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傳來好消息,新冠疫苗即將可以使用?

高福強調,當然人們從過去的經驗中學到了很多,我們知道哪些疫苗研發的策略是可行的。目前在中國,我們有兩款候選疫苗正在進行臨床試驗:一款是腺病毒載體疫苗;另一款是滅活疫苗,他們正在進行二期或二期臨床試驗。

疫情傳來好消息,新冠疫苗即將可以使用?

疫情傳來好消息,新冠疫苗即將可以使用?

疫情傳來好消息,新冠疫苗即將可以使用?

疫情傳來好消息,新冠疫苗即將可以使用?

我國5條疫苗研發路線最新進展:已有三個疫苗獲批進入臨床試驗

4月1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科技部相關負責人透露,我國科研團隊已有三個疫苗獲批進入臨床試驗,還有部分疫苗預計四五月份陸續申報臨床試驗。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介紹,在新冠病毒疫苗研發上,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共佈局五條技術路線,目前已有三個疫苗獲批進入臨床試驗。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團隊的腺病毒載體疫苗首個獲批進入臨床研究,已於3月底完成一期臨床試驗受試者的接種工作,並於4月9日開始招募二期臨床試驗志願者,這是全球首個啟動二期臨床研究的新冠疫苗品種。4月12日,國家藥監局批准了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聯合申請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進入臨床試驗。4月13日,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研製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獲批開展臨床試驗。

吳遠彬介紹,腺病毒載體疫苗之後還要進行三期臨床試驗,並據結果確定是否使用。滅活疫苗生產工藝相對比較成熟,質量標準可控,且具有國際通行的關於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評判標準,這些將為提早使用疫苗創造便利條件。

中國披露全球首個新冠疫苗非人靈長類實驗結果:有效、安全

臨床上,目前人類對於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還沒有特效藥物,因此研發疫苗被寄予厚望。雖然新冠疫苗用於人體仍需等待,但中國科學家近日發表了首個新冠病毒非人靈長類疫苗實驗結果,指出一種純化滅活的候選疫苗能夠為非人類靈長類動物提供完全保護,在有效性、安全性上均表現出積極結果。這將為用於人類的SARS-CoV-2疫苗的臨床開發提供基礎、指明方向。

研究團隊通過試驗規模的生產得到了一種純化滅活的SARS-CoV-2病毒候選疫苗,名為PiCoVacc。他們發現,PiCoVacc能夠在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中引發有效的體液免疫應答,對當前正在全球肆虐的SARS-CoV-2病毒株提供完全保護。

通過對恆河猴臨床體徵、血液學、生化指標等的系統分析,研究人員認為,該疫苗是安全的。

值得注意的是,疫苗的研發雖被寄予厚望,但仍需時間進行科學的流程。就在4月20日,對於疫苗研發的時間表,中國疾控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福表示,如果按照正常的流程走,可能要到今年年底、明年年初才能出來。他還透露,根據疫情走勢,在應急情況下,可能會於年底給一部分人群如醫務人員先行使用新冠疫苗。

疫情傳來好消息,新冠疫苗即將可以使用?

很多人都不是很理解進口代理。用書面語言來說就是有貨物進口需求的客戶,由於對進口業務的不熟悉或者其他原因,委託船運公司、貨代公司、報關行、貿易公司等代辦進口的貿易服務型業務。對於進口,流程的掌控可以看出一家公司的專業。 華富康供應鏈擁有專業經驗,流程上層層審批,在環節上,節節把控,而且在每個環節上,都有專線的同事來對接,不會讓用戶做無頭蒼蠅。操作上,8分鐘3套進口代理方案定製,用戶可隨意選擇方案,保證貨物順利地到達用戶的手中。

接種後6至7周抗體反應達到峰值,病毒RBD是主要免疫原

當前, SARS-CoV-2疫苗正在多途徑緊急開發中,國內已有3個疫苗獲批進入臨床試驗,其中一款腺病毒載體疫苗已經進入II期人體臨床試驗。

本實驗中採用的純化滅活病毒是疫苗開發的傳統方法之一,這種類型的疫苗此前已被證明對於預防由流感病毒和脊髓灰質炎病毒等引起的疾病是安全有效的。

研究人員最後表示,儘管現在還不能確定相關研究中SARS-CoV-2感染的最佳動物模型,但感染SARS-CoV-2後產生類新冠肺炎症狀的恆河猴似乎是研究該病的較為適用的動物模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