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謝麗爾桑德伯格身上,我學到了這些-讀《向前一步》有感

《向前一步》是朋友推薦給我的,整個閱讀過程中,我嘗試讓作者桑德伯格“上身”,從她的視覺去解讀書中的觀點,這段相處的過程中,我越發對這位頗有人格魅力極強的硅谷女大佬的活法產生好奇,下面是我初步探索的一些收穫,分享出來我們一起交流~


謝麗爾•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曾任克林頓政府財政部長辦公廳主任、谷歌全球在線銷售和運營部門副總裁。現任Facebook首席運營官,被媒體稱為“Facebook的第一夫人”,她也是第一位進入Facebook董事會的女性成員。同時,她還是福布斯上榜的前50名“最有力量” 的商業女精英之一。2013年,她登上《時代週刊》雜誌封面,並被《時代》雜誌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人物。

1. 男生可以做的,女生也一樣可以


從謝麗爾桑德伯格身上,我學到了這些-讀《向前一步》有感

桑德伯格一家

在《向前一步》這本書中,作者在第一章向我們介紹了她的原生家庭。一個典型的中產猶太家庭,爸爸是眼科醫生,媽媽曾攻讀到法國博士學位,後來因為要照顧家庭成了一名全職媽媽,並在業餘時間積極參與志願者活動。雖然桑德伯格的家庭依然延續了幾個世紀以來傳統的勞動分工模式,但父母對她和弟弟妹妹卻有著相同的期望-----都能夠成績優秀,共同分擔家務,積極參加課外活動。這種鼓勵包容的培養方式讓桑德伯格從小在心中樹立了這樣的信念:男孩能做到的事,女孩也能做,並且我有選擇職業的自由。這樣平等尊重的家庭氛圍讓作者長成為一個情緒穩定的人,同時日後每每站在選擇的十字路口時都避免了因為性別因素而受到限制, 總可以理性理智地做出最優判斷。

一個人做什麼,應該基於她的才華、興趣以及熱情,而不是性別,在成為別人的妻子、女兒、姐姐等等之前,先成為你自己。這是我從桑德伯格身上學到的第一點。

2. 人要敢於擁抱變化

桑德伯格在《向前一步》中告訴讀者:“職業生涯是方格架,而不是豎梯。” 據研究結果顯示:2010年至今,美國人在18-44歲之間會換11次工作。作者認為,女性其實可以在職場上走出一條時上時下,迂迴曲折甚至偶爾會誤入死衚衕的獨特路線。而她自己也是“在方格架上攀爬”,逐步為自我實現提供更好的機會。

從謝麗爾桑德伯格身上,我學到了這些-讀《向前一步》有感

桑德伯格作為《TIME》封面照片

這裡梳理一下作者的職場發展,可以看到有這麼幾個重要時刻:

1987年 就讀於哈佛學院,由於其出色的成績與領導力,獲得了經濟學家勞倫斯·薩默斯教授親自論文指導的機會;

1991年 薩默斯聘請她做他在世界銀行的研究助手,負責處理在印度的麻風病,艾滋病和失明的健康項目;

1999年 被任命為美國財政部首席幕僚;

2001年 擔任Google全球在線銷售和運營部門的副總裁,負責的廣告及出版產品的網上銷售以及產品與圖書搜索的銷售業務;

2008年 離開Google後Facebook宣佈聘請她擔任首席運營官;

2010年 Facebook開始盈利。桑德伯格監督公司的商務運作,包括銷售,市場營銷,業務發展,人力資源,公共政策和通信;

2012年 桑德伯格成為第八名Facebook董事會成員(第一位女性成員),並被《時代》選入當年的時代百大人物中;

2017年 福布斯全球權勢女性榜中她憑藉在商界的影響力位列第四。

其中,作者有兩次都頂住風險追隨內心做出了決定(如前文提到的,性別並不是作者考慮的因素之一),而事實也證明她的選擇非常明智。

第一次是在2001年,在擔任財政部幕僚卸任後,她被視為競選美國財政部長的最有力人選,但是她並沒有選擇前景一片大好的仕途,卻棄政從商毅然選擇了互聯網行業,出任google副總裁,幫助這個未來的明星企業建立秩序,她的理由是:在財政部的4年,從更高的角度見證了科技發展對人類生活的改變,科技行業發展不可限量;

第二次,是在2008年,她決定從不論是職位或者薪資都更好的Google辭職,來到了還未開始盈利的Facebook,扶持其步入正軌。這次的理由依然是基於公司的成長潛力與發展目標。

一次又一次的零基礎跨界,之後又大獲成功,桑德伯格用自己的經歷向我們詮釋了一件事:

面對變化,我們應該轉變思路,從“我還沒準備好”調整為“我想做,而且我可以邊做邊學”。

這讓我想到了一部電影《隱藏人物》,講述了在二十世紀的60年代,幾個黑人女性與讓人震驚的種族偏見作鬥爭,最終在美國的航天計劃中佔有了一席之地的故事。其中多羅西·沃恩是宇航局一名主管,她雖然幹著主管的活兒,卻既沒名也沒錢,原因僅僅是膚色。於是當她聽說NASA引進來IBM超級計算機有可能未來完全取代人工計算員時,開始悄悄自學FORTRAN語言,掌握了電腦運算技巧並將其教會美國宇航局的全部黑人女員工,使她們成為第一批掌握IBM電腦運算技巧的隊員,華麗逆襲,為自己贏得了晉升的機會與白人的尊重。

我收穫的第二點就是:追求穩定的代價就是成長機會的減少,如果不想被淘汰,就要做那個擁抱變化,甚至是創造變化的人。

3. 每天都很珍貴,每一天都要珍惜不能浪費

《向前一步》於2013年出版,書中我們可以體會到桑德伯格與她的丈夫戴夫之間的深厚感情,他們是彼此最佳的人生搭檔,精神支柱。然而,2015年的一次意外改變了這一切,她永遠的失去了自己的摯愛,那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呢?“他去世後好幾個月裡,我經常悲傷得無法自已,內心只覺得一片無盡的空虛四處蔓延,佔據了五臟六腑,我無力思考,甚至感覺像要窒息。”桑德伯格曾這樣對媒體說。

從謝麗爾桑德伯格身上,我學到了這些-讀《向前一步》有感

昔日與丈夫牽手的回憶

是的,即便是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女性,在職場披荊斬棘,依然無法避開生活的無常,丈夫突然離世的打擊讓她體會到了切膚之痛。生活還在繼續,只是少了那個人,看著一雙兒女,除了從悲傷中走出來,她別無選擇,但是也正是這樣的經歷讓她意識到其實沒有那麼多的理所應當,能活著本就是最大的恩賜。於是,她開始更加感恩她曾視為理所當然的很多東西:朋友的生日,親人的關愛,自己的工作等等,開始堅持每天記錄三件快樂的事情,讓自己多聚焦於生活好的一面,珍惜每一刻。

告訴自己:請記住,這個世界有太多人沒有看見過自己50歲的太陽,所以,活著,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情,不論何時,常懷感恩之心,珍惜每一天而不虛度,就是生活最大的敬意。

好啦,以上就是我的讀後感,希望對你有啟發,歡迎留言交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