畫作記錄了下來,成為了一份永久的留念。

【茸城之光】雷神山医院里的白衣“画家”

許久沒有見過外面世界的老爺爺看著窗外的景色。

除了記錄下自己病房內的所見所感,王輝也會用畫作描繪其他同事經歷的感人時刻。“同事曾在我們的醫療隊群裡發了一段視頻,一位老奶奶向病房內的醫生護士敬禮,感謝他們的辛勤付出。”她說,那時候一切看起來依然比較艱難,患者向醫護的敬禮讓她感動不已。“如果萬事開頭難,那請結尾一定要圓滿,我就是希望一切都能快點好起來。”

【茸城之光】雷神山医院里的白衣“画家”

老奶奶向醫護人員敬禮。

在離開家鄉的日子裡,這位90後護士著實有點想家。在松江區中山街道的家裡,王輝的父母每天會和女兒溝通在武漢的情況,雖然父母嘴上說著讓女兒好好在前線工作,不用擔心家裡,但是王輝明白,父母的心始終懸著。“剛開始瞞著父母自作主張報了名,好在父母知道消息後也非常支持我來武漢。他們在電話那頭會不厭其煩地提醒我自己注意身體,做好防護。我知道他們那是擔心我。”

【茸城之光】雷神山医院里的白衣“画家”

王輝說,儘管在武漢時會時長想念上海、想念父母,但她深知自己還有患者需要照顧,已經在心底做好了堅持到最後的打算。“每天做好自己的工作,我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患者康復痊癒,圓滿完成醫療隊的使命。”

【茸城之光】雷神山医院里的白衣“画家”

王輝在婦女節當天給同事作的畫像

來源 | 澎湃新聞,有刪改

【茸城之光】雷神山医院里的白衣“画家”

徵集對象

發生在松江的好人故事

徵集時間

全年

徵集要求

1.內容可涵蓋“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等多種類型,可以是單人,也可以是多人做一件或多件好事。

2.每個故事字數1000字以內,有相關照片的,在附件中附照片原圖(1M以上),並做好備註。

3.體裁不限,詩歌、散文、隨筆、紀實故事等均可,體現一定的文采和感染力。

4.對故事的有效性、真實性,故事中所涉及到的人物、數據進行核實後投稿。

稿件一律以電子版word文檔報送,相關照片以jpg或jpeg格式原圖(1M以上)附件報送。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郵件名格式:“茸城之光”投稿+姓名+所屬單位

稿件末尾須註明作者真實姓名、所屬單位、聯繫電話等。

作品展示

“文明松江”微信公眾號會擇取內容生動感人、具有可讀性的故事優先予以發佈。松江區融媒體中心的報臺網平臺將擇優進行深入採訪和刊播。

特別提醒

茸城之光 尋找你的光亮

【茸城之光】雷神山医院里的白衣“画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