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繹中學生故事的《小歡喜》,卻透視出了中年人的悲哀

《小歡喜》是一部以高三學生為中心的電視劇,反映了學生與父母在高三這一特定的時間段內的關係,他們經歷的喜怒哀樂,互相陪伴、共同成長的歷程。但也從一個側面透視出了中年人面臨的生活壓力。

演繹中學生故事的《小歡喜》,卻透視出了中年人的悲哀

作為七零後、八零後的中年人,他們出生在經濟條件較好的七八十年代,並未經歷父輩、祖輩們的困苦和動盪,但是他們在長大成人之後,卻面臨社會經濟的變革,工作環境競爭加劇。這群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還要緊張自己的飯碗,為工作奔波,因此他們是最辛苦的一代人。

中年人面臨著贍養老人的壓力

演繹中學生故事的《小歡喜》,卻透視出了中年人的悲哀

他們的父母已垂垂老矣,大部分四十歲上下的中年人都是獨生子女,每一對夫婦要面臨著四個老人的贍養問題,可是還在為職場和家庭奔波的中年人並不能將很多時間花在老人的身上。

就像劇中的方圓和童文潔夫婦,在老人受騙上當誤入傳銷歧途的時候,還埋怨自己最近回家看父母的時候太少了,不能及時和老人溝通,瞭解老人的動態。以前流行過一首歌《常回家看看》可以說反映了老年人的心聲,而最近猖獗的各類售賣保健品傳銷活動,也是看到了老年人這個群體的弱點。

來自於子女教育問題的壓力

演繹中學生故事的《小歡喜》,卻透視出了中年人的悲哀

作為四十歲上下的中年人,孩子也正處於情感波動最劇烈的青春期。作為獨生子女的中年人,他們的孩子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當父母將注意力都集中在這一個孩子身上的時候,給孩子帶來的則是更大的壓力。

另一方面,這些孩子從小享受著家人的關愛,在優渥的物質條件下長大,大部分生活一帆風順,沒有經歷更多的困難,因此抗壓能力有限。而且因為生活條件好,接受了更好的教育,個性和興趣得以充分發展,他們更有主見,更有自己的想法。對於這些具有叛逆精神的孩子來說,教育成為了一大問題。

來自於職場的壓力

演繹中學生故事的《小歡喜》,卻透視出了中年人的悲哀

中年人的壓力更大的來自於職場。父輩們的工作還是鐵飯碗時代,可是如今商品經濟的大潮席捲一切,經濟利益放在第一位,人員可以自由流動,作為企業擁有完全的用人自主權。如果一個人到了四十五歲左右,不能像喬衛東那樣實現財務自由,不能像季勝利那樣謀得一官半職,那麼他的職場地位就非常尷尬了。

但是能夠非富即貴的畢竟是少數人,大部分中年人還得在各自企業中做個職員。這樣你就得和比你小十歲二十歲的人一起競爭,你會發現你的工作經驗在和他們的朝氣蓬勃相PK的時候並沒有什麼優勢,作為老闆當然使喚一個年輕人會更舒服。就像劇中的方圓還自以為可以升職加薪,實際上他早已經成為老闆的眼中釘,肉中刺了。中年人天天家裡老人孩子的事情一大堆,最緊張的就是和老闆請假,可還不得不請,這時候老闆看你就更不順眼了。

演繹中學生故事的《小歡喜》,卻透視出了中年人的悲哀

還有很多的職場潛規則,中年人一樣還要面對,例如童文潔被助理逾越,被色狼上司盯上,這些都是很多身在職場上的人的不得已。人到中年仍然在職場奔波說明你需要這個工作,需要這份薪水掙錢養家,很多時候你就要犧牲原則。其實一個人的自由度是和他的社會地位相輔相成的,你的財富地位越高,自由的程度也就越大,當然每一個層級的人都有他需要接觸的生活圈子,需要與相應的規則進行博弈。

來自於身體健康的壓力

演繹中學生故事的《小歡喜》,卻透視出了中年人的悲哀

中年人被稱為油膩大叔,很多中年人都是大腹便便的三高人群,透支著身體的健康,就像劇中的方圓和季勝利成為孩子們模仿的對象。而如今女性的健康狀況也不容樂觀,乳腺癌、宮頸癌、甲狀腺癌是女性高發疾病,抑鬱症更是困擾著更多都市女性。緊張生活導致焦慮的情緒,這樣的情緒不但影響自己的自信,也會成為一個家庭不穩定的內因。

演繹中學生故事的《小歡喜》,卻透視出了中年人的悲哀

作為一箇中年人,人生就是這樣痛並快樂著,而在長長的一生中,快樂總是顯得很短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