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有你:情懷,還是留在回憶裡為好

情懷是用來回憶的,而不是用來消遣的。然而,在資本的裹挾下,情懷已經變成了爛大街的“毒草”。

白衣飄飄的年代,既是詩歌盛行的美好時代,也是校園民謠的黃金時代,湧現出了高曉松、李健、盧庚戌、老狼、朴樹、許巍、葉蓓等一大批民謠歌手,也留下了眾多膾炙人口的歌曲。

如果就此定格,那個回不去的年代就像維納斯雕塑,雖然充滿缺憾,但依然給人無限的遐想空間。但有人偏要打破這種平衡,繼高曉松之後,盧庚戌繼續拿經典歌曲做文章,硬生生地用情懷梗拼成了一部電影。

歷史早已告訴我們,但凡拿歌名當片名的,十有九撲,《大約在冬季》就是前車之鑑。

光靠情懷堆砌,卻不願打磨劇本,認真講好一個故事,這才是最根本的問題。

其實,本片在敘事上頗有可取之處,用戲中戲的架構,在虛實之間來回切換。隨著主視角的改變,還會出現反轉。

從劇情走向來看,本片跟《建築學概論》有些相似,後者雖然走的是唯美路線,但並沒有失真,沒有刻意美化初戀,而是用細節來勾勒出初戀的動人之處。本片就顯得太過“懸浮”,一上來就動用“一見鍾情”的戲碼,將初戀架到了某種高度,男主角甚至時隔二十多年後,仍無法釋懷。令人尷尬的是,既然男主角將初戀看得如此重要,重逢時嘮了半天嗑,硬是沒有認出對方來!

更扯的還在後邊,男主角原本是一個沒有夢想的小白,因為被女主角誤會成吉他手,便假戲真做,苦練吉他,於是短短數月自學成才,還跟室友組樂隊參加歌手大賽,最後寫出了經典歌曲《一生有你》……如此無師自通、進步神速的音樂天才,讓音樂學院的莘莘學子情何以堪?

初戀固然是美好的,往往伴隨著遺憾,藏在心底的某一個角落,也許偶爾會觸碰到,也只是會心一笑,絕不可能像本片一樣帶來如此大的“殺傷力”。更何況,男女主角並沒有真正地開始戀情,愛情還沒有萌芽,就已經凋零。

換在《少年的你》中,男女主角一起經歷過風風雨雨,雖然沒有捅破最後一層窗戶紙,但兩人的感情可以用“刻骨銘心”來形容,不管最後有沒有在一起,都有很強的說服力。

一生有你:情懷,還是留在回憶裡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