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被冤枉,壞事成典型,該怎麼破

透過現象看本質,是人人都想學會的本領,擁有了這一本領,不僅意味著擁有了孫悟空般的火眼金睛,還意味著從此後能在人群中一枝獨秀鶴立雞群。

如果這樣的本領出現在某些具體領域,其價值和意義就更不用說了,能夠得到的好處,從金錢名譽到權勢,可以說是樣樣都有。

這不,在馬烽的小說《典型事例》中,講的就是這麼個故事,故事中有個人物,人稱陶典型。

何謂典型?典型就是樣板模範,典型事例意味著該事例能揭示事物本質、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極強說服力,抓到了這樣的事例,可以舉重若輕以一當十,陶典型既然被人送了這樣一個綽號,可見他是多麼喜歡抓典型事例。

那麼,這位喜歡抓典型事例的陶典型,其工作成效到底如何呢?

好人被冤枉,壞事成典型,該怎麼破

圖:看問題,當然要仔細

一、老管家偏要和大家反著來,停掉了小煤窯

作為縣裡管事的,精幹的金長久是勝任的,小個子小圓臉留著小平頭的他,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得多,明明五十出頭的人了,愣是看著像四十歲。

這天一吃完早飯,他就躲到一個安靜的地方,準備修改幾天後要用到的講話稿,誰知正在他聚精會神地工作之時,門被推開了。

來人是來找他拿主意的,說是橫溝大隊的老管傢俬自把小煤窯停了。

這還了得,金長久一聽就火冒三丈,現在是什麼時期,大家都在拼命抓生產搞建設,努力讓腰包鼓起來,可這個橫溝大隊的老管家怎麼回事,偏要和大家反著來不成?

稍微冷靜下來的時候,金長久著實想不通這件事,要知道,小煤窯可是當地人的命根子,十年特殊時期,它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被砍掉了,結果大隊人收入銳減,附近群眾更是受了牽連——明明靠著煤山,卻無煤可燒,只能像其它地方的人一樣,老老實實拿柴禾回家燒。

金長久調任到縣裡以後,大膽行動,抓生產,抓經濟,努力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不用說,小煤窯恢復了生產,效果呢,更是可想而知,既增加了所在大隊的人均收入,又方便了周邊群眾,可謂一舉兩得。

在金長久正在修改的講話稿中,他本來是特意寫上這麼一段的,作為典型事例宣傳表揚,誰知道在這個節骨眼上,橫溝大隊的老管家蔣雙喜給他來這麼一招!

蔣雙喜呀蔣雙喜,你就不該叫什麼雙喜,乾脆改名叫雙氣得了,就你乾的這事兒,誰會高興,當地人沒了收入,周圍群眾沒有煤燒,我金長久的講稿也失去了這麼好的一個現實事例,你這是成心想拆大家的臺!

好人被冤枉,壞事成典型,該怎麼破

圖:煤,黑的煤

二、大管家親身瞭解,原來表面事情下另有隱情

在聽聞蔣雙喜私自停掉小煤窯事件後,雖然大管家金長久一時之間沒奈何,但他隱隱覺得這件事情,並不像表面上他知道的那麼簡單。

為什麼有這種感覺,因為他素來所認識的蔣雙喜,是一個識大體顧大局的明白人,怎麼會無緣無故做下這種糊塗事呢?

金長久認為自己不應該再耽擱下去,必須要儘快瞭解所有情況,看來,也只好他親自出馬,到橫溝大隊去看看了。

縣裡兩輛小車都不在,修的修走的走,金長久又是個急性子,等不得,索性搭了順風的一輛卡車,直奔目的地而去。

路上的時候,和司機一聊,巧得很,他正是橫溝大隊的人,於是金長久隨口問道:

“你覺得蔣雙喜這人怎麼樣?”

“你是說我們老支書嗎?可以說是德才兼備的好乾部,事事為群眾著想。要不,群眾為什麼那樣擁護他?”

蔣雙喜在當地的口碑居然如此之好,這讓相信事情另有隱情的金長久,對自己的判斷更加堅信不移。

快到地方的時候,金長久下了車,步行往煤窯而去,他決定到現場先探個究竟。

看煤窯的老漢把他當成了運輸公司的人,向他打起了小報告,說是運輸公司的司機太黑心,幫他們拉煤,按噸補助錢,少一毛都不給拉。

談話中,金長久從老漢口中瞭解到,之所以決定將煤窯關停,並不是因為大家想和錢過不去,而是考慮煤炭這東西屬於不可再生資源,挖一筐少一筐,本著不單看眼前也要為子孫後代著想的長遠眼光,應該限量有計劃地開採。

老漢這一席話讓金長久刮目相看,他不由讚歎道:“你老說的有道理!”

老漢笑笑說出了實情,他可說不出如此有水平的話,以上這些,都是出自蔣雙喜。

“你想想,他說的這些話誰能不贊成?不要說有兒有女的人家,就連我這個老光棍,兩隻手都拍紅了。怪不得眾人擁戴他哩。你看他說得多實在,想得多長遠!”

和老漢告別之後,金長久的心裡還回想著老漢說的那些話,他覺得自己這一趟來對了,要不然,他幾乎要犯下自以為是的嚴重錯誤,甚至因此鑄成大錯。

隨後,金長久遇到了一位熟人——嚴格說來只能算是半個熟人,因為對方笑嘻嘻地過來打招呼之時,他卻實在想不起在哪裡見過對方。

“我是橫溝大隊的……叫林秀。去年冬天在縣裡開會,聽你講過話。”

金才久這才瞭解,原來如此。

彼時林秀正在磚窯中忙活,金長久瞅著二十來歲的林秀,以為她是個學徒工,誰知她卻說自己是青年老師傅。

原來,蔣雙喜一早派她到縣磚廠學過兩個月,如今學成回來,可不是青年老師傅嗎?

看來,這蔣雙喜停下小煤窯,實在不是旁人想的一步亂棋,人家心中早就步步有數步步安排了呀。

好人被冤枉,壞事成典型,該怎麼破

圖:下棋不難,難的是下一手好棋

結語

好人會被冤枉,不好的人、不好的事反而被推崇,類似的情況,肯定不能完全避免。

我們所要做的,所能做的,無非是儘量預防。

如果此類事情還是發生了,那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早點發現,早點了解真正的情況,早點少一些自己的主觀判斷,早點不要只拍大腿不拍腦門去看問題,也許能讓事情的走向,往好的方向轉變,而不是越來越糟糕。

故事中,蔣雙喜是好樣的,他時刻把他人放在心中,不僅能為別人的利益著想,更能為長遠的利益著想,實在難得。

而金長久這個人物,雖然不那麼完美,但他恰恰體現了一種平衡——人都是不完美的,然而能及時意識到這一點,並在出現問題時,能及時糾正,如此,也可以說是不完美中的完美了。

好人被冤枉,壞事成典型,該怎麼破呢?

也許,從金長久的身上,我們不難發現答案。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金長久所行的,才是本篇故事中,我們真正應該抓住的典型事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