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對一哥們兒豪言壯語地說:說到寫技術文章我誰也不服!這當然有誇張搞笑的成分,但是有一個觀點我始終是贊同的: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什麼是熱電壓VT?為什麼三極管的發射結反向擊穿電壓那麼小?沒有解決的辦法嗎?提升放大電路電壓增益的方法有哪些?為什麼除了電流放大係數β,還有HFE與GM,這三者之間有什麼聯繫嗎?什麼時候使用GM呢?為什麼較大的集電極電流能使三極管的頻率特性變好呢?怎麼樣衡量放大電路的非線性失真?分壓式放大電路的穩定性條件是什麼?你能夠用MULTISIM分析放大電路的頻率響應,那你能夠從對應的三極管模型參數中計算出頻率響應進行對比嗎?SR與什麼參數有關聯?它與頻率特性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說有源負載能夠提升放大電路的性能?如何提升有源負載的交流電阻呢?你聽說過厄爾利效應嗎?你真的理解共模與差模信號嗎?密勒效應是怎麼產生的?密勒電容補償的原理是什麼?怎麼樣判斷負反饋電路的穩定性呢?怎麼樣使用波特圖進行負反饋放大電路的穩定性判斷?零極點到底是是什麼?….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本書要達到一個目的:
對於三極管應用電路分析,你只需要這本就可以了,或者說,如果你仔細閱讀過這本書,其它類似的書籍絕對不在話下,你不需要再跳著看書了!
《三極管應用分析精粹》(以下簡稱“《三極管》”)的特點如下:
1、獨特的思路:在信息量大爆炸的今天,要找到關於三極管應用電路方面的足夠素材撰寫一本書,說句實話,並不是什麼難事,難點在於怎麼樣以獨特的思路去組織這些元素,並且以一種嶄新的面貌向讀者形象易懂地展示三極管應用電路的魅力。
技術的學習過程理應是枯燥無味的,因此嘗試打破這個規律肯定會有一定的難度,這根本不需要去質疑。獨特的思路並不僅僅體現在某段或某章節,還有整本書的講解思路,很自然是會耗費很大精力的。當發現講解某個知識的好點子,我可能會興奮得睡不著覺:這一章終於可以搞定了!事實上這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了,可能喜歡寫文章的都會有這種習慣吧。
現在的情況是:前30章的思路基本已經確定了(思路確定並不代表寫完,只是第一步而已),後20章是關於差分放大電路、負反饋以及穩定性方面的內容,需要進一步推敲組織!具體會怎麼樣,我們拭目以待!
總之,我只使用自己的思路來寫書,不是獨特的書我是不寫的,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經典,人手一本,我不是開玩笑(嚴肅表情)
2、以主題為單位:與《電容應用分析精粹》(以下簡稱“《電容》”)的目錄結構相同,章節數仍為50,但包含的信息量卻遠遠要大很多,全書至少500頁以上,只多不少,沒有這些篇幅是講不完整的,《電容》是本人寫的第一本書,所以也積累了不少經驗,《三極管》會使用統一的作圖或截圖方式,比如《電容》中會使用標尺來觀察仿真波形數值,而《三極管》會統一使用標註方式,如下圖所示:
比如標註電壓電流會使用填充的矩形框
當然,《三極管》的內容比《電容》又精深得多,《電容》一書更多地通過總結實踐中的經驗形象地展示給初學者或有經驗的工程師,它沒有過多的理論知識,而《三極管》更側重結合仿真或實踐進行參數或電路的深度分析或理解,比如我們會談到厄爾效應,但是以一種你想不到的方式介入的,再比如,《三極管》裡面同樣會有文氏電橋振盪電路的分析,但分析手段完全不同,當然,這都是有目的的。
3、以MULTISIM平臺為依託:在講解三極管應用電路時,儘可能地使用MULTISIM平臺進行驗證,可以說,這本書對MULTISIM平臺幾乎所有的仿真方式都有涉及,然而,本書不談具體是怎麼連線怎麼拉元件,更多是介紹怎麼樣利用仿真的思路來解決我們提出的問題。這些內容對於PSPICE仿真也是相通的,我不會說我是站在更高的層次來講解MULTISIM,但是這些內容是與軟件版本無關的,只要MULTISIM這個軟件存在,這些思路對於解決實際問題總是會有借鑑意義的。
4、仿真結果與手工計算相互映證:如果說使用MULTISIM軟件仿真來驗證手工計算的直流與交流分析結果(輸入電阻、輸出電阻與電壓增益)很常見,那麼對於更復雜的分析進行相互映證就很少見的,比如說,通過仿真結果來對比放大電路的頻率特性並不少見,用理論的方式來手工計算放大電路的帶寬也不希奇,然而通過手工計算來驗證仿真結果可能就不多見了。當然,我們並不是為了計算而計算,更重要的是:從計算過程當中引出一些值得我們用新的角度去理解的參數或概念,這樣你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含義,發散式的講解總會比列表式呆板的描述效果又好得多;
5、不破不立:寫書的過程中是需要準備大量的仿真電路案例進行分析,然而,我不是神人,在這個過程中肯定會有一些難解的問題,書中也會以一種探索的方式進行描述,當然,寫在書裡面讀起來好像很順當一樣,實際也是有“預謀”的,描述這些仿真問題事實上也在於通過這些問題引入關於三極管應用的一些新概念,比如,使用有源負載進行性能提升仿真時,會通過一些問題引入厄爾利效應,讓你輕鬆領略它的獨特魅力;
6、理論與實踐結合:要寫好《三極管》是很不容易的,既然有野心成就一本經典,理論部分必不可少。很多人很怕這個部分,我現在提前嚇唬你一下:本書會涉及到一些相量法與拉氏變換的應用(因為要涉及到負反饋及穩定性分析,可以這麼說,如果你不懂這一塊,你的三極管應用知識是不完整的,這也是最重要的內容之一),然而你絲毫不用擔心你不理解或沒興趣,有沒有興趣這種事情就交給我來處理,當然,我們不會以學校教材的方式去組織,雖然也會涉及一些複頻域的知識,但你完全不需要擔心,我們重點在於描述其表達的物理意義(話說理論脫離於實踐也是一種悲哀),那些複雜繁瑣的高階微分方程的求解就留給我來消化就行了,你不需要遇到這些,這對於你理解三極管應用沒有多大幫助,它們只是工具而已。
為了使本書體系化,模擬電子技術教材中關於三極管的大部分知識都會有,然而本書的重點還是在:把常見圖書中很少涉及或一筆帶過的內容及相互之間的聯繫進行重點講解
我對模擬電子技術相關學校教材的編寫方式一直都不以為然,但並不是說它們沒有價值,相反,一直以來我都有翻翻,每次都有一些新的感悟。當然,初學者可能看不出來,因為表達相當晦澀,它假定你已經知道一些地球人都知道的知識(然而事實未必如此),有一定經驗的讀者才會對某些語句甚至某個詞語相當關注,本書的目的之一就是讓這些晦澀的內容不再晦澀,或者說有趣起來。
本書沒有涉及運放應用相關的話題,因為這些內容初步計劃將在《運放應用分析精粹》中詳細講解,因為運放也是一個很大的話題,要講好也是一項極大的挑戰。
一個有野心的作家是痛苦的,然而如果看到眾多初學者或有經驗的工程師能夠通過我寫的圖書來領域三極管應用電路的風采,對於我而言也是一種成就,過程可能是痛苦的,然而痛並快樂著,麼麼噠~~
閱讀更多 電子製作站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