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冠正式停產,亞洲龍能否撐起豐田旗艦的顏面?

皇冠正式停產,亞洲龍能否撐起豐田旗艦的顏面?

4月28日晚,《車壹圈》瞭解到,伴隨著最後一輛第14代豐田皇冠的下線,這也意味著皇冠車型正式停產,而皇冠所遺留下來的使命就由全新亞洲龍來接任。不得不說,這對於很多豐田粉來說,稱得上一種遺憾了。

皇冠正式停產,亞洲龍能否撐起豐田旗艦的顏面?

豐田皇冠的“前世今生”

皇冠正式停產,亞洲龍能否撐起豐田旗艦的顏面?

圈哥瞭解到,豐田皇冠於2003年正式國產,也從此時拉開了屬於皇冠的高光時刻。憑藉著月銷2萬輛的成績,一戰成名,成為了消費者心中的豪車代表。這樣的數據放在現在來看的話,依舊處於同級別車型前列。但好景不長,2009年第13代皇冠到來,但在大眾、BBA以及日系等競品的窮追猛打下,主打商務牌的皇冠慢慢的就開始了下坡路。

皇冠正式停產,亞洲龍能否撐起豐田旗艦的顏面?

後來,主打運動的14代皇冠企圖通過差異化的定位來搶奪年輕車型的市場,但國人對“運動皇冠”不感冒。一是,運動概念在那時接受度相對有點較低;二是,老舊的2.5升六缸發動機以及四缸2.0T渦輪增壓的動力系統,優勢並不那麼明顯;三是,本身豐田品牌不足以與BBA抗衡。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第14代皇冠同樣沒能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落實到銷量上就是,其2019年僅賣出10378輛,被放棄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兒。

繼任者亞洲龍實力如何?

皇冠正式停產,亞洲龍能否撐起豐田旗艦的顏面?

作為皇冠的繼任者,亞洲龍也算得上自帶光環了。與雷克薩斯ES同平臺(TNGA)打造、相同的動力總成、部分配件與ES共用,軸距與ES相同,均為2870mm、外觀造型更加激進等等,給消費者傳達出一種高於凱美瑞、皇冠的定位,同時也為後面“高打低走”做了很好的鋪墊。

皇冠正式停產,亞洲龍能否撐起豐田旗艦的顏面?

通過前面的鋪墊,在消費者對亞洲龍有了高品質的標籤後,亞洲龍正式上市,定價策略暗藏玄機,很好的做到“高打低走”,給消費者一種“划得來”的價值感知。然後,落實到具體車型的配置上來看,亞洲龍在同價位下,其實比同級競品實用性配置更多,整體性價比略高,這都為其熱銷打下堅實的基礎。當然,豐田也是這樣想的,停產普拉多,與四川野馬合作,為亞洲龍騰出了10萬產能!

品控是最大的絆腳石

就像前面提到的一樣,亞洲龍所傳達出來的產品實力,的確有讓其成為爆款車型的可能。但事實上也是如此,亞洲龍一上市便延續了高開高走的態勢,但品控成為了其繼續向上的絆腳石之一。

皇冠正式停產,亞洲龍能否撐起豐田旗艦的顏面?

圈哥查詢了亞洲龍近一年的銷量情況,可謂是喜憂參半。喜的是,在經歷了幾個月的產能爬坡之後,亞洲龍的銷量便扶搖而上,且於今年1月,銷量創造了歷史新高,達0.95萬輛。悲的是,在隨後的2月與3月,銷量便遭遇了斷崖式下跌,雖然2月受疫情影響還可以理解,但對於3月銷量的急劇下滑,顯然不僅僅是因為疫情,產品品控出現問題,才是根本原因。

皇冠正式停產,亞洲龍能否撐起豐田旗艦的顏面?

今年3月,關於一汽豐田亞洲龍機油增多的事情在汽車圈發酵,很多車主通過貼吧等各種渠道表明自己的亞洲龍機油增多,且伴有明顯的汽油味。而圈哥周邊也有朋友買了一輛混動亞洲龍,實際測試的結果表明,機油量確實達到機油刻度尺的最高上限,並且汽油味也非常明顯。至於造成該問題的原因,很有可能是設計不合理,存在缺陷。畢竟不只是亞洲龍,諸如榮放RAV4、凱美瑞等也躺槍了,將建立起來的好感,瞬間塌方了。

皇冠正式停產,亞洲龍能否撐起豐田旗艦的顏面?

《車壹圈》認為,皇冠正式停產,雖然對汽車圈來說有點遺憾,但它至少也成功俘獲了一批忠實的消費者。而作為繼任者的亞洲龍,綜合產品力確實在同級中優勢明顯,也獲得了一定的市場認可,但因品控問題也讓消費者對其的信任大打折扣,這也印證了圈哥此前對亞洲龍的市場預判,只要不出現品控問題,有望成為B級車市場的一匹黑馬,但最終好像事與願違。最後,你們看好傷過消費者心的亞洲龍麼?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