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瀾:北大領導力22講,反思的本質是什麼?

劉瀾:北大領導力22講,反思的本質是什麼?

大家好,我是天鐸,今天給大家分享我的學習筆記

22講:反思的本質是對思之再思

筆記內容:

正常人的反思跟優秀的人反思是不一樣的,第一,優秀的領導者的反思不只是回頭看。第二,即使回頭看,他們也跟一般人不一樣。你的反思,和優秀的領導者的反思,可能存在這兩個差距。為什麼會有這兩個差距?因為優秀的領導者抓住了反思的本質。這一講,就要給你講清楚反思的本質是什麼。

領導者反思舉例:在行動中反思:

這個例子的主人公是一家著名的跨國軟件公司的中國區CEO。我當時跟他在討論領導力,他說反思很重要。我就順著問下去,我問,你怎麼反思?我在想,他會不會說每天結束、反思一下當天的工作?他的回答很出乎我的意料。他說,“我時時刻刻都在反思。比如我剛才就在反思,我對這個問題還有沒有更好的回答”。

他說完這句話,他的形象在我心目中一下子高大了好多。這個CEO的反思習慣,是在行動中反思。他既在行動,也在反思,在行動的同時反思。

之前提到過領導力大師海菲茲。海菲茲對在行動中反思,專門有個術語,叫做“走上看臺”。海菲茲說的走上看臺,當然是個比喻。海菲茲說,我們行動的時候,就好像運動員在球場上打球一樣,往往是看不清比賽的整體情況的。如果你在看臺上,你會比在球場上對比賽看得其實更清楚。海菲茲認為,偉大的領導者需要具備這樣的能力,你在球場上打球的同時,還能夠同時走上看臺。這種能力,就是在行動中反思。

第一:反思的本質:

你可能還是在想,為什麼說在行動中反思是反思呢?我現在告訴你,反思的本質是什麼。反思的本質是五個字,對思之再思。這樣表述儘管比較文縐縐,但是最簡潔,也最準確。

我再重複一遍,反思的本質是“對思之再思”。這裡面有兩個“思”字,第一個就是“思”,另一個是“再思”。對一件事情,已經有了一種思考方式,這是第一個“思”。然後你想,這種思考方式正確嗎?完整嗎?還有沒有另一種思考方式?這就是“再思”。你已經有了一個“思”,但你針對這個“思”進行“再思”,這就是“反思”。如果給反思列一個公式的話,那就是思+再思=反思。

現在回到剛才那個跨國公司中國區CEO的例子。為什麼他不是回頭看,也是在反思呢?因為他做到了五個字,對思之再思。他已經想到了一種回答我問題的方式,這就是說,他已經有了一個思。但是,他同時又在想,還有沒有更好的方式來回答我的問題?這就是說,他在對他的思進行再思。他既在球場上打球,又走上看臺觀察自己打球,對自己打球的方式進行再思,所以,他是在反思。

劉瀾:北大領導力22講,反思的本質是什麼?

第二:事前反思:

在行動之前反思,也可以叫事前反思。你如果想要事前反思,可以怎麼做呢?我教你一個方法,叫做預演失敗。心理學家卡尼曼有一次參加達沃斯論壇,介紹了這個方法。聽眾中有一個跨國大公司CEO,說:“光是聽到這個,達沃斯就來值了!”

從這個CEO的反應來看,這個方法還是非常有價值的。我剛才說,卡尼曼在達沃斯論壇上介紹了這個方法,不過這個方法不是卡尼曼發明的,而是另一個心學家克萊因設計出來的。我在中文裡把它叫“預演失敗”,是比較委婉的叫法,是意譯,克萊因用的英文比較血淋淋,如果直譯過來,叫做“事前屍檢”。

克萊因說,在管理上要在一個項目沒死之前就做屍檢,如果死了再做,可能對其他人有幫助,但是對當事人沒有幫助。怎麼在沒死之前就做屍檢呢?克萊因是這麼建議的:

你們馬上要開始一個大項目,已經定好行動方案了。現在,你們坐下來開個會,給每個人發一些白紙。主持人宣佈,現在已經是六個月以後,或者一年之後,那個項目已經完全失敗了。我們只知道那個項目最終完全失敗了,我們不知道原因。現在,你用三分鐘寫下來,你認為這個項目最終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大家都寫完之後,把所有原因集中一下,重點討論其中兩三個原因,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案。

這就是克萊因所說的事前屍檢,下面呢,我還是把它稱為預演失敗。很顯然,預演失敗是對思之再思,屬於反思。

如果你現在還沒有感受到預演失敗這個方法的好處,你需要接著聽下一講。下一講,我會告訴你反思需要符合哪些要素,為什麼預演失敗是個非常好的反思方法。

精選留言:劉老師好!以前,我很少反思,常見的情緒就是鬱悶、抱怨和憤怒。現在,我時刻反思,常見的腦語就是“剛才發生了什麼”、“我為什麼會那樣”、“是不是哪裡做的不妥”等。

以我個人經驗,阻礙反思的主要障礙有三個:

第一、推卸責任。人在需要承擔責任時,第一反應就是找藉口,強調客觀原因是主要的,儘量把責任和後果推給他人。

第二、囿於情緒。人在強烈的情緒影響下,很難進行冷靜的分析和反思,尤其是有些情緒會持續較長一段時間,甚至在過去很久之後,一提起此事還會忿忿不平。

第三、過度自責。人對於錯誤的另一種極端就是把責任都歸於自己,生活在悔恨和自責之中,把一些本不應該承受的壓力也一併算在自己頭上,從而無法形成客觀的認知。

筆記分享結束

劉瀾:北大領導力22講,反思的本質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