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頭疼上火”的茂哥變了

曾經提起“茂哥”,大部分人並不待見,他屬於極易讓人“頭疼上火”的那種人。為了他脫貧的事,各級扶貧幹部前前後後登門不少於200人次,但他依舊不為所動。

让人“头疼上火”的茂哥变了

正在餵養家禽

然而前不久,“劇情”突然反轉,“茂哥”變了,之前的問題迎刃而解,他在村子裡也揚眉吐氣了。

“茂哥”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彌渡縣牛街鄉樹密村委會臘谷村人,因為扶貧幹部到他家的次數太多,連他自己都開始同鄉長“稱兄道弟”,大家也就跟著叫他“茂哥”。

茂哥家庭結構很特殊,兩個七八十歲的老人、一個智力障礙的姐姐、一個肢殘的妹妹全靠他一個人照看和供養。後來妹妹死於一場意外,已經“奔五”的他獨自撐起四口人的生活,常常累得喘不過氣。這個家庭集“低保戶、五保戶、殘疾戶、老人戶、貧困戶”於一身,加之住房安全存在隱患,屬於典型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堅中之堅。

让人“头疼上火”的茂哥变了

入戶瞭解茂哥家情況

這些問題茂哥早就見怪不怪了,他說,這麼多年他都撐過來了,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來好,這點苦他吃得起,暫時還不需要黨和政府的幫扶關心。

茂哥一直有一個“農場夢”。他搞土地調換,把自家的土地儘量調換到一處,便於耕作和養殖,嘗試性養殖生豬和白鵝。可惜理想豐滿,現實骨感,茂哥一直沒有多少收益。

让人“头疼上火”的茂哥变了

建起了新房

“他家的情況非常典型,雖然收入沒有問題,但住房安全和功能齊備的問題越來越凸顯。”彌渡縣人大常委會主任舒平反覆講這句話。

茂哥家的住房非改不可,但無論扶貧幹部如何“軟磨硬泡”都不見效。他說,房子還不算危,雖然醜陋,但還能夠居住,要改就只能按照他說的要求改。他的要求是什麼?他的要求是讓政府將自己的房子按類似傳統古建標準進行修繕。

因為茂哥這不合標準的無理要求,雙方總是僵持不下,不歡而散。後來,鄉村組三級幹部採取“車輪戰術”,實行“輪番轟炸”,情況終於有所轉機,但茂哥疑心重重,誰都不相信,說好的事情也總是反覆無常。

让人“头疼上火”的茂哥变了

家中整潔明亮

最後,當地決定先整改解決村組其他戶的問題和村容村貌問題,大力推進“五淨一綠一規範”美麗庭院和示範村建設,切實讓村莊庭院美起來、靚起來,與茂哥家的“醜樣”形成鮮明對比,再去做茂哥的工作。

當切身感受到差距後,茂哥的態度開始發生轉變。“這些時日,你們來我家來得少了,再不來,我要來找你們反映問題了!” 茂哥終於想通了,甚至開始著急了……

鑑於茂哥家的特殊情況,當地採取了工隊施工整改,把糟朽的房頭換成了瓷瓦,把柴搭樓換成了木板樓,把斑駁的牆體粉刷一新,硬化了房屋地坪、場院,進行了廚房改造,對門窗板壁進行清洗和噴漆養護,對裝修不到位的地方進行重新裝修,整間房子煥然一新。同時,還添置了沙發、桌椅、洗衣機等傢俱電器,大床、衣櫃、被服等傢俬用品。

让人“头疼上火”的茂哥变了

發展養殖產業

看著自己一家人住進了安全敞亮、充滿現代氣息的好房子,父母和姐姐臉上也洋溢著從未有過的幸福感,茂哥的眼睛溼潤了。“黨和政府對我真是太好了,比我的親人還親,之前是我不聽話,對不住你們了。”茂哥說,“聽說村上要拓改公路,有一段要經過我家的地,原來我還想多要點補償,現在我不打算要了,但是我有個請求,如果養殖產業方面有好的政策和項目請政府幫扶我一下。今後,我在村裡也抬得起頭了,感謝黨委政府!感謝你們!”

雲南網記者 李熙臨 通訊員 羅應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