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土”畫家齊鳴:用筆墨展現樸素的極致之美

在此之前,我介紹過許多有特色的藝術家。

但今天,我想介紹一位我見過的最“土”的藝術家。

他的確不怎麼時尚,無論他本人還是他的作品。但正是這種“土”,卻讓我們感受到了他以及他作品中的真摯。這種真摯如此有魔力,竟在我生命裡刻下了很深的印記。

他就是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藝術系主任齊鳴——一位最沒有教授範兒的教授。

最“土”畫家齊鳴:用筆墨展現樸素的極致之美

這身衣服大概是齊鳴教授最時尚的服裝了


在誤打誤撞中“學貫中西”

當畫家可能並不是齊鳴先生的刻意選擇,他走上這條路好像是一種特殊的宿命。在他身上發生了很多離奇的事兒,光是考美院的經歷就讓他哭笑不得。

齊鳴先生畫畫的底子很好,在考美院的時候,他認為基本功好的人應該學油畫。於是他報考了魯迅美術學院的油畫系,誰知到考試的時候,他卻被莫名地分到國畫繫了,於是他就學了4年國畫。

本科畢業後,齊鳴被分配到了瀋陽市工藝美術研究所,從一個畫畫的變成了一個做設計的,在那裡工作兩年後,他似乎一眼就看到了50年後的自己,他不甘心一輩子就這樣度過,於是他調回魯美,開始準備考研。

齊鳴的考研經歷也很新鮮,他一共考了兩次,第一次考試是在1985年,那次考試齊鳴的專業課分數雖然非常高,但因政治不及格落榜了。而就是這個政治不及格的齊鳴在1986年卻撞上了大運,就在這年他參加第二次研究生考試的時候,政治課的考試竟然破天荒地被取消了。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更離奇,本科學習了4年國畫的齊鳴,在報考研究生的時候本想更深入地研究中國國畫,誰知在考試的時候,他卻再一次地被分到油畫系!

兩次錯誤的考試安排,卻意外地讓齊鳴學貫中西,成為20世紀以來以徐悲鴻、蔣兆和等倡導“以西潤中”的藝術前輩的繼承者。

“這是天意的選擇,不是我能左右得了的。”齊鳴看似無可奈何的語氣中,卻露出了一絲欣慰。

最“土”畫家齊鳴:用筆墨展現樸素的極致之美

《流年》

在徐悲鴻“為人生而藝術”和林風眠“為藝術而藝術”的十字路口抉擇

從20世紀中國美術的發展軌跡來看,其主流是中西合璧的繪畫藝術。在鴉片戰爭打開國門之後,中國文化藝術的發展走向也從孤芳自賞的狀態逐漸改變,徐悲鴻、林風眠等美術學子極具變革思想,在當時新思潮的影響下,紛紛邁出國門,到西方現代藝術的世界中借取一些東西,來革新中國傳統藝術。

雖然徐悲鴻、林風眠等都認為中國藝術必須要改革,但他們給出的藥方不同。

被譽為“現代中國繪畫之父”的徐悲鴻認為,中國藝術之所以在那個年代式微,就是因為藝術與生活和現實的疏遠。所以他提倡現實主義精神,從西方引來現實主義的內涵充實到中國藝術中。立足中國現代寫實主義美術,提出了近代國畫之頹廢背景下的《中國畫改良論》。徐悲鴻“為人生而藝術”的美學思想成為五四時期具有現實主義傾向的一種文藝主張,他提出“用西方寫實主義繪畫來改造中國傳統繪畫”的新主張,從而影響了整個20世紀中國美術的發展方向。

蔣兆和是徐悲鴻寫實主義繪畫體系的重要人物,被稱為20世紀中國現代水墨人物畫的一代宗師,也是中國現代畫壇獨領風騷的藝術巨匠,使強調主觀情緒抒發的傳統中國繪畫走出象牙之塔,與民生、與人性接軌,成為表達人文關懷,呼喚仁愛精神的載體。

林風眠也是“中西融合”這一藝術理想的倡導者、開拓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但他不認為應單純地引進西方寫實主義,而應該引進西方現代派自由創作的主張。林風眠創作了大量屬於自己獨立意識的繪畫,他吸收了西方印象主義以後的現代繪畫的營養,與中國傳統水墨和境界相結合,並融入了個人的人生經歷。用藝術審美觀賞淡化了中國畫講究的筆墨觀念,試圖用“西方現代主義藝術運動”的觀念來切入“現代中國畫”,開啟了中國“為藝術而藝術”的先河。

齊鳴先生顯然走的是徐、蔣的“為人生而藝術”之路。他的作品樸實、真摯,在他的筆下很少見、甚至幾乎沒有衝擊人們眼球的美女,

他所關注的人物形象往往是普通人,鄉村的農民,城市中的待業者以及積極向上的青年都是他善於捕捉的形象。而藝術家的這種對於現實的關注,從某種角度看,似乎又和與生俱來的秉性相關。

最“土”畫家齊鳴:用筆墨展現樸素的極致之美

《北方勞模》

最“土”畫家齊鳴:用筆墨展現樸素的極致之美

《人長壽》


“畫畫把我從一個粗糙的人變成了一個明察秋毫的人”

說到對繪畫最早的記憶,讓齊鳴先生記憶起在上幼兒園時的情景。齊鳴先生那一代人的童年塗鴉最多的是畫八路軍,他對軍帽有特別的記憶,別的小朋友畫的帽子都是像盒子似的長方形,帽簷就用一“橫”代替,但齊鳴卻注意到了人在戴帽子時頭頂有個弧形,“就是這個弧形讓我很興奮!”齊鳴先生說,“我和哥哥都喜歡畫畫,而當我和他說畫帽子時應該畫出個弧形的時候,他卻完全沒有理解這個弧形是什麼意思。”也許這就是一種潛在的藝術天賦。

齊鳴先生的成長是一直伴隨在筆墨之間的,如果從他喜歡畫畫算起,直到今天,齊鳴與美術已經有了半個世紀的姻緣。

“畫畫把我從一個粗糙的人變成了一個明察秋毫的人。”齊鳴先生說,“這種‘明察秋毫’並非是畫得有多細,而是一種對世界微妙的感受。這種感受超越了視覺的界限,需要用心體會。”

齊鳴先生的“明察秋毫”也讓我豁然開朗,在與他交流的這段時間裡,我突然感覺到想要真正瞭解齊鳴,也需要“明察秋毫”地觀察。因為坐在我眼前的這個人,“遠看像撿破爛的,近看像畫畫的。”作為北京語言大學的教授,齊鳴先生從穿著,到語言,無處不展現了一個“普通人”的特徵。但他略帶東北人特有的幽默的談吐間,哲理卻無處不在。讓人感覺“真人不露相”!

最“土”畫家齊鳴:用筆墨展現樸素的極致之美

《往事》

最“土”畫家齊鳴:用筆墨展現樸素的極致之美


難道樸素不美嗎?

這並非我的一面之詞,因為衣著相貌而發生在齊鳴先生身上的趣事有很多。

過去在魯迅美術學院做研究生導師的時候,

一次在辦公室喝水,正巧碰見兩個低年級學生,其中一個學生對另一個學生說:“這送水的怎麼在這兒喝上了。”

還有一次,齊鳴先生去剪頭,理髮師誤將他當成拉貨的工人了,齊鳴自己都忍不住笑道:“其實我是當老師的。”結果理髮師追問一句:“您是做培訓的吧?”齊鳴先一本正經地點點頭,心想還是別解釋了,越抹越黑。

然而對於齊鳴來說,這些生活上的糗事反而成了他自娛自樂的趣事,這樣一個真實的、從不偽裝自己的人物形象似乎更加符合齊鳴的秉性與風格,這正暗合了他在藝術表現上對現實生活中普通勞動人民的深切關注。

“尋找與自己秉性相近的東西去表達,樸實一些,真摯一些,更能讓心與心之間交流。不能說這個人是草根,他就不應該受到尊重。”齊鳴的哲理再次從字裡行間迸發。但是他的這種藝術理念放在當今中國的藝術市場中,卻又在某種程度上顯得有些“孤芳自賞”了。

這種“孤芳自賞”不難理解。在藝術市場中最受歡迎的藝術作品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美”。

買家通常既不看重作品的風格,也不看重作品的內涵,多數人只看作品畫面是否“好看”。像齊鳴創作的這類作品,被畫的人買不起,而有錢的人又嫌不美。

當今整個藝術市場都面臨著越來越現實、越來越功利的現狀。“但是搞藝術如果很現實的話,藝術就失去格調了。”齊鳴先生眼明心亮。

“既然選擇藝術,就應該堅持藝術的底線和原則。”齊鳴先生的這句話看似有些桀驁不馴,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單純靠賣藝為生的藝人如果不迎合、獻媚於市場和社會,是件很難的事情。但古往今來,凡能在藝術的史卷中留下一筆的大家,卻幾乎都有自己的堅守。

齊白石就絕不為錢而放棄自己的藝術追求。在他初到北京的時候,就曾寫過一個這樣的告示:“餘年來神倦,目力尤衰。作畫刻印,只可任意為之,不敢應人示……作畫不為者:像不畫,工細不畫,著色不畫,非其人不畫,促迫不畫。刻印不為者:水晶、玉石、牙骨不刻,字小不刻。印語俗不刻,不合用印之人不刻,石醜不刻,偶然戲索者不刻。貪畫者不歸紙,貪印者不歸石,明語奉告。瀕生啟。”除了這些堅守之外,齊白石還曾寫下“賣畫不論交情,君子有恥,請照潤格出錢”的告示。所謂“好朋友,明算賬”,一點也不含糊。

正是因為有了對藝術自由、個人志趣和獨立人格的追求,才成就了歷代藝術大家的傑出藝術。齊鳴先生認為這樣的堅守是值得的。

最“土”畫家齊鳴:用筆墨展現樸素的極致之美

《思想者》


這位“送水的”“慈祥老爺爺”其實是個好教授

齊鳴先生是個不忽悠的人,也是一個單純的人。他雖然經常自嘲自己很邋遢,但他做學問卻是乾淨的。這位學院派的“頑固教授”在數十年的教學生涯中影響了一大批青年人。

在學生面前,齊鳴先生雖然乍看像“送水的”“慈祥老爺爺”,但當他站在講臺上的時候,他的率真和幽默,以及他對學問的態度又讓他散發著巨大的魅力。無論是早年在魯迅美術學院任教,還是如今在北京語言大學任教,齊鳴先生都是學生們的焦點。

在從事藝術研究與藝術教育的幾十年中,齊鳴先生深感驕傲的並不是自己取得的藝術成就,他經常掛在嘴邊的談資總是他的學生。他的學生多次入選全國美展,並多次獲獎,其中兩次金獎。還有兩名學生在校期間就加入了中國美術家協會,成為中國美協最年輕的會員之一。這樣的成績在專業院校也不多見,這也讓齊鳴先生的個人魅力無限放大。

無論是對藝術的追求,還是對教育的追求,齊鳴先生的原則都是真實、真摯、“為人生而藝術”,他認為,“你表達得真摯,遠遠比你作出一種風格更有意義。”

在當今社會,多少人為了與眾不同而故作玄虛,或因沒有真風格而再造一個偽風格。而生活在一個這樣浮躁的社會中,齊鳴先生近乎“頑固”的真摯卻愈發珍貴。

最“土”畫家齊鳴:用筆墨展現樸素的極致之美

《紅繩》

最“土”畫家齊鳴:用筆墨展現樸素的極致之美

《基諾青年》



藝術家簡介

齊鳴,1960年生於瀋陽。北京語言大學藝術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美協會員、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中國工筆畫學會理事、北京工筆重彩畫會理事、蔣兆和藝術研究會理事。

主要展出有:入選參加全國第七、八、九屆美展等。其中《牧牛圖》獲全國青年美展鼓勵獎。《青紗帳》獲紀念“九·一八”事變六十週年全國美展銅獎。《流年》獲全國首屆中國畫展銅獎。《母親》獲“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週年”全國美展銅獎。

主要著作有:《現代工筆畫名家特殊表現》《齊鳴素描》《現代工筆人物畫技法》。


相關閱讀:

《鋒芒》系列作品


越讀時間:

用文字丈量世界的廣度與深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