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價高吃不起,吃“人造肉”可以嗎?

如今豬肉價格一路飆升,甚至一度超過牛肉、羊肉的地位,讓大多數消費者望而卻步。

不少消費者感嘆道:

“以前生活拮据的時候不捨得買牛羊肉,還能吃點豬肉解解饞,現在連豬肉的價格都都超過了牛肉和羊肉,連豬肉都吃不起了,只能畫餅充飢,看著圖片解解饞了。 ”

豬肉價高吃不起,吃“人造肉”可以嗎?


如何解決現在人們吃不起肉的這種窘境呢?

於是專家提出了用人造肉來替代傳統的肉類,那麼什麼是人造肉呢?

簡單的說就是用其他原料對真肉的形色和味道進行模仿,生產出的植物肉。

豬肉價高吃不起,吃“人造肉”可以嗎?


第一類是植物蛋白肉,以豌豆,綠豆,蠶豆,椰子油,甜菜汁提取物等為原料製成的植物蛋白肉。

第二類是細胞肉,細胞肉一般是用動物的幹細胞在實驗室裡培養得到的。

豬肉價高吃不起,吃“人造肉”可以嗎?


可以這樣理解,動物餵了飼料,動物就呼呼的長肉,科技人員給細胞提供了足夠的相關營養,細胞在實驗室裡也能呼呼的長肉,不過是換了一個長肉的地方。

而最近美國的一家公司推出了人造肉漢堡,通過植物蛋白,合成製造出了人造牛肉。

美國硅谷的一家公司在食品實驗室歷時五年,投資1.8億美元發明的人造肉漢堡推向了世人。

豬肉價高吃不起,吃“人造肉”可以嗎?


在大口吃牛肉漢堡的時候,你可能不知道,你吃的不是一塊真正的肉,而是一塊人造肉。

這家公司推出的人造肉,是通過植物的蛋白質合成的,而且味道與真實的牛肉一樣美好。

這家人造肉公司目前正專注於將更多的植物肉漢堡推向世界。那麼,這種人造肉漢堡真的能像普通的肉類漢堡口味一樣嗎?

豬肉價高吃不起,吃“人造肉”可以嗎?


這種漢堡中的牛肉,看起來和真牛肉沒有什麼區別,無論是外觀、氣味、口感還是味道都和牛肉一樣。

除了取材於小麥和土豆的蛋白質之外,再加上水、椰子油進行混合,再在其中添加了一種從血紅蛋白中提取的血紅素,這種天然的紅色素存在於一些固氮植物根莖中,血紅素中含有鐵離子,鐵離子氧化會變紅,並且能產生與肉接近的味道,於是就有了現在的人造肉漢堡了。

人造肉在美國是非常普遍的,這種人造肉是由大豆等植物蛋白製成的,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少量的脂肪,與正常肉類口感口味氣味都接近,但卻是零膽固醇,更為健康,適合三高人群。

豬肉價高吃不起,吃“人造肉”可以嗎?


那麼人造肉在中國的行情是什麼樣的呢?

一言難盡。

首先,人造肉的成本比較高,加上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講究的就是口感,所以要在中國推行反而會有點難。

豬肉價高吃不起,吃“人造肉”可以嗎?


從源頭上來說,中國的素食文化傳統已有千年之久,與西方“素食高端化”相比,中國素食從大眾化到高端化應有盡有——從家常菜中素雞、素火腿、素燒鵝到素食館裡的“福慧雙修”、“法幢舒捲”、“普門自在”。

豬肉價高吃不起,吃“人造肉”可以嗎?


這麼看來,人造肉只是強加了未來感的素食品,沒有什麼特別的新意,加上價錢也不便宜,中國消費者們難免有點提不起新鮮勁來。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中國人造肉市場對消費者的普及度不高,很多消費者不能夠直接接觸到人造肉,甚至不瞭解什麼是人造肉,能直接品嚐到人造肉的消費者少之又少,這樣的市場效果大打折扣,從而導致很多人都不知道人造肉該怎麼吃,到底好不好吃。

豬肉價高吃不起,吃“人造肉”可以嗎?


一大批吃過人造肉的消費者反饋,人造肉真的不好吃:“沒有肉類入口後的嚼勁,達不到高級‘欺騙’效果,可也足以‘自欺欺人’”。

還有消費者表示:"人造肉摸起來顆粒感重,沒有真豬肉的粘稠感。“

甚至有人還說:人造肉,吃上就好像是烤肉味的辣條。

豬肉價高吃不起,吃“人造肉”可以嗎?


綜合來看,人造肉的發明主要是為了人們的健康和社會的環保,但就目前的現狀來看,消費者好像並不買單。

人造肉到底能紅多久,從中國的現實情況來看,主要還是靠宣傳,讓更多的消費者能夠認識到人造肉替代牛羊豬肉的必要性。

所以未來人造肉的市場前景,到底是大熱還是涼涼都是未知,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豬肉價高吃不起,吃“人造肉”可以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