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核不嚴,捷信員工借“東風”騙貸超323萬

“做第一筆假貸款時知道是違法犯罪,感覺來錢快、容易,就繼續做了。”捷信消費金融公司(以下簡稱“捷信”)員工供述稱。

裁判文書顯示,2017年7月至10月間,捷信員工夥同多人,利用審核不嚴、電銷員賬號密碼管理混亂等漏洞,冒用他人身份申請“現金貸”98筆,騙取捷信公司資金超323萬餘元。

審核不嚴,捷信員工借“東風”騙貸超323萬

員工“移花接木”背後,映射出捷信內部審核不嚴、管理混亂。

捷信員工稱,其在捷信公司負責電話營銷,即宣傳現金貸業務。在工作中他發現發放小額貸款時,同姓名銀行卡可以在公司系統內打款,只要系統內有這個名字,該人辦理的銀行卡就可以通過系統直接向其掌握的銀行卡發放貸款。

捷信安全方面負責人表示,因辦理現金貸款的大多是在公司辦理過商品貸的客戶,信用良好,所以審批流程不是很嚴格,也不繁瑣,電銷員自己就可以辦理。官網顯示,捷信主要產品為消費貸與商品貸。其中,消費貸最高額度為20萬,只需身份證與銀行卡,最快5分鐘到賬。

另一捷信員工稱,電銷員的工號和密碼不是秘密。每天公司以員工工號登陸電腦的時間記錄員工考勤,有時遲到了就把自己的公號及密碼發在電銷群裡,讓同事幫忙登系統。只要知道電銷部的工號及密碼登陸捷信公司的電腦,就能辦理現金貸業務。

2017年10月以來,先後有數十名客戶反映未在捷信辦理過現金貸款業務。直至11月,捷信報案,稱其公司電銷專員利用職務之便偽造公司現金貸合同非法獲利,初查97萬元。

企查查顯示,當前,捷信涉及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借款合同糾紛、其他類型糾紛、民間借貸糾紛等超4000件。

審核不嚴,捷信員工借“東風”騙貸超323萬

趣識財經發現,2020年3月24日,一則刑事判決書顯示,被告人供述稱,證實2017年5月至2017年10月期間,被告人成立“鼎融經濟諮詢有限公司”,與傳銷人員簽訂手機信貸合同,套取“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的分期貸款,騙取貸款193921元。

無獨有偶,此前馬上消費金融公司也遇到過“內鬼”。刑事判決書顯示,被告人供述稱其原為馬上消費金融員工,採用中介公司可申請消費貸款對客戶的信用進行包裝,提升信用額度並幫助客戶辦理大額貸款等方法,哄騙外地傳銷人員到被告人合開三家手機店內辦理手機消費貸款套現業務,騙取“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消費貸款1020177.25元。

糾紛不止,捷信不良貸款率普遍高於行業。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6月末,捷信不良貸款率分別為6.1%、6.9%、8.4%、8.2%。

捷信2019年業績報告尚未披露,母公司捷信集團財務數據已見分曉。2020年3月18日,捷信集團發佈2019年財報顯示,捷信集團總資產266億歐元,增幅為12%;營業收入43億歐元,稅前利潤為6.13億歐元,同比增長31%。

然而,捷信集團淨利潤從2018年的4.22億歐元下降到2019年的4億歐元。對此,捷信集團表示,主要由於稅收增加,以及中國監管政策變化導致貸款服務費等收入大幅減少。

根據財報,捷信集團超六成收入來自中國市場,捷信集團在中國市場的淨貸款額119.5億歐元,同比增長9.5%;壞賬率為6.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