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請客吃飯這些規矩不能少,說是規矩,其實這都是禮貌


北京人請客吃飯這些規矩不能少,說是規矩,其實這都是禮貌


老北京人請客或者造訪(拜訪),講究要打“提前量”,也就是提前告知。通常請客吃飯,或者參加其他活動,叫邀請。登門造訪,叫約訪,重要訪客,或者長輩,叫約拜。


北京人請客吃飯這些規矩不能少,說是規矩,其實這都是禮貌


為什麼要提前告知呢?除了有讓您請客的人有所準備的因素以外,這也是一種禮儀,或者說禮數。


按北京的老規矩:三天為“邀”,兩天為“請”,當天為“提(di) 拉”。既不能提前,也不能當天,以三天為好。


您也許會說,咱禮大點兒,提前個十天八天的邀請人家行不行?不行。為什麼不能提前暱?因為您要請的人,也許有公務在身,也許有要事相擾,這叫“官身不由己”,您通知他早了,有可能他扭臉兒忘了。三天,這是約定俗成的“邀人”時間。


北京人請客吃飯這些規矩不能少,說是規矩,其實這都是禮貌


當然,您也許把被邀請的人給忘了,頭兩天才想起他來,這時,再約他也不遲,兩天為“請”嘛。


但是,您如果請客的當天,才想起他來,那您最好就不要“請”人家了。當天“邀”人家,就不是“邀請”,而是“提拉”了。


提拉人,等於寒磣人,給人添堵了。老北京人最忌諱請客提拉人。碰到這種“提拉”,不但不能去,還要給您兩句:“幹嘛?您這兒湊數兒呢?都這會兒了,您想起我來了。留著您的飯菜,打發叫街門的(要飯的)吧!”


您瞧,這不是自討沒趣嗎?所以,您請客的時候,一定要記著這個老規矩。


自然,也有例外的時候,比如被請的人,跟您是莫逆之交,或是至親至近。您請客或搞活動,想讓他給您捧個人場,萬不得已,當天把他“提拉”過去。人家也不會不給您面子。老北京有“熟人不講理(禮)”這一說兒。


北京人請客吃飯這些規矩不能少,說是規矩,其實這都是禮貌


至虧說造訪或拜訪,則一定要提前一天跟人家打招呼。過去是送“訪帖”,有了現代通訊工具以後,是打電話約。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短信或微信約訪。為什麼?按老規矩,您要訪誰,不能提前見面,也要提前說句話,這是起碼的禮節。


來都來了,就別走了

關注“四九城大磊子”,帶您感受更多有趣又有料的北京城文化歷史

北京人請客吃飯這些規矩不能少,說是規矩,其實這都是禮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