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握美國經濟“命脈”,美聯儲才是幕後“玩家”?

我過去曾多次警告投資者,不要根據政治偏見做出財務決策。大多數媒體評論員似乎沒有聽到我的話,即使他們聽到了,他們也假裝沒有聽。當你聽到或讀到一場關於經濟或股市將以多快的速度復甦的辯論時,你通常可以通過參與者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來預測他們的政治立場。共和黨人通常認為,事情很快就會恢復正常,而民主黨人則更為謹慎。

緊握美國經濟“命脈”,美聯儲才是幕後“玩家”?

雙方似乎都相信,經濟復甦的速度取決於現任白宮總統所屬的黨派。雙方都錯了。如果我們回顧自2009年上次股市崩盤結束以來的股市歷史,很明顯,無論政治環境如何,對股市影響最大的不是總統或國會,而是美聯儲。

緊握美國經濟“命脈”,美聯儲才是幕後“玩家”?

標普500 ETF (SPY)自2008、2009年信貸危機最嚴重時期以來的註釋圖表,讀起來很有意思。自09年3月以來,無論誰執政,經濟復甦都一直保持著。當經濟復甦暫時脫軌時,大多是在美聯儲收緊政策後不久,或是通過結束量化寬鬆計劃,或是在2015年底試圖通過加息“正常化”。

如果“政治為王”的觀點是正確的,那就不可能發生。無論是奧巴馬的“社會主義對企業的攻擊”,還是特朗普的“無能和破產傾向”,都會破壞經濟復甦。但他們沒有,市場唯一的反應就是美聯儲的所作所為。

這並不奇怪。

人們往往忽略了這一點,但與任何市場一樣,對股市的主要影響是供求關係。在這種情況下,是可投資工具的供應和需求。我們在過去10年裡一直看到的是,隨著需求的增加,供應在減少。

供應減少可歸因於兩件事。首先,股票回購已經成為一件事。經濟復甦、超低的利率以及對長期投資缺乏興趣,使得企業擁有大量現金,並能獲得大量廉價資金。如果公司的主要職責是提高股東價值,那麼在這種環境下通過回購股票來抬高股價是完全合理的。

美聯儲也造成了供應不足。他們大量購買債券,將大量可投資資產撤出市場,人為地增加了對剩餘資產的需求。

與此同時,由於這些措施減少了供應,美聯儲也在忙於創造需求。隨著量化寬鬆將資產撤出市場,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現金。投資最基本的因素之一是,現金尋求回報,由於可供信貸購買的資產有限,債券收益率處於歷史低位,因此不管基本面如何,股票都會變得有價值。

所有這些都發生在奧巴馬任期的大部分時間裡,以及特朗普執政的頭三年,但在某種程度上,這些都被經濟的逐步擴張掩蓋了。十年來,失業率一直在穩步下降,而GDP在這段時間裡也一直在穩步增長,儘管增速低於大多數人的預期。

至少在幾個月前是這樣的。

起初,有許多人(我也是其中之一)被之前對美國影響有限的病毒恐慌所強化例如埃博拉、非典和中東呼吸綜合徵,他們認為冠狀病毒是一種短命的病毒。很快人們就清楚地認識到,這是不可能的,而為抗擊流感大流行而採取的對策已經摧毀了經濟。我們正處於大規模失業和幾乎完全的經濟停擺之中,雖然有進步的跡象,但我們仍然不能確定這種情況何時會結束,或者是否會造成永久性的經濟損害。

然而,當美聯儲降息並重啟量化寬鬆政策時,市場出現了驚人的反彈。這種反彈仍在繼續,儘管收益季節的早期回報表明,收益出現了歷史性的同比下降,未來也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

這是一個自由的國度,所以如果你想相信的領導是一個人主張一種藥物,死亡作為試驗的主要結果,聲稱當局採取行動但否認有任何責任對於那些行動,似乎表明,我們應該攝取或注射清潔劑的病毒,這是你的權利。

然而,這種反彈的時機和邏輯分析再次向我表明,這一切都與美聯儲有關。

本文作者:Martin Tillier 美股研究社(公眾號:meigushe)旨在幫助中國投資者理解世界,專注報道美國科技股和中概股,對美股感興趣的朋友趕緊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