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與“可憐天下父母心”

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人人都知道。但是這句話從何而來,知道的人也許不會太多,其實它是一首詩的最後一句,出自慈禧太后賀母七十大壽時寫的一首詩。 “殫竭心力終為子, 可憐天下父母心”。詩意雖然簡單,但感情卻真摯動人心魄。雖然她母儀天下,但也不缺乏兒女情長,彰顯了她對母親的拳拳思念之心,以及一個統治者不為人知的溫柔一面。


慈禧與“可憐天下父母心”


很多人愛自己的孩子勝過愛自己的父母,這是現今社會的常態。被世人掛在嘴邊,時常提起的”可憐天下父母心”,說明了一切。為什麼沒有“可憐天下子女心”哪?做父母的總是想把最好的給兒女,可能自己買瓶醬油都要選價格低的,買塊豆腐都要掂量掂量,但是成千上萬的給子女錢,那是毫不猶豫的。就是父母對於子女的付出永遠是第一位的。


慈禧與“可憐天下父母心”


反過來呢,縱然是非常孝順的子女對於父母所做的又有多少呢?有時間陪陪父母,有餘錢買點補品孝敬一下父母,但是比起父母對我們的付出,太微不足道了。如果再遇到一個不孝心的,那就更別奢望孝敬父母了,不來搜刮父母就是好的了。

古人說的“羊羔跪母”,還有“烏鴉反哺”,經過一代代人的口授心傳,已為許多人知道。動物尚知報答父母養育恩情,何況作為高級動物的我們人類?


慈禧與“可憐天下父母心”


我們要對父母盡孝道,孝敬父母是一個人的美德,如果一個人不孝敬父母,那他還能稱得上是個人嗎?

趁父母還在,趁我們還有機會,好好孝敬你的父母吧。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也讓我們做子女儘儘孝心吧,千萬別等“子欲養而親不待”,空留遺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