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魯班的徒弟——沒量(良)心

魯班是春秋時代魯國人,是著名的大匠師,也被認為是木工的祖師爺。魯班的木工技藝自然是非常高超的,自然有很多人想跟他學手藝,魯班有一個徒弟的故事,在曲阜一帶流傳很廣。

民間故事:魯班的徒弟——沒量(良)心

魯班的技藝遠近聞名,很多人都前來拜師學藝。但是,這些徒弟學成一批走一批,手藝學成後,都到外面自己挑頭修橋建房去了。魯班始終沒有在身邊留下一個徒弟做幫手,有一陣子,魯班手裡的活很多,自己忙不過來。一個叫王恩的徒弟乖巧伶俐,魯班很喜歡他,就有意把他留在身邊。

可是王恩見師兄弟們一個個都離開師傅闖世界去了,他也想獨當一面出外掙錢。王恩覺得跟隨師傅幾年,該學的都學會了,天天在師傅家幫忙,心裡很煩悶。

民間故事:魯班的徒弟——沒量(良)心

一天,魯班和王恩一起拉鋸解木頭,王恩就對師傅說,“師傅,我想自己出去幹。該學的師傅都教給我了,師兄弟們都獨當一面,我也想出去顯顯自己的本事。整天在這裡盡幹些粗活,也沒什麼意思了。”

魯班聽他把話說到這個份上,留住人留不住心了,就說,“要是你覺得自己樣樣都學通了,那就自己去幹吧。”

民間故事:魯班的徒弟——沒量(良)心

王恩走後,魯班沒個幫手,拉鋸解木頭這樣兩人的活就沒法幹,木頭解不開,下邊的細活也沒法幹。魯班就琢磨著給自己找個幫手,他想徒弟遲早都要走,不如找個木人來幫著幹活。木人很快造出來,木人幹起活來,又穩又快,魯班很高興,魯班把它放在一間屋子裡,自己就脫出身來幹別的活。

民間故事:魯班的徒弟——沒量(良)心

王恩到了外面,幹了不少活,樣樣不順心,一遇到困難就傻眼了。這時候,他才知道自己並沒有把師傅的手藝學到手。王恩後悔自己沒有聽師傅的話,於是硬著頭皮來找魯班。王恩來到魯班家,聽見有拉鋸的聲音,“師傅又收新徒弟了?”他邊想邊朝有拉鋸聲音的屋子走過去。他站在門口,只聽見拉鋸的“唰唰”聲響,聽不到人的聲音,覺得奇怪,於是叫道“師傅!師傅!”沒有人回答。

民間故事:魯班的徒弟——沒量(良)心

王恩推開門一看,驚呆了,原來是兩個木頭人在那裡一來一往的拉鋸。這可是師傅從來沒有教過的絕技呀!王恩心想,原來師傅並沒有把真本事都教給我呀,我要是把造木人的絕技學到手,走到哪裡都能吃得開。

於是王恩趁師傅不在,偷偷地量好了各種尺寸,心裡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又興奮,又緊張。回到家後,王恩就按照偷量的尺寸幹起來了,幹了三天三夜,王恩造出了木人,他怎麼看都和師傅的一模一樣,一點也不比師傅的本人差,心裡甭提有多高興了。

民間故事:魯班的徒弟——沒量(良)心

可是王恩裝上木料一試,木人就是一塊木頭,一動不動。他翻來覆去的研究了好幾天,還是不管用。沒辦法,王恩只好去找魯班。他把自己偷學做木人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師傅,魯班沒有立即責怪他。

王恩問師傅:“為什麼我比著師傅的木人做的,木人不會動呢?”

魯班問他:“你量的尺寸對嗎?”

王恩說:“都對,我量得很仔細。”

魯班問:“量頭了嗎。”“量了。”

“量胳膊了嗎?” “量了。”

“量腿了嗎?”“量了。”

民間故事:魯班的徒弟——沒量(良)心

魯班扭頭看著王恩,王恩緊張的手都出汗了,魯班突然問道:“你量心了嗎?”

王恩支支吾吾的回答:“沒有……我沒有量心。”

後來,這個故事在民間流傳開來,王恩成了“忘恩”,沒有量心,就成了“沒有良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