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七年,我的高考

一個月的複習時間匆匆而過,考試的日子終於到了。1977年11月26日,一個寒冷冬日的早晨,起床後自己到廚房加熱了點玉米粥就著鹹菜吃了早飯。看看時間差不多了,在藍布棉大衣的兩個衣兜裡分別揣上塑料三角板和鋼筆、鉛筆橡皮,準備停當,就帶著緊張和一絲興奮,抱著今年不行明年再試放手一搏的心態走向考場。

一九七七年,我的高考


說來幸運, 考場恰好設在我初、高中的母校——礦務局第一中學。這就使我避免了對考場的陌生感而精神上更加放鬆。拿出准考證進入考場樓門時,正遇到我的高中物理老師陳季老師,他見到我,笑眯眯的用他的湖南話親切而又風趣的問我道:“蘇曉丹,幹啥來了?”,看到昔日熟悉的老師,我感到驚喜而又親切,人也立刻放鬆下來,又由於當時心裡對能否考上大學沒什麼底氣,怕老師笑話,於是我也是打趣的回答:“來看看他們考大學的”,陳老師又說:“那你是來幹什麼?”,我說:“我是混進來充數的”。我們都笑了起來。輕鬆熟悉氛圍中我進入考場。

記得答的心裡比較舒服踏實的是語文試卷。其實恰恰語文課是我高考複習放棄掉的科目,因為高考複習時間太少了,而我知道語文知識主要是靠平時積累的,臨時抱佛腳只能是事倍功半,加上我父親喜愛文學,對我有一定的文化薰陶;從小喜歡看小說,背誦古詩詞的我平時也積累了一些語文知識,雖然遠遠不夠,但高考時間珍貴只能捨棄語文課複習。語文試卷的重頭戲是作文,這次語文考試的作文題目是《偉大的勝利——難忘的1976年10月》。看到這個題目我心裡輕鬆了許多,因當時正是粉碎“四人幫”不久,人們歡欣鼓舞,沉浸在擺脫桎梏,一掃心中的鬱悶的喜悅中;國家全面撥亂反正,百業初興的勢頭正旺;報刊雜誌也大多是關於慶祝1976年10月的偉大勝利的文章;我在單位也經常接到給礦區廣播站寫這方面的廣播稿的任務;而對我來說更印象深刻的是我的父親在“文革”中造成的冤案有望昭雪,欣喜之餘寫了不少首律詩,耳濡目染記了不少。所以這個作文題我發揮起來容易一些,寫的較為順暢,並且在文章結束時引用我父親的一首詩的後面兩句作為結尾:“九州天地開新運,萬里風雲入壯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