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NCAA也能進入NBA,但能成為全明星太難,他們做到了

一般來說NCAA是NBA的人才庫,各大籃球名校通過招募得到優秀的高中生球員,接受邀請的球員得以在NCAA施展才華,並獲得選秀資格,但越來越多早已在高中打出名氣的球員將NCAA當作一個跳板,只打一個賽季就宣佈參加選秀,在每年一度的選秀大會上被選中的球員絕大多數都來自NCAA,也就是美國大學生球員。

不打NCAA也能進入NBA,但能成為全明星太難,他們做到了

當然想要進入NBA並非只有NCAA這一條路,如果你是天才球員可以跳過大學直接以高中生身份參加選秀,在NBA歷史上共有45名高中生被選中(不包括高中畢業後沒有直接參加選秀或未進入NBA的球員),其中有40位都集中在1995-2005,布朗、詹姆斯、霍華德在首輪第一順位就被選中,加內特、科比、麥迪等人則是打出了名堂,在世界範圍內都享有聲譽。

但是NBA在2006年修改了規則,必須同時滿足在選秀年12月31日之前滿19歲和高中畢業至少一年,聯盟可能認為高中生球員不足以應付職業比賽,像詹姆斯這種在高中時就具備了NBA級別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球員更是難以尋覓,而通過大學聯賽的歷練再進入NBA的球員更容易取得成功,這是不是意味著必須要去打一年大學籃球才能參加NBA選秀呢?實際上並非如此,還有其他方式可以跳過大學進入NBA。

不打NCAA也能進入NBA,但能成為全明星太難,他們做到了

比如2018年被選中的高中生球員安芬尼-西蒙斯,他就是以高中生身份首輪第24順位被開拓者選中,因此成為06年改制後的第三位被選中的高中生和第一位美國人高中生,其實只要在高中畢業後繼續留在高中再打一年就能同時滿足最低年齡要求和至少高中畢業一年的要求,這對於一些實力強勁的五星高中生大概率會被選中的球員來說也算是一個折中的選擇。

大家都知道NCAA是一個非盈利組織,其收入主要來自男子籃球錦標賽,大學球員們要麼能拿到獎學金要麼什麼都拿不到,除了獎學金,球員們是拿不到額外薪水的,不過像老K這種傳奇教練年收入卻達到近千萬美元,對於大學生球員確實挺悲催,打球拿不到錢,私下收錢輕則禁賽,重則進監獄,比如號稱全美第一高中生,狀元大熱的懷斯曼就因為其家庭收了“便士”哈達威1.15萬美元的搬家費而遭到NBA禁賽,懷斯曼也只好退學自行備戰選秀,其實大學生運動員的利益也需要有人來維護,NCAA可以考慮適當改制,畢竟生活要大於籃球。

不打NCAA也能進入NBA,但能成為全明星太難,他們做到了

如果不想去NCAA打球也可以像達裡厄斯-貝茲利或米切爾-羅賓遜那樣回家自己練一年,如果不想打大學籃球又想要拿到薪水還可以去像詹寧斯(成績極差上不了大學)、弗格森和穆迪埃那樣去海外聯賽打一年,或者說去NBA G聯賽打一年。

G聯盟的最低年齡限制是18歲,而不是19歲,這對一些有實力又不想打大學聯賽的高中生來說是個好機會,既能提早賺錢又能積累職業經驗,可以作為通往NBA的選秀之路,比如五星高中生,2021屆狀元大熱杰倫-格林就宣佈跳過大學,直接加盟G聯盟,據報道格林將至少拿到50萬美元的薪資,額外還有贊助、出場表現以及教育相關的獎金,此舉被視為將改變美國籃球的格局,未來會有更多的球員效仿格林的做法,格林並非第一個這麼做的球員,但他的準狀元身份讓這一決定引起了轟動。

不打NCAA也能進入NBA,但能成為全明星太難,他們做到了

當然也不否認一些去海外聯賽或跳級到其他職業聯盟打球的年輕球員們最後都涼了,只是說想跳過NCAA直接打職業聯賽的球員想打出來太難了,以G聯盟為例,所有不管是分配下放、雙向合同、徵召權球員、選秀路線球員最終能打到全明星的寥寥無幾,庫裡那種已經是全明星然後被下放到G聯盟的球員不算。

NBA G聯盟也就是NBA的附屬聯盟或小聯盟,前稱為發展聯盟NBDL,目前有28支球隊,除了掘金和開拓者以外,其他28支球隊均有自己的附屬球隊,其中絕大多數球隊作為母隊有經營權,有幾支球隊是合作關係,如果說NCAA是NBA的人才輸送庫,那麼G聯盟就是NBA的人才儲備庫,過去8個賽季每年至少有36名球員得到NBA的徵召。

這些球員中包括丹尼-格林,傑拉德-格林,安德森,考文頓,懷特塞德,英格拉姆,費雷爾,納恩,鄧羅,豪斯,庫克,詹寧斯,小庫裡,伯克,丁威迪等等,很多都是角色球員,距離全明星、當家球星還有差距,第一個打過G聯賽後成為全明星的球員是誰呢?此人正是雄鹿二當家,輔佐字母哥的那個男人克里斯-米德爾頓。

不打NCAA也能進入NBA,但能成為全明星太難,他們做到了

12-13賽季米德爾頓新秀賽季在步行者的附屬球隊韋恩堡瘋蟻打了3場比賽,場均11分7.7籃板3助攻,投籃命中率僅有34%,三分命中率低至14.3%,上個賽季還入選了全明星替補陣容,本賽季更是成為恐怖的投籃機器,中遠距離投射以歸入聯盟頂級射手行列,罰球命中率還超過90%以上,距離180俱樂部僅差0.1%。

本賽季又有兩人逆襲,其中之一是戈伯特,他在13-14為北亞利桑那太陽隊打了8場比賽,場均貢獻13.9分11.4籃板,不幸的是這位蟬聯最佳防守球員的大閘還沒來得及三連就防下了整個NBA,另一人是新北境之王西亞卡姆,他也是第一個從G聯盟打到全明星首發的球員,自他進入NBA後每年都能大跨步的進步,上個賽季還同時包攬了進步最快球員+總冠軍。

不打NCAA也能進入NBA,但能成為全明星太難,他們做到了

16-17賽季菜鳥西卡為猛龍905打了5場比賽,場均可貢獻18.2分8.6籃板,幫助905獲得G聯盟冠軍,還加冕了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僅僅四個賽季他就從一個場均4.2分的傢伙變成了MIP,全明星首發和總冠軍,猛龍為這位真正屬於他們的“小卡”送上了億元大禮包,西亞卡姆因此成為猛龍的未來。

不打NCAA通過打其他職業聯賽的方式的確也能進入NBA,但最後打出名堂的一隻手都能數的過來,從G聯盟打到全明星的只有3個人,打到全明星首發的只有1個人,這還都是近2年的事情,而曾經身背G聯盟合同最終打到全明星的至今一個都沒有。丁威迪可能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除非他下賽季打出足夠好的表現併入選全明星......

不打NCAA也能進入NBA,但能成為全明星太難,他們做到了

長遠來看,還是大學籃球運動員更受青睞,尤其是那些傳統籃球名校的球員,像肯塔基、杜克、北卡、UCLA、喬治城、康尼狄格、堪薩斯、亞利桑那等名校為NBA輸送了無數人才,而且這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杜克已經連續六年有球員在狀元榜眼探花的前三順位被選中,連續三年有三名球員首輪被選中,肯塔基還出現過4名球員甚至5名球員同時在首輪被選中,不過,NBA最終還是要拿實力說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