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兼得的情況下,汽車動力參數和動力響應性你選擇哪邊?

目話


如果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那麼我肯定選擇動力響應性


作為汽車的使用者也是駕駛員

動力的響應性影響著自己操控

至於什麼動力參數一大頓東西

基本都是廠家來給消費者看的

所以對於最後的使用體驗來說

不是很重要


當然了 國內的汽車市場

在有一部分愛標定參數的廠家的培養下
確實有很多的消費者還是關心參數的

畢竟自己還沒有使用過

就算是使用過

自己的體感是沒法來量化的

那麼參數就是一個很好的橫向對比標準

什麼多少馬力了、零百能跑多少了等等等

諸如此類的參數


試想在如今這樣的城市中生活

有幾個駕駛員能把自己的車子開到極限

能把所謂的馬力用盡

就算有這樣想法的車主

還是很心疼自己的愛車

我相信有一大部分人

自己的車都沒有上過4000轉

所以參數其實對於日常用車來說根本不起作用

現在有一部分品牌

為了給自己的產品找賣點

會為了某些用車場景特意去調教

比如零百加速的特意調教

數據上感覺很快

但是就實際駕駛來看也就那樣


BBA中 寶馬一直是同級參數最難看的那一個

但是寶馬依靠自己對於動力方面的梳理

還是可以打“運動”牌

雖然近幾年底盤方面有些妥協

但是有的時候還是要向市場低頭

馬自達也是我一直比較推薦的品牌

“人馬合一”也是馬自達一直追求的調教風格

不需要強大的數據

也能營造十分運動的駕駛體驗


所以如果兩者非要選其一的話
我選擇動力響應性!


我是李老師,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啊李老師


我選:動力響應。

理由:每輛車的轉速錶都能過6000轉以上,但是自己開車很少有人開到6000轉,大部分還是在2000轉左右,中國高速限速120公里每小時,但是大多數車的速度表都到240公里每小時了,所以動力響應比動力參數顯得更重要了。

歡一起探討。



抉擇與生活


動力響應優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