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受情之殤?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古今中外有多少人經歷過這種刻骨銘心的情之殤?感情真這麼有魅力嗎?

我們來思考三個問題:1、 為什麼要戀愛?2、 我真的愛他/她嗎?3、 我愛我自己嗎?

為什麼要戀愛?因為覺得不安全,所以想要依賴,想要從對方身上尋求安全感。其實,越是向外求來的,越是無法滿足安全感,根本的方向錯了,所以有很多伴侶在一起會抓取和控制,讓彼此都不舒服。

我真的愛他/她嗎?表面看上去好像是被對方的某種氣質或者神韻所吸引,實際上是:我喜歡和他/她在一起的“感受”或者“感覺”。你真正喜歡的是他/她帶給你的那種“感受”或者“感覺”,而不是喜歡那個人。

我愛我自己嗎?這個問題很關鍵,一個人從內心深處不愛自己的話,你是不可能真愛別人的,那別人也不可能真愛你。

我們如果沒有覺察自己內心的話,很難發現內心的不安全、匱乏、依賴、自卑和無力的信念。這些信念有著非常強大的複製力,不停地擴張,然後創造出外在的人事物。

如果一個人內心是不安全、匱乏、依賴、自卑和無力的,吸引來的伴侶一定是和這些信念匹配的,程序是這樣設計好的。

那怎樣才能遇到心儀的伴侶同時又不受情之殤呢?

我們先來聊聊原生家庭。很多人的婚姻是在複製父母的婚姻模式,這是“傳染”嗎?答案是肯定的,那要抱怨父母嗎?答案是否定的。為什麼呢?因為這都是我們的選擇,我們選擇來到這個家庭學習,雖說經歷了痛苦,但是我們在痛苦中成長了,我們就是在過課題,如果沒有成長,那這個苦可就白受了。

那父母的婚姻模式是怎樣影響孩子的呢?如果父親是酗酒的,母親遭受了各種痛苦,女兒也深受其害,她會想將來堅決不能找這樣的丈夫。可是,她的婚姻偏偏是母親的翻版。在她的內心中抗拒這樣的男人,信念是如此強烈,然後創造出一個酗酒的男人出現在她的生活裡。

網上有一個遭家暴被前夫咬掉鼻子的事件也是類似的。她從小因為看到家暴,就下定決心,將來絕不容忍丈夫家暴,結果她卻忍了N年,最終發生慘劇。人的潛意識層面是分不清否定詞的,所以,不能找酗酒的=找酗酒的,不要家暴=要家暴,這一點要特別注意。

我再舉我家的例子,我的爸爸愛攢私房錢,家裡全是媽媽在開銷。所以媽媽的觀念就是:男人是自私的,男人是捨不得花錢的,男人是靠不住的。我就被媽媽的觀念催眠了,在我的信念裡,男人就是這個樣子的。所以我遇到的男朋友就是這樣的,一點都不帶差的。

如果不清理那些負面的信念,就會形成戀愛——失敗——再戀愛——再失敗的循環播放,然後就情殤了。

看到這裡,我想大家也知道怎樣創造出心儀的另一半了吧?是的,一定是從改變內在開始:覺察內心的不安全、匱乏、依賴、自卑、無力,等信念,換成安全、富足、獨立、自尊、自愛、自強的信念,用這些美好的信念給自己重新編程,讓它們輸出美好的人事物。如果你是光,你走到哪裡就會亮到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