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蠍子的尾巴後孃的心”?今天來剖析一下重組家庭心理!

4月28日,有網友爆料稱黑龍江建三江創業農場有一名4歲女童疑被其親生父親和繼母虐待至顱內出血被送進ICU,爆料網友稱被打女童昏迷不醒,渾身沒好地方,嘴唇都被剪掉了,此次為女童第二次被打至住院。

如何理解“蠍子的尾巴後孃的心”?今天來剖析一下重組家庭心理!

重組的一家

從爆料照片顯示,女童身上有多處燙傷,疑似菸頭所致,其臉上和嘴唇內側也有多處傷口,渾身密密麻麻的傷疤慘不忍睹。

如何理解“蠍子的尾巴後孃的心”?今天來剖析一下重組家庭心理!

據黑龍江相關部門通報,被打女童繼母對於傷害繼女的事實供認不諱,已於4月27日晚移送佳木斯市看守所進行關押,建三江人民檢察院已提前介入調查。目前,女童仍在搶救中。


無獨有偶,就在今年三月,有媒體報道,3月3日,安徽阜陽一名11歲男童的“下體”被切斷(相關消息稱是“男童繼母所為”)。根據男童父親的說法,當天下午他外出時,孩子後媽闖入他們的出租房,持水果刀將男童“下體”劃斷。事後緊急送醫搶救,但是,醫生稱,男童的血管神經非常細,手術成功縫合“下體”,雖不影響小便,但影響成年後的性功能,或不能生育。


就事論事,發生這樣的“慘劇”,總讓人感到些許憤懣。雖然,我們還不清楚,這位“繼母”到底為何會拿“繼子”開刀。但是,這在很大程度上,依然難逃“重組家庭”的不良反應。畢竟,尋常的關係下,一個大人和一個11歲孩子,不至於鬧到這般地步。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重組家庭”的不良後果,基本上都會指向孩子。因為,在“重組家庭”的框架裡,除卻男女雙方是直接的彌合,而孩子及各自的家庭關係,都屬於間接地彌合。這種情況下,如果處理家庭關係的能力不強,孩子當然最先受到傷害。


於此,基本的悲劇指向,也其實是相對清晰的。如果確認是“繼母”所為,就孩子的“下體”被切斷,大概率上屬於“繼母”隔山打牛的一種“報復心理”,不是針對丈夫的“前妻”,就是針對丈夫本人或婆家人。因為,在民間的報復中,有一種較為險惡的邏輯,就是直接打擊不行,就會抓對方的軟肋下手。


總的來講,這是一種“江湖邏輯”,並非是為解決問題的邏輯。當然,作為一種人身侵害行為,侵害者應該難逃法理的懲治,同時,在道德上也會被深埋谷底。因為,同樣是人身侵害,對於切斷孩子的“下體”來講,屬於“惡中之惡”。因為,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切斷人家“香火”。


不得不承認,在一定程度上,俗世間的家庭紛爭,很大程度上,都裹挾著較重的“匪氣”。很多時候,本來是倆個人的矛盾,卻總是往不相干的人身上捆綁,這導致矛盾永遠是混雜的,也難以掰扯清楚。所以,就11歲男童“下體”被繼母切斷的事情,我們有必要從家庭關係,世俗之惡層層深入,對所謂的“重組家庭關係”進行一次全面的剖析。


要知道,就世俗的家庭關係來講,其實多是利益平衡的存在。尤其,從婚姻的結合來看,基本上是這樣的。所以,才會出現“婆媳矛盾”等微妙的關係。很多時候,甚至“婆家人”和“孃家人”總是對峙的狀態,背地裡彼此揭短,基本上是很常見的圖景。


這種情況下,但凡利益關係失衡,矛盾自然就會凸顯出來。說到底,世俗關係中的“精明”都是小聰明。長遠來看,受傷的還是婚姻的當事人。所以,作為“婆家人”和“孃家人”,最好的分寸,就是多站在彼此的角度思考問題。多看優勢,少扯短處。


要不然,再怎麼融洽的一對新人,都可能被雙方的家庭掰扯得面目全非。從某種意義上講,新的家庭意味著婚姻當事人,要自己負責自己的家庭,作為“婆家人”和“孃家人”即便要摻合,也要儘可能的在積極的趨向上進行,而非總是挑理挑刺。


另外,“離異行為”本不應該被打上道德標籤。但是,因“離異後遺症”的存在,導致,“離異者”往往恥感很重。尤其,對於女性來講,這方面的壓力會很大,沒有孩子的情況還好一些,有孩子的情況,基本上很難再次步入婚姻。


當然,這屬於風俗偏見的一部分,要想有徹底性的改觀,個體的力量短期內無法撼動。但是,不能因為這樣的存在,就認為女性離異者活該孤獨終老。事實上,從婚姻的結合層面看,不是誰都能一次性找到幸福,所以,離異就不只是撕裂的存在,也是再次彌合的存在。


所以,如果我們認同對幸福的再次尋找,就要認同離異本身的積極意義。當然,我們不鼓勵非理性的離異行為。畢竟,從個體的得失代價來講,離異總是會短暫摧毀一些時光記憶的。於此,離異不是賭氣,而是在絕望之後,彼此成全對方的一種積極手段。


事實上,就“重組家庭”的“愛”,也總是無法平衡的。比如,一方有小孩的情況下,那麼家庭重組後如果再有小孩,之前被帶入的“單方小孩”,就容易受到不公的對待。從親緣關係上來講,這沒什麼好強調的。但是,就國內的離異善後來講,一般情況下,都處理的不是太好。


甚至,會出現離異後,不讓孩子見“原生家庭”的親人,這實際上是較為愚蠢的做法。因為,孩子從出生後,就意味著跟“原生家庭”的親人確定親屬關係。而所謂的離異行為,只是父母的關係進行解離,而對於各自跟孩子的關係,永遠是存在的。


但是,不少“重組家庭”的夫婦,因經濟問題的不平衡,就會對各自之前的關係進行質疑。甚至,以非理智的方式進行“打擊報復”。


於此,“重組家庭”的“愛”如果平衡不好,那麼“恨”自然就會生髮出來。所以,作為“離異者”來講,如果自己有小孩,或者對方有小孩,在雙方結合的過程中,一定要把關係平衡好。既要對得起之前婚姻中的關係,也不能辜負當下婚姻中的關係。總的來講,分寸感要把握好。


尤其,孩子的是無辜的。如果兩個人對於“重組家庭”附帶的“繼生關係”無法接受,那麼就要慎重考慮“重組婚姻”。所以,有時候並非“蠍子的尾巴後孃的心”,而是,作為“重組家庭”沒有平衡好基本的關係而已。所以,才會把主要的責任歸於“親不親”的問題上。


說實話,後孃對繼生子女的看待,繼父對繼生子女的看待,最重要的不是“愛不愛”的問題,而是尊重不尊重的問題。如果,不能較為正確的直面這些事實,那麼如11歲男童“下體”被繼母切斷的事情,可能還會不斷的發生。因為,沒有尊重和憐愛,直接談愛就是在“自欺欺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