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丨一級變二級,意味著什麼?天津市衛健委詳解

戰疫丨一級變二級,意味著什麼?天津市衛健委詳解

4月29日,在第130場天津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市衛健委副主任、市疾控中心主任顧清介紹了我市應急響應級別調整後的防控措施及相關提示。

經市防控新冠肺炎領導小組批准,決定從4月30日零時起,我市將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一級調整為二級,也就是從特別重大事件響應級別,調整為重大事件響應級別。

截至4月29日,我市已連續62天無本地確診病例報告,境外輸入病例和入境高風險人群得到有效管控,自湖北和武漢相繼解除交通管制以來,通過有效落實查驗健康碼、醫學觀察、核酸檢測等措施,至今尚未發現相關病例,推進復工復產和部分年級復學復課以來未報告發生高風險疫情。表明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向好的態勢得到進一步鞏固,傳播風險總體可控。我市啟動動態調整應急響應級別的條件已經具備。

應急響應級別調整後,

我市將繼續大力推進全面復工復產,以及相關產業鏈的供應保障;在前期初高中畢業班復學復課的基礎上,陸續擴大到大學和其他類別學校、其他年級復學復課;商業、旅遊業、公共服務業、公共場所、公共交通運輸有序開放。加快推進我市經濟建設、對外開放,逐步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但是,雖然我市應急響應級別由一級調整為二級,卻仍處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重大響應級別,新冠疫情仍將對人民群眾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同時,全球疫情正處於大流行階段,境外輸入風險會持續增加,我國部分省已發生多起與輸入性病例相關的本地聚集性疫情。隨著復工復產和復學復課,人員流動將不斷增加,對疫情高中風險地區來津人員的管控增加了難度,也加大了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播風險。從目前瞭解的新冠病毒特性看,人群普遍易感,未來和人類長期共存的可能性很大,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因此,我市疫情防控工作不能因響應級別的調整而掉以輕心,仍須持續保持高度警惕,防控形勢依然嚴峻,防控任務依然繁重。

為持續強化“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控策略,守好天津主陣地,築牢首都“護城河”,借鑑京津兩地在一級響應期間取得階段性防控成效的經驗和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在調整應急響應級別之後,我市將主要採取以下十項防控策略,做到精準防控:

一是嚴格落實政府、部門、機構和個人“四方責任”,堅持聯防聯控、聯防聯動、群防群控不放鬆,加強企事業單位、學校和個人健康監測報告制度;

二是嚴格落實社區封閉式管理和健康監測,繼續做好疫情防控常態下的社區管理工作,嚴防人員流動傳播風險;

三是嚴格公共交通和公共場所體溫監測,不能因響應級別降低而放鬆管理,嚴防通過公共交通和公共場所造成的感染傳播;

四是嚴格境外入津人員全部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和核酸檢測,繼續做好我市境外輸入病例防範工作,繼續落實好從“國門”到“家門”的全鏈條“封閉管道式管理”措施;

五是嚴格發熱就診人員等高風險人群管控,提高醫療機構發現疫情敏感性,堅決防止疫情反彈;

六是嚴格對出院復陽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篩查和治療,落實出院後隔離觀察、健康隨訪等規範化措施,降低疫情本地傳播風險;

七是嚴格高中風險地區來津人員居家或集中隔離醫學觀察,落實“健康碼”、核酸檢測報告等查驗工作,切斷本地病例傳播鏈條;

八是嚴格落實重點人群開展核酸檢測,做到“應檢盡檢”、做好對社會人群預防服務,做到“願檢盡檢”,全力提升我市核酸檢測能力和水平;

九是嚴格個人衛生管理,提倡勤洗手、常通風、戴口罩、不聚集等健康行為習慣,督促廣大群眾提高自我防護意識;

十是嚴格管理,突出重點,緊緊盯住“重點人群、重點場所、重點地區”疫情防控不放鬆,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隨著應急響應等級的調整,下一步,在人員管理、交通運輸、社區防控、復工復產復學、會議及公共活動管理等方面,將因地、因時、因情,對現有措施有針對性地加以調整。

“五一”假期即將到來,這是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應急響應級別剛剛調整後的第一個假期。市防控指揮部就加強節日期間進一步強化針對公共場所服務人員、顧客(遊客)等兩類人員,以及遊覽場所、餐飲場所、購物場所、室內健身場所、公共交通運輸工具和社區(村)等六類場所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對各區、各單位提出了明確要求。同時,也對廣大市民群眾發出了五一假期期間的健康提示。在這裡,市衛生健康委和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也再次向廣大市民群眾提出8個方面的健康提示:

1.請堅持做好個人防護。外出必須佩戴口罩,隨時保持手部衛生。社交場合人與人之間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

2.出入公共場所(商場等)、旅遊景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請配合管理部門工作,主動出示健康碼或進行津門戰疫掃碼,做好體溫檢測。不往人多的地方扎堆,減少感染風險。

3.規劃旅遊時,請儘量選擇市內遊、近郊遊、周邊遊,不建議長途出行。請及時掌握旅遊點的門票及限流情況,提前做好預約。

4.遊覽公園、景區、文化場館時,請分散遊覽、有序參觀,不進行聚集性、群體性活動。

5.儘量避免聚餐。如外出就餐,倡導分餐,避免多人聚餐,儘量縮短就餐時間。就餐時儘量同向就坐,面對面就坐應錯位,注意保持距離。建議錯峰就餐,使用公勺公筷,或自帶碗筷。

6.體育鍛煉時,請選擇室外運動場所和符合標準的室內場所,不同時使用同一器材鍛鍊,不開展人員聚集、身體密切接觸的體育項目。

7.家居環境要勤開窗、常通風,注意飲食衛生。

8.主動做好個人與家庭成員的健康監測,自覺發熱時要主動測量體溫;若出現可疑症狀,應主動戴上口罩及時就近到發熱門診就診。

最後,祝廣大市民群眾度過一個安全、祥和、健康、愉快的假期。

發佈會上,有記者提問:實施二級響應之後,與一級響應時所採取的防控措施主要有什麼不同?

顧清表示:“我先說一下一級響應,一級響應是特別重大事件的響應級別,也是最高的響應級別。

也就是在疫情的嚴重的時期,經市防控領導小組批准,天津市人民政府依法採取停工、停課、限制人員聚集等強制性措施,各有關部門要全力保障群眾生活的煤、水、電、氣等生活保障的供給,以及糧油、副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供應。及時向市場投放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的用品。市場監管部門要做好市場秩序的維護。各區政府有關部門要積極協同,在轄區做好相關的強制性的措施的落實。還要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強社會的健康知識宣傳和普及。醫療機構要做好接診病人的各項準備,集中資源、集中醫療資源,開放定點醫療機構,積極減少病例,進一步減少病毒。而且各社區各街道也要積極配合,轄區的群眾,最好做好社區的各項保護措施的落實。”

“也就是說在一級響應級別的時候,各項措施是非常嚴格的,因為疫情形勢所迫、所需要。轉到二級響應階段,實際上也是重大事件的響應級別,依然對社會的生產生活秩序、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會有嚴重的影響。

“我們採取的措施是根據一級響應措施的基礎上,疫情得到了較好的防控,疫情形勢有了明顯的好轉。所以具備了有關的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正常狀態的條件。”

比如剛才提到的10條防控措施,特別是要全面推動復工復產和逐步的開展其他年級復學復課,有序的對公共場所、公共環境、公共交通以及相關場館的設施要進行逐步的開放,有序的開放。這些都是在二級響應的時候逐步做到的情況。”

發佈會上,有記者提問:這次調整應急響應等級,主要考慮到我市具備了哪些因素和條件?

顧清回答:“對應急響應級別進行動態調整時,要綜合考量以下因素。”

“對新冠病毒的最新認識,聚集性疫情的發生情況,疫情波及範圍和嚴重程度,受疫情嚴重地區威脅的程度。”

“疫情防控能力。包括病例發現、報告、診斷能力,疫情調查、處置、防擴散能力、醫療救治能力等。”

“社會綜合因素,包括公眾防病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復產、復工、復課帶來的影響程度,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人群的特殊性、敏感性和疫情造成的影響,以及社會綜合治理能力等。最終我們要通過專家嚴格的考慮和對疫情具體的研判。”

(以上根據錄音整理)

战疫丨一级变二级,意味着什么?天津市卫健委详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