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的 一個夜晚,世界差一點變成了廢墟,全靠此人臨危不亂

在時時間的運行法則上,有一個著名的理論,叫做“祖父悖論”。就是說如果能夠穿越回到過去,你殺死了你的祖父,那麼根據邏輯關係推論,沒有祖父就沒有你的父親,沒有父親就沒有你,那麼請問,究竟是誰殺死了你的祖父呢?

1983年的 一個夜晚,世界差一點變成了廢墟,全靠此人臨危不亂


歷史是偶然還是必然

開頭引用這樣的故事,其實只是想說明一件事,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其實有太多太多的偶然事件改變了世界的發展歷程。比如說,今天要介紹的,1983年這個晚上發生的事情,就是歷史的偶然,但是這件事,這個人卻又改變了整個世界,讓世界沒有變成一片廢墟。他的名字叫做斯坦尼斯。拉夫彼得羅夫。

1983年的 一個夜晚,世界差一點變成了廢墟,全靠此人臨危不亂


擊落一架飛機

1983年,當時最大的一個歷史背景就是美蘇冷戰。之所以稱它為冷戰,就是因為雙方聽沒有動用戰爭的手段進行較量。但是在1983年9月26日的時候,戰爭卻差一點就發生了。事情是這樣的。在1983年的9月,蘇聯擊落了一家偏離航道600公里的飛機,在遇難者的名單中,有一位美國眾議院議員。美國對此事十分憤怒,多次發出譴責。而在 9月 26日的時候,蘇聯導彈監控中心發現了一枚美國加州的導彈正在飛來,緊跟著又發現了至少5枚導彈正在飛來。

1983年的 一個夜晚,世界差一點變成了廢墟,全靠此人臨危不亂


賭不賭?

要知道這些導彈並不是普通的導彈,那一定就是核彈。而當時的美國和蘇聯之所以只進行冷戰,就是因為雙方都知道核戰爭的後果,那會是直接毀滅世界的打擊。按理說蘇聯接到了這樣的導彈警報,應該是第一時間發出反擊,奇怪的是蘇聯沒有,原因就是斯坦尼斯。拉夫彼得羅夫沒有報告這件事。

1983年的 一個夜晚,世界差一點變成了廢墟,全靠此人臨危不亂


為何不報?

根據事後斯坦尼斯。拉夫彼得羅夫的回憶來看。他有兩點不上報的原因,首先就是他也很清楚上報的後果。第二就是當時蘇聯的導彈預警系統並不是很高端,出現錯誤也是有的。如果這只是又一次錯誤的預警,上報了的話後後果不堪設想。所以斯坦尼斯。拉夫彼得羅夫決定賭一把,他賭美國人不會如此瘋狂。最終,他賭對了。

1983年的 一個夜晚,世界差一點變成了廢墟,全靠此人臨危不亂


看完了這件事,其實我不知道應該怎樣去評判它。或許歷史就應該是這樣的吧,剛好值班的是斯坦尼斯。拉夫彼得羅夫,剛好他又是個有主見,關心天下的人,剛好他賭對了,所以,我們的世界才能繼續的美好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