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笑怒罵皆成文章,一字一句全是鄉愁,粗品作家梁實秋

有一位作家被稱做“豁達灑脫,中西逢源,旁徵博引,和真正的閒情逸致

”,堪稱當代行走的美食機器。用白飯佐以他的文章,便是最好的一餐,這便是梁實秋先生和他的《雅舍談吃》。

梁實秋先生的文章,不止從文化角度上是現代散文寫作中首屈一指,對美食的描寫也是十分濃烈出彩的。

談笑怒罵皆成文章,一字一句全是鄉愁,粗品作家梁實秋

梁實秋先生的這些美食散文,都是娓娓道來,像是與你同坐一桌共品美食,然後探討著這些美食哪裡的最好吃,應該怎樣做。

談笑怒罵皆成文章,一字一句全是鄉愁,粗品作家梁實秋

我們可以在書中窺探到民國社會的社會風貌:各行各業都有既定的傳統和規矩,餐館無論大小,都有它該有的樣子,名字雅氣講究;知識分子社會地位高,活出了閒情逸致;各系菜品都有它原本的特色,等等。隨著他四方的遊歷以及他母親,愛人的鄉味。書中描寫了老北京菜,河南,江浙,重慶,臺灣菜。醋溜魚 ,獅子頭, 兩做魚, 熗青蛤, 西施舌,生炒鱔魚絲, 水晶蝦, 湯包 ,核桃酪 ,鐵鍋蛋 ,瓦塊魚 ,溜黃菜酸梅湯, 糖葫蘆, 煎餛飩, 核桃腰, 豆汁兒, 芙蓉雞片,湯包,蟹,鮑魚 春餅 ,佛跳牆, 八寶飯 ,燒餅油條,滿滿的生活細節。梁實秋先生真的是一個行家,從小耳濡目染,穿梭於美食間,特別是對於老北京城中各種美食特別的熟悉,從緣起到做法,細細道來。

談笑怒罵皆成文章,一字一句全是鄉愁,粗品作家梁實秋

《鐵鍋蛋》一文中,講述了“厚德福”館子的拿手菜鐵鍋蛋,提到了這樣一個有趣的細節,趙太侔(山東大學老校長,後遭迫害逝於文革期間)先生在餐館一時興起,點了鐵鍋蛋,拿出一元錢讓夥計出門買奶酪,點明要美國奶酪而非瑞士奶酪,囑咐將奶酪切成碎丁羼在蛋中,出鍋後果然香氣撲鼻,從此定了規矩,每次吃鐵鍋蛋,必加奶酪。文人生活的風雅,鐵鍋蛋的濃厚醇香,立刻從紙上跳了出來。

談笑怒罵皆成文章,一字一句全是鄉愁,真真的可以從文章裡看到梁實秋先生的真性情,而且通常看上兩三篇,肚子就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