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機長》看博納操作主旋律商業電影

今年的國慶檔是主旋律電影的天下,作為博納影業的"中國驕傲三部曲"(其餘兩部《烈火英雄》和《決勝時刻》)最後一部也是壓軸之作《中國機長》獲得超高的票房和不俗的口碑,該片正在火熱上映中。

博納是首批從事電影發行業務的民營企業,深耕於影視行業多年。涉及電影製作、發行、影院投資、院線管理、廣告營銷、藝人經紀的集團化公司。近年來,公司投資製作了《紅海行動》、《智取威虎山》、《澳門風雲》系列、《竊聽風雲》系列等多種類型影片。已經出品發行了200多部電影,累計票房200億。

從《中國機長》看博納操作主旋律商業電影


從2014年的《智取威虎山》開始,博納便鑽研出了一套商業加主旋律的打法,通過主旋律傳遞主流價值,抓組主流觀眾獲取超高的票房收入,真可謂是事半功倍。

1:真實事件改編

不管是《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到現在的《中國機長》,博納的主旋律電影都是服從"真實",都是根據真實的事件為藍本,經過電影的方式加工處理,使故事更加的驚心動魄和深入人心,更容易和觀眾產生共鳴。

《湄公河行動》根據10.5中國船員金三角遇害事件改編,案發後中國公安代表團遠赴案發現場,抽調200餘名精兵強將全力破案。《湄公河行動》主體部分就是講述抓捕毒梟糯康的具體過程,從最初抓獲糯康組織旗下的一個頭目,最後成功將頭目糯康抓獲抵押入京,接受中國法律的審判。在異國他鄉偵查人員冒著生命危險一次次的深入敵方腹地進行偵查,隨著劇情的發展,各種追逐,槍戰動作場面,通過電影獨特的方式一一的展現出來。

從《中國機長》看博納操作主旋律商業電影

也門緊張的局勢自2014年來持續的升級,2015年3月26日起,由沙特阿拉伯,約旦,蘇丹等其他海灣國家參加的國際聯軍在也門發動打擊非法武裝分子的軍事行動,當地局勢驟然上升,2015年3月27日,中國海軍航隊已經暫時停止了亞丁灣的護航行動。《紅海行動》就是根據這次中國海軍撤僑時間改編的,該片主要講述了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8人小組執行撤僑任務中,不幸遭到伏擊,人員傷亡,最後粉碎叛軍武裝首領驚天陰謀中慘勝的故事。在惡劣的環境下,營救被恐怖分子追擊的中國領事巴士,併成功轉移等候在碼頭的中國公民,保障了人民的生命。

從《中國機長》看博納操作主旋律商業電影

這次的《中國機長》也不例外,該片根據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次航班事件改編。機組在萬米高空中遭遇駕駛艙檔風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極端罕見情況,在完全不適合人類生存的極端環境下,在生死攸關之時,英勇的機組人員臨危不亂,果斷應對,正確處置,確保了飛機上全體人員的生命安全,創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蹟。

從《中國機長》看博納操作主旋律商業電影

2:故事簡單

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有個特點,就是一開始觀眾就知道了結局,並沒有什麼劇情反轉的燒腦的故事情節,只有真實簡單。從《智取威虎山》到《紅海行動》故事越來越簡單,如說《智取威虎山》是諜戰片,《湄公河行動》是警匪片,《紅海行動》已經很難給劇本歸類了,《烈火英雄》《紅海行動》這電影的劇本都是導演編寫的,情節已經削弱。其實這樣的創作方式是"反好萊塢"的,我們都知道迪士尼90分鐘的動畫電影是講究精準節拍的,比如每10幾分鐘就會有一個情節高潮,好萊塢的編劇在電影創作中很重要,好萊塢主流的商業劇本都是要製造各種"意外"和"反轉"的,要讓觀眾猜不到結局,而博納的主旋律商業電影削弱了故事情節,放大了動作和細節的處理,打破了好萊塢的模式。

從《中國機長》看博納操作主旋律商業電影

​3:群戲

從《智取威虎山》到《紅海行動》,從陸地到海洋,在到《中國機長》的空中題材,題材越來越廣泛,場面也是一部比一比大,但是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這些影片基本上都是群戲,不在是靠一個人就能完成任務,都是靠團隊的共同努力的結果。比如說《湄公河行動》是靠一組緝毒精英組成的小分隊。《紅海行動》是靠"蛟龍突擊隊"每個成員的犧牲和團結。到《中國機長》是靠每一位機組人員過硬的專業知識,和處理突發事件的經驗,才保證了每一位乘客的安全。

從《中國機長》看博納操作主旋律商業電影

好了這些實小編對博納的主旋律電影的看法,希望更多的電影公司和電影人,創作出越來越優秀的電影出來,小夥伴們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