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湖觀鳥聽春潮】聽老書記講述巴爾虎牧民守護烏爾遜河的故事

聽老書記講述巴爾虎牧民守護烏爾遜河的故事

——呼倫貝爾日報社踐行“四力”春訪呼倫湖系列報道之二



【探湖觀鳥聽春潮】聽老書記講述巴爾虎牧民守護烏爾遜河的故事


臨近5月的烏爾遜河,褪去了冰雪的桎梏涓涓流淌,這條連接了呼倫湖與貝爾湖、養育著兩岸萬千牧民、承載著無數生靈的生命之河,如今依舊煥發著勃勃生機。


【探湖觀鳥聽春潮】聽老書記講述巴爾虎牧民守護烏爾遜河的故事


生長在烏爾遜河畔的拉木蘇榮,用自己的大半生見證了這條河流的生命痕跡。今年是他榮獲全國道德模範稱號的20週年,他胸前戴上了榮譽勳章,在烏爾遜河畔回憶起擔任甘珠爾蘇木巴彥塔拉嘎查書記十餘年的光輝歲月,講述巴爾虎牧民敬畏河湖、守護自然的故事。


作為巴爾虎牧民,拉木蘇榮說,他從小就住在烏爾遜河出湖口邊上,他們的生產生活全倚仗著烏爾遜河,所以不論是從物質生活上來講還是從精神信仰上來說,敬畏河流、保護草原都是他們一切活動的基本遵循。以前,他們不允許任何人在河裡洗澡、洗衣服,這樣才能保障河水的潔淨,牧民們才能喝上潔淨的水;以前他們過著遊牧生活,燃料以曬乾的牛糞羊糞為主,吃剩的肉骨頭用水沖洗過後直接扔在草原上自然消解,基本不產生垃圾,如果有垃圾他們會以挖坑填埋的方式進行處理;他們不捕魚、不打鳥,也不撿鳥蛋,草原上的生態環境得以很好的保護。拉木蘇榮當上嘎查書記和全國勞模後,更是以身作則,積極引導著周圍的牧民按照黨和國家的各項規章政策科學、合理地從事生產活動。


【探湖觀鳥聽春潮】聽老書記講述巴爾虎牧民守護烏爾遜河的故事


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說,蒙古人相信萬物都有生靈。當年成吉思汗麾下驍勇善戰的士兵寧可用身體的熱量烘乾被汗水浸透的戰衣,也不肯玷汙腳下的河水去清洗。巴爾虎牧民世代延續了本民族愛護河湖的傳統。他們深知,保護水源、愛護河湖是關係到生存的大事。


千百年來,巴爾虎牧民逐水草而居,草原的生態環境與遊牧文化和諧共生。今天,呼倫貝爾人更加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與修復,呼倫湖綜合治理工程、中水回用工程、植樹造林……今天我們為保護水資源所做的一切,正如古老的巴爾虎牧民一樣——延續河流的生命,延續人類的生命。



記者:張哲

視頻拍攝:賽漢 王藝達 孟慶超 布仁套格陶胡 馬琰

視頻製作:賽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