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應:兩千多年前一場未打起來的戰爭至今影響著我們每個人

公元前133年六月,一場發生在今山西省朔州市的戰役帶來的影響至今還在影響著我們現在每個人的生活,這場戰役對於大漢與匈奴之間連綿不絕的戰爭相比顯得異常平淡,雙方甚至沒有發生實質性的接觸,但他產生的連鎖反應卻決定了未來兩千多年中國的走向。

蝴蝶效應:兩千多年前一場未打起來的戰爭至今影響著我們每個人


漢初,經過創始人三代的努力大漢經濟逐漸復甦,由之前諸侯分裂時代變為大一統時代,大漢子民們逐漸接認同了這個共同體。(秦始皇統一全國,但在意識形態上並沒有正真統一,無論諸侯還是子民都還是不認同這個超級大國,幻想打破這個超級大國回到分封時代。)漢初對於邊境匈奴外侵採取的政策一般都是和親,通過和親來保障邊境安定,國內持續發展達到國泰民安。當國庫充盈,劉氏子孫又出現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時一切都變了,這位要站著把錢掙了的君主開始要拒絕和親要發動我們今天講的馬邑之戰了。

這場戰爭的導火索也是因為匈奴的軍臣單于再次要求和親,隨著漢代的經濟實力增強,是站是和已經成為了君臣之間激烈討論的問題。漢武帝認為這是一次改變政策的時機,便定下調調要發動戰爭,並制定了一系列的方案,由四位將軍共率三十萬大軍前往打好這次伏擊戰。通過生活在馬邑的一位富豪接近軍臣單于取得信任後,以返回馬邑殺死馬邑首領並懸掛首領人頭於城頭,放匈奴人進城奪取城池。富豪回到馬邑後將一名死囚人口懸掛於城牆,軍臣單于於是親率十萬大軍前來攻城。

蝴蝶效應:兩千多年前一場未打起來的戰爭至今影響著我們每個人


匈奴進攻馬邑並不是為了長期佔有,目的僅僅是為了掠強,所以在來的路上就已經開始搶奪,但是很快就發現問題不對了,一路上基本沒有碰上什麼放羊的和做生意的。在經過一個烽燧的時候俘虜了一名武官,據武官交代得知了漢軍計劃驚出一生冷汗馬上領軍撤退。當漢軍得知匈奴撤退後馬上追趕,但因距離較遠沒有追上只能撤離了。

既然戰爭過程平淡無奇,對敵人沒有產生任何殺傷,為什麼說它會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還對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呢?因為這次戰役導致了大漢與匈奴的信任關係徹底決裂,以前的和親政策再也不能實行唯有把一方徹底幹趴下才能行。於是乎在那個名將輩出的年代漢武帝對匈奴發動了無休止的戰爭,衛青、霍去病等名將在我們華夏抗匈的歷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蝴蝶效應:兩千多年前一場未打起來的戰爭至今影響著我們每個人


戰爭很快便把以前幾代人休養生息積攢下的國庫消耗殆盡,大漢以前的稅制主要是靠農業稅,並且還很低,單靠農業稅收根本不能滿足戰爭對銀錢的消耗,為了急需解決這一問題,以桑弘羊為首的一幫商人出現在了漢武帝面前,通過把以前下方到諸侯國和民間的冶鐵、製鹽、鑄錢三大行業收為國有化經營。

通過將這幾種產業國有化制定了一系列的理論基礎,制定一系列法規、增設一系列官員。這一改變徹底改變了漢武帝以前的小政府時代,政府官員結構發生了變化,大量有商業頭腦的能臣幫政府經營著鹽鐵等當時最急需和最先進的工業品,還控制著很大一塊流通行業,並還介入了糧食和土特產買賣。

以上政策的改變使當權機構獲得了大量的財富,用於戰爭之外還有餘錢進行興修宮殿、辦公機構等土木工程。這就像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一旦嚐到了甜頭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慾望,漢武帝不想放手、大臣們不捨得放手。這一政策在以後的兩千多年裡只有東漢和唐前期的政府沒有采取國家壟斷,其餘歷代統治者大都沒有擺脫這一統治模式,國家壟斷成為了中央帝國的財政秘訣,逐漸成為唐以後各個王朝的標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