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漢文帝做了一個夢,他呀,要上天,卻上不去。正在著急的時候,有個年輕人從後面託了一把,漢文帝就上了天了。

漢文帝就非常感謝這個年輕人,看到他帶著黃帽子,反穿著衣服,非常的俊美,就要賞賜他,可這時候就醒了。

那時候人都有點那個,按今天的話說就是迷信,文帝也不例外,他就認為託他上天的人是存在的,一定能找到這個人,於是就開始找這樣的人。

還真給找著這麼一個人,他叫鄧通。他是幹什麼的呢?一個划船的,今天的話說就是擺渡的。那時候擺渡頭上扎著黃頭巾,叫黃頭郎。這麼一說,黃頭郎應該很多才對,關鍵是這個鄧通的衣服跟別的黃頭郎穿的不一樣,他反著穿!就他了,文帝認定就是鄧通在夢中託他上天的,要賞賜,重重的賞賜。

於是就把鄧通招到宮裡,每次賞十萬,賞了十幾次,這得多少錢?這不,鄧通一下子就成了超級土豪,這還不算,文帝特寵他,封官留在自己身邊。

這個鄧通沒什麼本事,不善於外交,不能推薦人才。文帝這麼寵他,他也小心謹慎的跟著皇帝后面混,只能自己盡最大可能取悅皇帝。

文帝相信相面,就叫一個有名的相面師傅給鄧通也相一個,鄧通長的多俊,文帝看著就喜歡。

相面師傅說:“騰蛇入口,最後貧困餓死。”漢文帝一聽,笑了,說:“鄧通的富貴是朕給的,朕要他一輩子都富貴,怎麼可能會讓他貧困?不可能讓他餓死的,愛卿這次相面恐怕錯啦!”

文帝並不是隨便說說而已,他把銅山交給鄧通,讓他鑄錢,“鄧氏錢”流行天下,鄧通富甲一方。

文帝身上長了個膿瘡,鄧通知道了,為了報恩,也是表現忠心,就用嘴把膿瘡裡的膿給吸出來,文帝很有感觸的問鄧通:“鄧愛卿,你說誰最關心朕?”鄧通不敢說是自己最關心,就說道:“當今天下,最關心皇上的,應該是太子。”文帝一聽,笑了,沒再說什麼。

皇帝有病,太子也來探望,文帝想試試太子,說:“朕身上長的這個瘡啊,太醫說要用嘴把膿血吸出來就好了,你能幫我吸出來嗎?”

太子一聽父皇這麼說,真是措手不及,沒想到會有這麼一出,一時間面有難色。不過太子劉啟畢竟也是人中龍鳳,稍微那麼頓了一下,就說:“兒臣恰好吃了魚,嘴上有腥氣,怕是吸了父皇的瘡,會發的更厲害,兒臣這就找人幫父皇吸膿血去。”

文帝一聽,看到劉啟的表現,知道他不肯,就說了:“朕不過是試探一下你,鄧通幫朕吸了膿血,朕問鄧通誰最愛朕,鄧通說太子最愛朕,朕覺得還是鄧通最愛朕。”

太子劉啟聽到這,感到非常的慚愧,心裡也燃起了對鄧通的憤恨,心裡說,沒有你鄧通這樣幹,父皇能對我有意見嗎?

漢文帝駕崩,太子劉啟繼位,就是漢景帝。太子當了皇帝,鄧通就被免去官職,在家待著。

過了沒幾年,有人告鄧通偷偷的在塞外鑄錢,景帝命人查案,最終都說確有其事,有沒有事只有鄧通和告他的人才知道,按理來說,鄧通不善於外交,人又沒有離開京城,塞外是很遠的地方,鄧通又不缺錢了,塞外有沒有鑄錢,誰也說不清的事,不排除有人知道漢景帝的心思,還有往事,採取的迎合皇帝的做法。

皇帝下令,沒收鄧通所有家產,並處以罰金!結果鄧通倒欠罰金幾十萬,長公主劉嫖對鄧通還不錯,就送錢給鄧通,結果這些審理鄧通案子的人就把長公主送來的錢算作罰金,鄧通分文沒有得到。

後來長公主沒辦法,就給錢給別人,只讓鄧通到這人家裡吃飯,鄧通身上沒有一文錢,也沒有住的地方,寄食別人家,一直到死。

老子說:“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鄧通從一個擺渡的,到富甲一方,金玉滿堂,恍如一場夢,到最後身無分文,寄食而死。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守錢財者,今天的話就是守財奴,能不能守得住真的不好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