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啟動!36氪「新基建之王」五大領域TOP50企業評選

文 | 36氪

新基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或成未來10年的“風口集中區”。

3月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決策層指出,“要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其中要加快 5G 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實際上,自2018年以來,新基建就已經是中央幾次會議中的高頻詞。而最近這次會議的強調,讓新基建真正成為產業發展的熱點之王。

什麼是新基建?這還是一個相對於“舊基建”的概念。“舊基建”側重於工業化的基礎設施,以“鐵公基”為代表,涵蓋鐵路、公路、機場、港口、水利設施等建設項目。而新基建更側重於數字化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7大領域: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舊基建”和新基建兩者互相補充,進一步滿足新的社會發展需求。

在工業4.0時代,新基建或將引領產業革命的拐點。縱觀三次工業革命,從蒸汽機技術、電力技術再到計算機和信息技術,每一次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新的通用技術和基礎設施。歷史車輪滾滾向前,誰能抓住關鍵機遇,誰就佔據了產業騰飛的制高點。工業4.0是產業變革的智能化時代,而新基建的到來無疑將為產業發展提供基石和突破口。

橫向觀察,新基建戰略也到了從提上日常到緊抓實幹的階段。按照國金策略的預計,2020年基建投資投資增速達10%左右,基建投資規模達15萬億左右。

另外和發達國家相比,雖然中國的基建存量已居世界第一,但兩者的人均水平和質量還存在明顯差距。在傳統基礎設施領域,數字化改造和升級仍有很大需求。

複雜的外部環境和疫情“黑天鵝”,讓新基建的前瞻價值不言而喻。短期來看,它將拉動大量需求,穩增長穩就業;而在更長遠的角度上,新基建也將為產業轉型、科技強國之路奠定數字化的堅實基礎。

新基建是大勢所趨,也是撬動經濟活力和產業變革的“槓桿”。那麼哪些企業將成為新基建的領頭羊?它們是新基建的參與者和見證者,深耕在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大數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領域,而這五大領域與科技傍身的新經濟和私募股權投資時常息息相關。基於此,36氪對全行業檢索和調研,重磅推出“36氪新基建之王TOP50企業榜單”。

榜單將從資本價值力、研發與創新力、產業影響力等維度進行評比,細分新基建的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大數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五大領域,分別評選出各個領域的TOP50企業榜單,展現這些未來產業“明星”的潛力和價值。

以下為本次評選的具體詳情:

重磅启动!36氪「新基建之王」五大领域TOP50企业评选

36氪新基建之王榜單評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