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海:容納一身氣息為身體支起保護罩


氣海:容納一身氣息為身體支起保護罩

氣海:容納一身氣息為身體支起保護罩

氣就是人體呼吸出入的氣息,也就是元氣與其它各種氣,如宗氣、衛氣、營氣等等。海就是海洋,意喻廣大深遠,無邊無際。氣海,簡單地理解就是氣息的海洋。

大家都知道,氣在中醫裡面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所以身體當中有好幾處納氣的地方,譬如膻中,別名就是上氣海。我們這講的氣海是指下氣海,在下腹部,前正中在線,當臍中下寸。兩處氣海一個在胸腔,一個在腹腔,循環相應,周流不息,就好像海水升騰為雲,又降為雨露這樣一個天地之氣的循環過程。如果這個循環出現問題,身體就會感到不舒服。

著名的裴廷輔老中醫就曾經用這個氣機循環的道理治好了一位呃咯(呃逆、打嗝)病人,他先針灸病人的膻中穴,打開氣行的道路,然後再針刺氣海穴,使上逆的氣正常下行,呃咯噹時就好了。

其實這個原理並不難懂,就像大禹治水,最重要的是疏通道路,讓無處排放的水能夠順利進入大海,不至於氾濫成災。

氣海與兩腎相連,腎屬水,水在身為陰,“孤陰不長,獨陽不生”,必須得陰陽相濟才能保證身體的健康。人們吃飯、呼吸、睡眠,一切動靜,無不是在調停人體的水火陰陽。所以,古代的養生家認為,必須讓心火下降腎臟,就好像天上的太陽照耀江海。這樣,陰水得到陽火的照射,就能夠化生雲氣,上達心肺,滋潤身體,形成水升火降,通體安泰的局面。當身體處於一種和諧循環的狀態當中的時候,邪氣自然不得近身,人也就不會得病。這種感覺就好像《西遊記》裡面三打白骨精的時候,孫悟空為唐僧劃的那一個圈圈一樣,在外面為人體支起一個保護罩。

古語說:“冬不爐,夏不扇。”強調冬天不要過分依賴爐火,那樣會傷害人體閉藏的陽氣;而夏天不要過度使用扇子,適當讓身體出些汗,這也是不讓體內陰氣收斂太過的方法。一句話,養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人體陰陽相協,水火相濟。氣海穴位於兩腎之間,必須得保證它有足夠的動力與水相制衡,所以艾灸氣海穴是一個很好的保健方法,用柳公度的話來說就是:最好的保健方法是不讓情緒大喜大怒,影響元氣。但是人在生活中,怎麼可能沒有七情六慾呢?要做到這個幾乎不可能,所以退而求其次,使氣海穴常保持溫暖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氣海和關元穴在我們的下腹部,就像一對好姐妹一樣,共同保護著我們的生殖系統。下腹部是女性的子宮,男性的精囊藏身之處,都是極其重要的部位。古人說“氣海一穴暖全身”,就是強調這個穴的保健養生作用。實際上,現代實驗室的實驗也證實了,艾灸氣海對於免疫球蛋白有明顯的增加。可見,從微觀和宏觀來說,氣海穴都是極其有作用的一個穴位。

刺激這個穴的時候,要求我們和呼吸結合起來,先排空大小便,換上寬鬆的衣服,放鬆腹部。然後用手抵住氣海,徐徐用力下壓,同時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六秒鐘之後,再恢復自然呼吸,如此不斷地重複,可以很好地填精補腎,讓人每天都有飽滿的精力。

定位:氣海在關元和肚臍的中間,也就是肚臍下面寸,非常好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