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園”創建興萬農

一“園”創建興萬農

察右前旗巴音塔拉鎮村民在田間覆膜種植馬鈴薯 記者 張曉鵬 攝

記者 劉超

察右前旗現代農業產業園以馬鈴薯、果蔬為主導產業,在科研、生產、儲存、物流、加工、銷售、農業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農民利益聯結等方面已經形成體系,率先構建起種養規模化、加工集群化、科技集成化、營銷品牌化的全產業鏈開發和一二三產業融合格局。

察右前旗農牧和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建設不僅能帶動園區內農民增收,一二三產業的融合也解決了種植大戶的後顧之憂,同時對土地流轉和產業結構調整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今後察右前旗將更好地發揮區域資源優勢,大力推動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繼續構建完整產業鏈,完善農企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充分享受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增值帶來的收益,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近日,察右前旗現代農業產業園入選2020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擬創建名單,這也是全區2020年唯一被批准入選的現代農業產業園。那麼,現代產業園到底有什麼特點和優勢。近日,記者實地走訪察右前旗現代農業產業園一探究竟。

現代農業產業園“長”啥樣?

先跟隨記者的腳步,我們來看看察右前旗現代農業產業園一隅——巴音塔拉鎮大哈拉村沃圃生蔬菜種植基地。基地蔬菜大棚內韭菜長勢喜人,預計年畝產量可達一萬六千斤,展示棚裡的黃瓜、西葫蘆等蔬菜已經成熟,翠綠欲滴。技術員張餘邊修枝剪蔓邊向記者介紹基地情況,“沃圃生蔬菜種植基地採用無土化栽培、水肥一體化滴灌的方式進行果樹種植,目前察右前旗的基地主要種植韭菜,銷往北京各大商超”。

見一葉而知深秋,觀滴水可知滄海。

察右前旗現代農業產業園位於內蒙古中南部,距烏蘭察布機場約35公里,產業園總體佈局涉及玫瑰營鎮、巴音塔拉鎮、黃旗海鎮、平地泉鎮和三岔口鄉五個鄉鎮,總面積182.8萬畝,一二三產業均有基礎。園區內年耕種面積穩定在30萬畝,種植業主導品種為馬鈴薯、蔬菜,並與燕麥、玉米等進行倒茬輪作。2019年,馬鈴薯種植面積約13萬畝,年產鮮薯約19萬噸,蔬菜種植面積約4.9萬畝,年產各類果蔬約14萬噸,用於倒茬的燕麥、玉米等種植面積約8萬畝,年產約4.5萬噸。園區範圍內現代農業技術推廣順暢,良種覆蓋率達到80%,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80%,畜禽糞便或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0%。

產業園堅持現代種植為基礎、加工流通為龍頭,擴大園區輻射帶動,全力建成“一核兩翼三園”的產業發展格局。“一核”即馬鈴薯、果蔬加工流通核,以薯都凱達、華頌種業、羅歐農業、塞主糧、谷香村、鑫龍清、興泰等龍頭企業為中心,充分發揮加工企業在馬鈴薯和果蔬產業發展中的“火車頭”作用,提升主導產業加工和倉儲能力,重點佈局馬鈴薯精深產品加工生產線,建成馬鈴薯、果蔬的現代流通體系,探索加工廢棄物綜合利用,建成以主導產業加工物流為核心的現代農業產業園。

“兩翼”即現代化馬鈴薯、果蔬種植區和產業融合發展區,重點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水肥一體化提升、產品可追溯體系構建等工程,推進馬鈴薯種植產業化、標準化、組織化,實現生產過程全控制,質量全程可追溯;重點以中國薯都馬鈴薯博物館、南村農業科技示範觀光園、現代馬鈴薯加工工業遊覽等為載體,打造集種植、採摘、農事、文化、休閒、住宿、餐飲和康養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產業帶,建成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區。三園”即科技研發園、創新創業孵化“園、農業綜合服務園,科技研發園重點建設馬鈴薯脫毒研發中心、馬鈴薯脫毒種薯品種選育與擴繁中心和開展馬鈴薯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集成推廣示範,創新創業孵化園重點建設職業農民培訓中心、高層次人才服務中心、雙創孵化中心,農業綜合服務園重點建設農業智創中心、園區一站式辦公中心等。

察右前旗現代農業產業園為什麼能夠入選?

在察右前旗規模最大的馬鈴薯及果蔬生產加工企業——內蒙古薯都凱達食品有限公司的生產線上,一袋袋心裡美蘿蔔拆包、上線,經過水洗、去皮、切片、凍幹、篩選、油浴等一道道嚴格程序後,包裝上市。

得知察右前旗現代農業產業園獲批入選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擬創建名單的消息後,薯都凱達產業園主任周光舟談到企業未來發展,更覺信心滿滿。周光舟介紹說,獲批創建國家園區後,薯都凱達更加有信心在察右前旗乃至烏蘭察布地區繼續推廣種植加工用薯,農戶也更有信心來承接深加工企業訂單,有利於進一步加快企業生產產品原材料當地化步伐。

薯都凱達選擇察右前旗,因為這裡“天時地利人和”。

察右前旗地處內蒙古自治區中部,氣候冷涼、晝夜溫差大、日照充足、雨熱同期、土壤潔淨,獨具優勢的生態環境為園區發展馬鈴薯主導產業打下了堅實基礎,而且生產出的馬鈴薯幹物質含量高、品相好、口感綿沙,是國內公認的馬鈴薯產業黃金帶。而且察右前旗東距首都北京320公里,西至首府呼和浩特138公里,南臨大同90公里,北到二連浩特口岸330公里,是我國通往蒙古、俄羅斯和東歐國家的重要陸路通道。境內G6、G7、G55高速,110、208國道,東、南繞城高速,準興運煤專線,京包、集張、集通、集二、豐準鐵路和京呼高鐵“8公6鐵”縱橫交錯、穿境而過,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網絡。

園區以馬鈴薯為主導產業,龍頭企業與產業鏈延伸企業設點設廠,形成了集馬鈴薯種植、檢測、加工、配送與銷售於一體的全產業鏈條。目前已基本形成莖尖脫毒、試管育苗、溫室扦插、網室栽培到分級種植的良種生產體系,建成了一批規模化標準化馬鈴薯種植基地、馬鈴薯加工專用薯種植基地、馬鈴薯鮮食薯種植基地,擁有現代化的恆溫保鮮庫及規模儲藏庫。

2019年,園區內省級及以上科研單位設立研發平臺3家,新品種新技術研發引進推廣經費投入60萬元;累計創建15個高產示範片,實現馬鈴薯最高畝產4500公斤,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實現良種覆蓋率95%,綜合機械化率80%。同時注重推行馬鈴薯主導產業與燕麥、玉米等作物倒茬輪作和養殖業廢棄物有機肥處理與循環利用,“一控兩減三基本”全面推行。

產業園怎樣帶動農戶?

正值春耕種植的關鍵期,位於察右前旗現代農業產業園內的巴音塔拉鎮李英村正在如火如荼地種植馬鈴薯。據悉,該村在種植之前就與產業園內的華頌種業簽了訂單,470畝村集體土地全部種植馬鈴薯,由企業提供籽種、技術支持和秋季回收,村集體負責管理。

李英村黨支部書記田萬亮介紹說:“從籽種到秋收都是一條龍服務,秋季以七毛錢的訂單價進行回收,這樣我們村集體經濟在種植馬鈴薯時就能甩開膀子幹了。”

這個春天,產業園內70個行政村、2萬餘戶農民幹勁十足,因為創建現代農業產業園的根本宗旨就是確保產業園“姓農、務農、為農、興農”,健全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切實提升當地農戶持續增收:

以薯都凱達為代表的龍頭企業通過簽訂訂單、安排就業、土地流轉、扶貧車間等多種措施,建立長效造血、持續脫貧發展模式,創建以農業企業為龍頭,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村集體為紐帶,基於股份制和專業化分工的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

察右前旗電商中心、萬益物流等商貿物流公司積極服務園區產品銷售,馬鈴薯產品線上進入京東華北地區TOP10特色館,線下銷往各地區大型超市、批發市場;

產業園創新農民與新型經營主體利益聯結機制,保護收購和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機設備等生產資料入股等方式,健全完善各類經營主體之間利益聯結關係,初步建立多樣的聯農帶農模式;

不斷髮展壯大農業新型經營主體,重點加大了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培育力度,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牧場、社會化服務組織等主體得到全面發展;

……

目前,產業園內已初步形成與農戶“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有效聯結機制,促進農牧民增收,帶動農牧民脫貧致富。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察右前旗現代農業產業園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繼續推動主導產業轉型升級,引領示範綠色高質量發展,推進先進生產要素集聚,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新型經營主體培育與孵化,把產業園真正打造成現代農業科技研發與應用的“發動機”、展示當地特色農業的“博物館”、帶動產業轉型升級和農民增收的“助推器”,建成集生產、生態、休閒、示範等多功能高質量的馬鈴薯、果蔬現代農業產業園。

到2021年,產業園總產值預計達到33億元,主導產業產值達24億元,初加工轉化率達到80%以上,農產品可追溯率達85%,成為全國知名的馬鈴薯種薯、優質商品薯、加工專用薯及優質果蔬生產基地。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察右前旗現代農業產業園,未來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