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雲南第二城”,為何一身四川味兒?被戲稱“三川半”!

喜愛旅遊的朋友想必對彩雲之南肯定不會陌生,這裡有讓大家一見傾心的香格里拉,有讓人神往不已的麗江古城,還有多姿多彩的大理風月等,反正只要去過雲南的人肯定不會錯過這些景點,從此不止一次,一生中有時間都想要來這裡再回味一番~

昔日的“雲南第二城”,為何一身四川味兒?被戲稱“三川半”!

其實,除了這些地方之外,雲南的昭通也同樣深藏不露,只不過鮮少為大家所知罷了。在歷史上昭通最顯赫的時光就是絲綢之路盛起之時,那時候中原各個商隊想要進入雲南,必經之地就是昭通,從昭通可以直達昆明,然後通過宜賓,到達長江沿線城市。往來商賈在此歇腳,久而久之便促成了昭通城市的不斷髮展壯大,到了清末民初之際,昭通已經是雲南僅次於昆明響噹噹的第二大城市了。

昔日的“雲南第二城”,為何一身四川味兒?被戲稱“三川半”!

只不過在改革開放之後,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昭通因為閉塞的交通大大阻礙了城市的發展進步,眼看著東部沿海地區發展起來了,眼看著省會昆明高鐵修建起來了,昭通的交通始終不見起色,經濟卻是一路下坡不止,如今再回過頭來看昭通,已然是雲南下面芸芸眾城之一。

昔日的“雲南第二城”,為何一身四川味兒?被戲稱“三川半”!

從地理位置上看,昭通就像是雲南腹地之外向外彈出去的一隻孔雀,被四川與貴州兩省夾在中間。或許是四川氣質太過於獨特,任誰跟它走的比較近都會被帶偏,昭通顯然也不能倖免,在生活習俗、語音語調都與四川有很多相似之處,因而也落得個“三川半”的名號。其實追究其歷史來,昭通與四川本就有著很大淵源,早在清朝雍正時期,昭通本就歸四川管轄,只不過在後來的行政區劃中才被劃分給雲南。

昔日的“雲南第二城”,為何一身四川味兒?被戲稱“三川半”!

當然,雲南的文化和生活傳統在昭通身上也有很大的影響,就拿昭通人的飲食習俗來說,既有云南的酸,也有四川的辣,就連他們自己都說不清道不明其中的關係,其實這本就不重要,昭通無論歸屬於哪個地方,無論生活習俗發生怎樣的變化,只要當地老百姓能夠習慣,只要當地的經濟發展能夠有進步,跟著國家政策走就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