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的來歷和武漢“大”有關係

“加油”的來歷和武漢“大”有關聯


“加油”的來歷和武漢“大”有關係

武大櫻花(武人攝)


“加油”的來歷


——這是一段寫在一個多月前的文字

“武漢加油!”“武漢加油!”“武漢加油!”

春節前夕,突遭疫情瘋狂肆虐的大武漢一下子被“加油”聲包圍著、溫暖著……

“中國加油!”“中國加油!”“中國加油!”

武漢感動,國人聲援,愛和力量在繼續!

這一段日子,人們都在喊的“加油”一詞,究竟始於何時?

“加油”是中國貨?還是舶來品?弄清楚了,和愛不愛國有關係!

“加油”一詞,其實是大有來頭的。


清朝,有個清官叫張鍈。

也許有些人不太熟悉張鍈,但是說起與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並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的張之洞,大家都熟悉吧?張鍈就是張之洞的父親。

一直表現清廉的張鍈在汙濁官場可謂獨樹一幟,流傳著很多次把自己的工資俸祿捐贈出去辦學、鼓勵學子的故事。

張鍈三十年為官生涯中,非常重視教育,每到任一處,都會鼓勵、幫助當地的學子。

還是在安龍城(今貴州安龍縣)任職期間,張鍈安排兩個差役每天值夜班。當夜深時,兩個人提著燈籠挑著一簍桐油,走街串巷,留意查看亮著油燈的人家。

當發現街邊有亮著燈光並伴有讀書聲時,兩個差役就停下來,喊一聲:“府臺大人給相公加油囉!”讀書人開門,差役從油簍中取出亮閃閃的桐油,添到讀書人的油燈裡。

臨走,差役還要祝福讀書人,說上一句:“府臺大人祝相公讀書用功,獲取功名。”

告別後,差役便奔向下一處燈光……

這樣的“加油”助學,一干就是十三年,無論颳風下雨、從未停止過。

後來,安龍城出了許多人才。據統計,十餘年間,當地考取舉人二十餘名、貢生八名、進士兩名。

“加油”一詞,由此而名。

說到這,大家還是一樣認為,“加油”的故事原來和武漢這座人口千萬的大城市沒有什麼關係啊!

也許有一點呢,不信繼續往下看……


“加油”的來歷和武漢“大”有關係

長江支流江面(攝影:方伏華)


“加油”和武漢“大”有關聯


張鍈在貴州任職30年,培修興義府試院、書院,修葺“明十八先生祠幕”和招堤風景名勝,開闢府城通廣西的驛道,主修《興義府志》,政績卓著,尤以興學育人受到社會廣泛稱賞。

張之洞是張鍈的兒子,其父的為人處世,也影響了張之洞的人生觀。

後來張之洞讀書做學問踏踏實實,做官也辦了很多實實在在的事情……

張之洞督鄂期間辦了一些關係國計民生的好事,如辦工廠、修鐵路、建橋樑、築江堤等。除此之外,他還十分重視興辦教育。清同治七年(公元1866年)張之洞督湖北學政,在武昌曾創立經心書院……

張之洞作為晚清重臣,歷任湖北學政、四川學政、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軍機大臣等重要官職,在中國近代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對中國近代經濟、軍事、文化、教育等諸多方面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極大地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發展歷程。

張之洞任湖廣總督任職時間最長,也是其精力最旺盛的時期,治鄂傾注了其最多的精力。

張之洞以全方位的視角治理湖北,從湖北經濟、軍事、工業、教育等諸多領域著手,教育領域的改革,尤其是其湖北改革的突出特色。

光緒十五年(1889年)張之洞就任湖廣總督開啟了湖北教育近代化轉型的艱難歷程,他力圖轉變由“通經致用”到“中體西用”的教育理念;由單一政治人才到多元人才的培養目標;由“經學為用”到“西學為用”的課程建設;由傳統教官到專職教官的師資隊伍、由西學為主導中西兼顧的教學考核模式;由經驗管理到科學管理的教育管理等教育內部的相關要素為突破口,踐行其“中體西用”的教育思想。

由於湖北在全國所處的位置,張之洞引領的湖北教育改革呈現出地方行政長官理念直接影響區域教育發展;教育幕僚群體為助臂;文化教育引領下的近代化模式的形成;以書院為突破口等教育近代化轉型的表徵。

張之洞主政湖北教育改革推動了湖北社會近代化;培養了軍事人才,客觀上推動了辛亥革命的爆發;促進了全國新式學堂的創辦;圖書出版的近代化;教育近代化引領經濟近代化。張之洞的教育變革雖僅囿於湖北一地,但其影響卻在全國。

當今學子,許多以求一紙湖北(武漢)名校文憑為榮,當感張公之幸啊!

這裡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作為洋務派代表人物——張之洞在湖北創辦了自強學堂,這就是新中國成立後改名的知名高等學府——武漢大學的前身。

記住了,就是經歷了一百多年歲月洗禮、校門前赫然保留著“國立武漢大學”牌匾、校內櫻花園美得成為國內外慕名而至的遊客打卡地網紅的武漢大學。

“加油”,和中部最大城市——武漢“大”有關係了吧!

據載,張之洞還在今湖北境內創辦了漢陽鐵廠、大冶鐵礦、湖北槍炮廠等,可以說,他是民族工業的先驅。

張之洞將湖北所取得的辦學經驗融入到他所參與的《奏定學堂章程》等具有全國影響的教育文件,最終推行到全國的教育改革之中,進而推進整個國家的教育近代化轉型進程。張之洞以致力於挽救清王朝統治為己任,歷史的發展卻並不如其所想,在時代的洪流之下,其救亡圖存的措施反倒成為推動革命爆發的助推器,成為辛亥革命的功臣。

難怪,民國總理孫中山稱張之洞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

【文:田友泉】(2020.03.05)


“加油”的來歷和武漢“大”有關係

知名書法家、中書協會員林延嶽書法作品楹聯《雛鶴學飛萬里長風從此始,潛龍奮起九天雷雨及時來》


童“畫”中的戰“疫”


這裡,輯錄了一組八歲的哥哥和四歲的妹妹兩位“小畫家”的彩筆畫習作,一起來點評點評吧:


“加油”的來歷和武漢“大”有關係

田承賢彩筆畫作品《讓地球一直是綠色》


“加油”的來歷和武漢“大”有關係

田承賢彩筆畫作品《新冠病毒快滾蛋》


“加油”的來歷和武漢“大”有關係

怕羞的“小畫家”(攝影:田野)


多簡單的顏色,多純淨的畫面,又是多少家庭、社會都渴求的希望!


【圖文整理:風采世界工作室】


以上內容,是“詩書畫印助戰‘疫’”公益活動系列網絡內容之一。


溫馨提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