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跨越大洋的“愛情結晶”

陽春三月,又到了採摘草莓的季節。紅彤彤的草莓實在誘人。在園藝學家的努力下,水果攤上還出現了粉色、白色的草莓品種。再加上草莓特有的香甜氣味,一看見它們就忍不住咽口水。但草莓又是揹負流言最多的水果—“草莓是用農藥最多的水果”“空心草莓都是用激素催大的”“掉色的草莓都是用了色素和保鮮劑”……這讓草莓愛好者望而卻步。那麼,草莓究竟能不能吃,該如何吃?這還得從草莓的真身說起。

品果 | 草莓:跨越大洋的“愛情結晶”

“年輕”的草莓

我們熟悉的草莓其實是一種非常年輕的水果,目前公認的誕生時間是1750年,誕生地是法國。

作為薔薇科的成員,草莓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包括50個野生種和1個栽培種(鳳梨草莓)。早在古羅馬時期,人們就開始採集野生草莓用作藥物。注意,這時草莓還不屬於水果。

在古羅馬博物學家蓋烏斯·普林尼·塞孔杜斯(Gaius Plinius Secundus,老普林尼)的著作中就有對草莓的記載。但是當時的人們採集的草莓並不是我們今天在市場上買到的草莓,而是一些歐亞大陸野生草莓的栽培品種。不管是森林草莓、黃毛草莓,還是東方草莓,就算它們風味再濃郁,也都是些身材嬌小的果子。

今天我們在市場上買到的草莓,並不是野生種類的簡單複製,因為它們的染色體組成完全不同。草莓栽培品種都是染色體數目加倍以後的8倍體(細胞內有8組染色體),而一般的野生種幾乎都是2倍體和4倍體。

通常來說,多倍體植物都要比2倍體(細胞內有2組染色體)的個頭要大,所以我們吃的栽培草莓的個頭遠遠超過了野生的也就不值得奇怪了。

更有意思的是,目前我們吃的大果鳳梨草莓,是弗州草莓和智利草莓的結晶,前者來自北美洲,而後者來自南美洲。在16世紀的時候,弗州草莓先被引入了歐洲,這種草莓雖然有很濃郁的香氣,但是個頭比較小,並沒有比它的歐洲表親出色太多,所以一直沒有脫穎而出。直到歐洲殖民者在智利發現了當地人栽培的大果實的智利草莓,情況發生了轉機。這些草莓被帶回了歐洲,但最初完全不結果。後來發現,跟弗州草莓和森林草莓栽種在一起的那些智利草莓才能結果。原來,智利草莓是雌雄異株的,需要授粉才能結果。

因禍得福的結果是,弗州草莓和智利草莓產生了一個優秀的後代,這就是大果鳳梨草莓。它結合了兩者的優點——既有弗州草莓的濃郁風味,又有智利草莓的大個頭,人類也因此多了一種近乎完美的水果。

品果 | 草莓:跨越大洋的“愛情結晶”

現代大果鳳梨草莓是智利草莓和弗州草莓雜交產生的後代,也是因人類活動而生的水果。

在隨後的二百多年時間裡,園藝學家不斷挑選培育,草莓得到了全面改造,擁有了更加誘人的外形。大果鳳梨草莓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個栽培種。至於市場上的章姬、紅顏、豐香等等,都是鳳梨草莓的不同品種名而已。

草莓進入中國只有一百多年的時間。1915年,俄羅斯僑民把5000株“維多利亞”大果鳳梨草莓帶到了黑龍江亮子坡,這大概是中國最早的大果鳳梨草莓栽培地。20世紀50年代,我國科研單位從蘇聯和東歐引入了一些品種,作為研究推廣的材料。

我國草莓的高速生產是20世紀80年代之後的事情了,科研院所從歐美和日本引入了大量新品種,同時開始推廣塑料大棚栽培和塑料日光溫室栽培,草莓逐漸成為美味的日常水果。

品果 | 草莓:跨越大洋的“愛情結晶”

草莓為什麼沒有核?

童年時,我一直有個疑問,那就是草莓肉中為什麼沒有像葡萄那樣的核?

其實,美味草莓的果實,是膨大的花托。本來只是為花器官提供一個附著生長的平臺,被草莓改造之後成了對動物絕妙的誘餌。

品果 | 草莓:跨越大洋的“愛情結晶”

草莓的可食用部分是膨大的花托,表面那些小顆粒才是草莓的果實。甜美多汁的花托可以吸引動物取食,幫助草莓傳播種子。

實際上,通常被我們視為種子的那些小顆粒,才是真正的草莓果實。只要沒有咀嚼的癖好,如此細小的果實會順利潛入動物的腸胃,在這些“搬運工”將它們排洩出來的地方生根發芽。人類也是這樣的搬運工——不僅僅把草莓搬運到野外,還搬運到了自己家裡。從石器時代開始,各個時期的人類遺蹟中都發現了草莓小果實的蹤跡。

當然,為了誘使動物來吃,草莓必須把果子打扮得更具誘惑力。草莓那種特有的香味,任何素食或者雜食動物都難以抵擋,滿大街的草莓味飲料、糕點足以說明這一點。只是,野生草莓都是些袖珍版本,不管是森林草莓、黃毛草莓還是東方草莓,即使再香再甜,也只能作為調味劑。而真正讓人們食指大動的,還得要看大果鳳梨草莓。

品果 | 草莓:跨越大洋的“愛情結晶”

關於草莓的種種流言

作為一種明星水果,有關草莓的流言蜚語又怎麼會少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吧。

第一條,“草莓用了膨大劑,吃了會引起青少年性早熟”。草莓用膨大劑,這確實有可能,那是為了讓草莓的個頭長得足夠大。但是,通常使用的膨大劑—氯吡脲(CPPU)是植物激素,而不是動物激素,並不會影響人類的生長和發育。

第二條,“草莓都是經過輻射的,吃下去之後,人體也會受到輻射傷害”。草莓接受輻射殺滅真菌也不假,通常是使用鈷60放射源,它發出的伽馬射線可以把細菌、真菌之類統統殺死,保持草莓的新鮮。雖然用到了輻照技術,但是這種輻射並不會改變草莓的任何性質,更不會讓草莓帶上放射性,所以大可不必擔心。

品果 | 草莓:跨越大洋的“愛情結晶”

第三條,“草莓上含有大量的乙草胺,危害人體健康”。乙草胺其實是一種被廣泛使用在農田裡的除草劑,但是它主要用於玉米、棉花、豆類、花生、馬鈴薯、油菜、大蒜、菸草、向日葵、蓖麻、大蔥等作物,在草莓地裡負責除草的主要並不是乙草胺。再者,即便是有乙草胺,一個體重50千克的人,每天攝入1毫克的乙草胺仍然是安全的。如果不天天把草莓當飯吃,就不用擔心。

第四條,“草莓上面含有多菌靈,吃多了會得癌症”。多菌靈的用途是殺滅真菌。囿於特殊的栽培環境(溫暖潮溼),草莓容易被真菌感染。多菌靈正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抗真菌藥物。實際上,目前,已經有很多高效低毒低殘留的抗真菌藥物可供選擇,吃草莓中毒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就更不用說得癌症了。

第五條,“草莓上有諾如病毒,吃了可能會感染嚴重疾病”。這大概是關於草莓影響最大的流言。然而,草莓實際上根本就不會感染這種病毒。病毒需要進入特定的細胞才能複製出新的病毒,動物病毒和植物病毒面對的細胞完全不同,當然沒有跨界的可能性。流言中提到的諾如病毒是一種危害人類健康的腸道病毒,會引起腹瀉和發熱等症狀,但是它並沒有感染草莓的能力。諾如病毒的傳播途徑通常是與被汙染的食物接觸,或是接觸到患者的嘔吐物及糞便(包括乾燥之後形成的塵埃)。在感染過程中,草莓充其量是個被動沾上了病毒的替罪羊。

幾個好吃的草莓品種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甜、香、軟、多汁是對優質草莓的評價標準。在這裡給大家推薦幾種好吃的草莓。

品果 | 草莓:跨越大洋的“愛情結晶”

紅顏草莓是目前市場上最常見的草莓,也被稱為巧克力草莓或者奶油草莓(牛奶草莓)。

紅顏,早春時節供應量最大的草莓。個頭大、顏色紅、軟硬適中、味道甜,是個不錯的草莓品種。識別特徵:表面凹陷比較深,草莓中心也是紅色的。市場上流行的奶油草莓、丹東99草莓,其實都是這個品種。

章姬,最香、最軟、最甜的草莓。整個果就像一個拉長的圓錐,身材修長。果子中央是白色的。香氣很足,有濃重的甜香氣,口感非常軟,以至於很難儲運,所以在市面上出現的幾率不高。

幸香,顏色非常紅,有一種蜂蜜和焦糖混合的風味。個頭比較小,果實近似桃形,有個小尖嘴兒,表面小果凹陷深度中等。是我最喜歡的草莓之一。

品果 | 草莓:跨越大洋的“愛情結晶”

至於說聖誕紅之類的品種,則更適合出現在甜點裝飾上,挺拔的身姿讓它們能很好地勝任這個工作,但是酸酸硬硬的果肉可真的不好入口。

毫不誇張地說,今天我們看到的大果鳳梨草莓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如果沒有人類活動,世界上就不可能出現這麼美味的水果。而這種水果又讓我們有了不同以往的味覺偏好—各種草莓味的軟糖和冰激凌都是我們的心頭所好。人類和水果之間的關係,就是一個互相馴化的過程。在未來,這種關係還將持續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