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過後,她們的一生就只能剪一次頭髮

13歲過後,她們的一生就只能剪一次頭髮!

在龍勝大山裡,現有13000多紅瑤人,他們大多從外地遷入,勤勞智慧,在這裡開荒造田,創造了燦爛的梯田農耕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紅瑤女子一直保留著自己的獨特習俗——— 蓄長髮。千年前,紅瑤女13歲開始留長髮,一生只在16到18歲期間剪一次,以後至老都蓄留長髮。如今,這一古老的習俗仍然被當地的紅瑤所保留。今年“三月三”期間,上萬遊客來到龍勝黃洛紅瑤寨,一睹紅瑤女的長髮。

13歲過後,她們的一生就只能剪一次頭髮

少女的成年禮

紅瑤女喜歡留長髮、盤頭髮在歷史上是有據可考的。宋代周去非《嶺外代答》卷三有這樣的記載:“桑江珍寨,婦人椎鬢臨額,上衫下裙,斑讕勃竇,為其上認斑紋極細,俗新尚也。”宋代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也寫有:“瑤……椎鬢跣足,衣斑讕布褐。”紅瑤女至少在唐宋時期就喜歡留髮、盤發,至今已有千年。

紅瑤少女剛滿16歲,人生中第一次剪頭髮便是在她的成年禮上。媽媽親自為佳樂洗頭。輕輕地把水淋在頭髮上,輕輕地揉,每一個動作都像是撫摸。紅瑤女子愛她們的頭髮,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梳理長長的頭髮。即使是梳落的頭髮,也要一根根撿起,收集起來。

13歲過後,她們的一生就只能剪一次頭髮

待頭髮幹了,全部散在肩上。寨子裡來了不少人,人人都身著盛裝,有人為佳樂打上紅傘,敲鑼打鼓,來到一個叫“月亮島”的地方行禮。眾姐妹唱起了紅瑤古老的《女兒歌》:

別人叫我快快長,如今長大要離娘。我娘養我好辛苦,一年老了二三歲,一年穿爛三年衣。乳發塗奶初成長,一寸一寸來長長……

13歲過後,她們的一生就只能剪一次頭髮

留長髮是紅瑤奇特的人生禮俗,已有千年的歷史。紅瑤女13歲開始留長髮,而一生只在16到18歲期間剪一次頭髮,以後至老都蓄留長髮。紅瑤婦女視長髮為珍寶,頭髮越多越長,表示越富貴。她們還有獨特的洗髮、護髮方式。2012年,紅瑤長髮被列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以髮飾判斷身份

未婚女子

沒結婚的女孩是不能把頭髮露出來的,要用三角巾包住,叫“閨中秀”。

13歲過後,她們的一生就只能剪一次頭髮

已婚婦女

已婚婦女則將長髮盤在頭上,盤成螺螄形狀,叫“螺螄發”。

13歲過後,她們的一生就只能剪一次頭髮

生了小孩的婦女

生養了小孩的婦女,還會在額頭上用頭髮打上一個結,稱為“盤龍髻”。為了讓這個髮飾更豐盈漂亮,還會增加兩把襯發,一把就是成年禮時剪下的頭髮,另一把是平時梳頭時攢下來的落髮。

13歲過後,她們的一生就只能剪一次頭髮

在紅瑤寨子裡,人們可以通過頭上的髮飾來判斷紅瑤女的身份。

特有的護髮方式

紅瑤女愛她們的頭髮,也有她們獨特的護髮方式。

在佳樂的家裡,廚房裡有一個火塘。平日裡,一家人就把菜放在火塘上熱著,圍著吃飯。而這幾乎是所有紅瑤人家裡的樣子。火塘邊有一個陶罐,人們每天把淘米水倒進去,淘米水在罐裡會發酵。經過一段時間,這就成了她們獨特的洗髮水。

13歲過後,她們的一生就只能剪一次頭髮

另外,她們還會親自上山採一些草藥,加在其中來滋養頭髮。

13歲過後,她們的一生就只能剪一次頭髮

把熱好的淘米水放到盆裡,再加上一些草藥,就開始洗頭。也有人嘗試過用市場上買來的洗髮水洗頭,但是效果不如淘米水洗的那麼潤,往往有些枯燥。因此,幾乎所有的紅瑤女仍用這種傳統而原生態的方式來護髮。

13歲過後,她們的一生就只能剪一次頭髮

長髮民俗的保護

現在,龍勝黃洛瑤寨是遠近聞名的長髮村。她們頭髮短則70-80釐米,長則兩米多。黃洛村人口不足2000,卻有80多名婦女頭髮長達1.4米以上,最長的有2.72米。

“長髮就是我們的驕傲。”伴隨著旅遊的發展,大山中的紅瑤因為她們的長髮而被人們所認識瞭解。當地人都由衷感到自豪,因此更加有動力來傳承和發揚她們的長髮文化、瑤族文化。

就在“三月三”期間,黃洛紅瑤寨還舉行了長髮比賽。面對鏡頭、面對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她們展示長髮,更以此為契機,讓人們來探索藏在深山中的文化與智慧。

城裡人不但喜歡我們的長髮,對我們的服飾也感興趣,現在我們手工縫的頭巾,也成了大家眼裡的藝術品。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旅遊文化的挖掘,長髮這一奇特的禮俗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為當地旅遊帶來了嶄新的亮點和動力。

現在,寨子裡越來越熱鬧,有一批愛美的瑤嫂還多次走南闖北,到北京、香港、澳門、衡陽等地展示她們的長髮。她們說,自己越來越感覺到,旅遊的發展,讓她們的長髮文化得到了更好的傳承和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