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經典之孟良崮戰役

百戰經典之孟良崮戰役

孟良崮戰役戰略圖

1947年5月11日--5月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在山東省蒙陰縣東南孟良崮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了一場進攻作戰,被稱為孟良崮戰役。

起因

從1947年3月起,國民黨軍放棄對解放區的全面進攻,縮短戰線,集中兵力對陝北和山東實施重點進攻,企圖首先佔領這兩個地區。在山東戰場,由陸軍總司令顧祝同在徐州設立司令部統一指揮,集中24個整編師編成3個機動兵團,採取加強縱深、密集靠攏、穩紮穩打、逐步推進的戰法,由南向北向魯中山區推進。其中第1兵團8個整編師共20個旅20萬人,由司令官湯恩伯指揮,是進攻的主要集團,該兵團企圖首先佔領沂水、坦埠一線,然後與第2、第3兵團通力向北、向東進攻,迫使華東野戰軍主力決戰或北渡黃河。第2“綏靖”區5個軍部署在膠濟鐵路(青島--濟南)和津浦鐵路(天津--浦口)泰安以北地區,策應3個兵團作戰;第3“綏靖”區2個整編師在嶧縣(今屬棗莊)、棗莊為二線部隊。3月下旬至4月中旬,國民黨軍打通了津浦鐵路徐州至濟南段,佔領了魯南,接著向魯中山區發動進攻。

面對國民黨軍的重點進攻,華東野戰軍積極尋找戰機,但由於國民黨軍接受了以往屢遭殲滅的教訓,改變了戰法,集中兵力、行動謹慎,華東野戰軍除4月下旬在泰安殲其整編第72師主力外,幾次作戰部署都沒有實現。5月4日,中共中央軍委向華東野戰軍發出指示:“敵軍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機,處置甚妥。只要有耐心,總有殲敵機會。”5月6日又指示:“第一不要性急,第二不要分兵,只要主力在手,總有殲敵機會。”根據這些情況,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陳毅、副司令粟裕於5月上旬調整部署,將主力後撤一步,向東移進,並命令準備南下華中的第2、第7縱隊隱蔽集結於莒縣地區,以進入魯南的第6縱隊隱蔽在平邑附近地區,待機配合主力作戰。

百戰經典之孟良崮戰役

蔣介石部署作戰計劃

蔣介石以為華東野戰軍後撤是攻勢疲憊、無力決戰,遂於5月10日下令跟蹤剿滅,顧祝同轉令3個兵團放膽向博山、沂水一線疾進。右翼第1兵團改變原定的穩紮穩打戰法,不待第2、第3兵團統一行動,即以整編第74師為骨幹,在整編第25、第83師的配合下於5月11日自垛莊、桃墟地區進攻坦埠,企圖乘隙佔領沂水至蒙陰公路。另外,以第7軍及整編第48、第65師在左右兩側擔任掩護。

5月11日,陳毅、粟裕等獲悉第7軍、整編第48師由河陽出動,先頭部隊已佔苗家曲、界湖正向沂水進犯時,準備首先殲滅該敵並伺機求殲援敵。作戰命令下達後,又查明湯恩伯兵團的行動計劃及整編第74師正向坦埠推進,認為先殲滅整編第74師更為有利。

百戰經典之孟良崮戰役

第74師師長張靈甫

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第一,整編第74師下轄的第51、第57、第58旅全部美械裝備,經過美軍訓練,屬國民黨甲種裝備師,號稱“五大主力”之一,殲滅該師將震撼敵軍,沮喪士氣;第二,師長張靈甫自恃作戰有功,驕橫跋扈,與其他部隊矛盾較深,如圍殲該部隊其他部隊不會積極援助;第三,該師出於較突出地位,與左右鄰之間空襲較大,便於分割圍殲;第四,華東野戰軍主力位於該師進攻正面,不需要做大的調動就可出其不意地迅速集中5倍於該師的兵力加以圍殲;第五,蒙陰、沂水地區多為岩石山區,地形複雜,便於華東野戰軍隱蔽集結和尋隙穿插。

百戰經典之孟良崮戰役

孟良崮

陳毅、粟裕等依然改變決心,12日早晨令正在東移的各部隊立即西返蒙陰以東坦埠以南地區,並做出了在敵重兵集團密集靠攏的態勢下從其戰線中央割殲整編第74師的部署。具體作戰安排是:以第1、第4、第6、第8、第9縱隊和特種兵縱隊擔任主攻;以第2、第3、第7、第10縱隊擔任阻援;另以地方武裝牽制各路援敵,並在臨沂及臨泰公路沿線敵之後方襲擾與破壞。此後,孟良崮戰役爆發。

經過

5月11日--13日,整編第74師在整編第83、第25師掩護下自垛莊北進,先後佔領楊家寨、佛山角、馬牧池等地,準備14日攻佔坦埠。13日晚,華東野戰軍擔任迂迴穿插任務的第1、第8縱隊以一部兵力在整編第74師正面實施阻擊,主力從其兩翼尋隙向縱深鍥入。

第1縱隊第3師攻佔曹莊及其以北高地,逼近蒙陰,在正面阻擊整編第65師。縱隊主力攻佔黃鬥頂山、堯山、天馬山、界牌等要點,隔斷了整編第74師與整編第25師第聯繫,並殲整編第25師一部,該師大部縮回桃墟。第8縱隊主力攻佔桃花山、磊石山、鼻子山等要點,割斷整編第74師與整編第83師聯繫,一部佔領孟良崮東南的橫山、老貓窩。同時,第4、第9縱隊從正面發起攻擊,佔領黃鹿寨、佛山及馬牧池、隋家店一線,扼制了整編第74師的進攻。位於魯南敵後的第6縱隊由銅石地區急速北上,於14日晨抵達垛莊西南觀上、白埠地區。

13日晚,整編第74師前沿據點遭到攻擊時,張靈甫仍準備於14日執行攻佔坦埠的計劃。14日,當他得知天馬山、馬牧池、磊石山等地失守後,預感到有圍殲的危險,即倉促向孟良崮、垛莊方向撤退,並組織一部兵力進行反擊。華東野戰軍發現整編第74師南撤,立即乘勝猛攻。擔任正面攻擊的第4、第9縱隊經徹夜攻擊,進佔唐家峪子、趙家城子一線;第6縱隊在第1縱隊一部協同下,於15日拂曉攻佔垛莊,截斷了整編第74師第退路;第8縱隊攻佔萬泉山,同第1、第6縱隊打通了聯繫,在蘆山、孟良崮地區形成了對整編第74師的四面包圍。

百戰經典之孟良崮戰役

陳毅、粟裕指揮作戰

整編第74師被包圍,蔣介石、顧祝同雖感吃驚,但認為該師戰鬥力強,所處地形有利,必能堅守,如果左右鄰加速增援,可造成與華東野戰軍主力決戰的機會。因此,除令整編第74師固守待援、牽制華東野戰軍主力外,嚴令新泰的整編第11師、蒙陰的整編第65師、桃墟的整編第25師、青駝寺的整編第83師以及河陽、湯頭的第7軍、整編第48師等部迅速向整編第74師靠攏,並調第5軍自萊蕪南下,整編第20師自大汶口向蒙陰前進,企圖用10個整編師的兵力在蒙陰、青駝寺地區殲滅華東野戰軍主力。張靈甫也自恃建制完整、部隊戰鬥力強,並且居於戰線中央,容易得到左右鄰的積極增援,因此一面請求空投糧彈,一面積極調整部署,固守待援。

華東野戰軍指揮部鑑於蔣介石調動10個整編師的兵力來援,且多數已距孟良崮僅一至兩天的路程,有的只有十幾公里,情況十分緊急,如不能在短時間內殲滅整編第74師,將陷入10個整編師的圍攻之中。為此,指揮部在15日命令阻援部隊堅決阻擊各路援敵,命令主攻部隊不惜任何代價加速猛攻,一定要在援敵趕到之前迅速殲滅整編第74師。各部隊積極開展戰場鼓動工作,指戰員雖連日苦戰、飢餓疲勞,但見整編第74師已陷於絕境、之日可殲,紛紛表示要堅決完成殲敵任務,戰鬥情緒極為高昂。

5月15日13時,華東野戰軍發起總攻,各部隊從四面八方多路突擊,整編第74師竭力頑抗。每一陣地均經反覆爭奪,有的陣地得而復失,幾次易手。激戰至16日上午,華東野戰軍攻佔雕窩、蘆山,整編第74師主陣地全部丟失。下午天陰雲低,能見度很差,華東野戰軍指戰員擠滿了各個山頭,以為整編第74師已被全殲,但在核算俘虜人數時,發現殲敵數與該師編制數相差萬餘人,各部隊隨即嚴密搜索,終將整編第74師及整編第83師1個團餘部全殲,擊斃張靈甫。

百戰經典之孟良崮戰役

張靈甫被擊斃之地

在華東野戰軍主力圍殲整編第74師過程中,擔任阻援任務的第2、第3、第7、第10縱隊及魯南、濱海等軍區部隊,積極牽制和阻擊各路援敵。國民黨各路援軍在蔣介石、顧祝同的再三嚴令下雖拼力前進,有的進至距孟良崮5公里處,炮彈已能達到孟良崮,但由於遇到頑強阻擊,不僅未能挽救整編第74師,而且本身也遭到重大傷亡。

結果與影響

在孟良崮戰役中,魯中地區人民群眾在國民黨軍進攻時實行空舍清野,使其無法得到糧草和情報。當華東野戰軍出擊時,他們紛紛返回家鄉,做飯燒水,支援作戰,並組織20萬民工支前,為這次戰役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百戰經典之孟良崮戰役

陳毅元帥題詩孟良崮

在這場戰役中,華東野戰軍在國民黨軍重兵集團密集前進的態勢下,從戰線中央割殲其精銳整編第74師及整編第83時1個團共3.2萬餘人。這一勝利粉碎了國民黨的“魯中決戰”計劃,並且對挫敗其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具有決定性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