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AIoT”給出智慧社區建設的“新邏輯”

2019年臨近尾聲,相信任何科技領域的盤點中都不會缺席的一個內容便是“5G”。5G商用大幕的拉開,讓從政府到企業,從企業到個人,產業鏈中的每個角色都有了更明確的目標——更好的連接,更美的生活。


5G的一個重要意義,在於提供了一個更加穩定、高效的信息傳輸通道,讓依賴網絡、數據的數字化革命性技術能在5G環境下實現融合。

AI、IoT與5G的組合,關乎數據的採集、傳輸和處理的全過程,在萬物互聯的數字時代將可能組成開啟新機遇的 “超級天團”。

社區場景是智慧城市的最佳試驗田

“5G+AIoT”給出智慧社區建設的“新邏輯”

5G加速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城市不再只是擁有混凝土構成的物質世界,城市間各類物聯網傳感器、電子設備不斷傳遞形成的數字流,就像人類身體中流淌的血液或神經系統,與基礎設施一起構築城市的“生命”。人與城市的互動數據,將成為未來城市智能的重要資產。

社區是城市生活中,離人最近的場景。而隨著城市發展,幼兒園、小學、市場、飯店、賓館、公園、養老機構等業態也在逐漸納入社區範疇,形成人與場景相對集中,又互動頻繁的複合場景。當5G+AIoT更加深入,社區中的聯網設備增多,更多的數據在線,社區場景將極有可能成為新的“流量平臺”之一。

在今年多地、市發佈的5G產業或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中,智慧城市、智慧社區都有明確體現。例如今年10月11日,石家莊市政府制定出臺的《石家莊新型智慧城市總體規劃(2019-2021年)》正式對外發布,以此為標誌石家莊城市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並提出要將5G 技術在智慧社區、智慧家庭等領域廣泛應用。

社區是城市治理的“最後一公里”,更成熟的技術條件在社區場景的落地應用,也不斷豐富著社區管理和服務的內涵。智慧社區不僅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智慧城市發展的最佳試驗田。社區的功能半徑拓展,讓智慧化手段在基層管理中的系統性應用更積極地完成城市治理模式創新的探索。

而5G+AIoT,讓人與社區密切互動產生的大量數據,也將成為城市智能化發展中的重要支撐。

“5G+AIoT”給出智慧社區建設的“新邏輯”

5G+AIoT新型智慧社區,“新”在何處?

“5G+AIoT”給出智慧社區建設的“新邏輯”

5G不僅是移動通訊技術的升級換代,完成AIoT時代爆發的基礎設施搭建更是實現改變社會的基礎。因此在5G的視角下,技術之上必須通過全鏈條的生態構建,切實賦能到多元化的實際業務場景中。

5G+AIoT新型智慧社區的“新”,可以表現在“宏觀性”和“精細化”兩方面。

政策導向上,率先對新時期的智慧社區建設就提出了新要求。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中明確提出,按照分級分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要求,務實推進智慧社區信息系統建設,積極開發智慧社區移動客戶端,實現服務項目、資源和信息的多平臺交互和多終端同步。

這就決定了智慧社區不再是單一的解決社區的安全和物業管理問題,而應該是通過頂層設計,讓智慧社區向下打通家庭智能,向上對接智慧城市,構建出良性運營的新社區形態,圍繞服務社區全業態的公共安全、公共服務、公共管理需求形成體系化的深度應用。

宏觀性上可見5G帶來的變革是生態性的顛覆,為數字化未來奠定基礎。而精細化所體現的“新”則是社區服務和管理上切實要下的“繡花功夫”。

社區承載的任務和功能非常多樣化。同時,社區的居民的需求也有很多共性。因此在智慧社區的設計和部署中,要針對該社區管理的痛點進行賦能。例如從社區車輛通行的歷史數據中找規律、找關聯、找內涵,實現基於數據內容的智能分析和數據智能識別、預測等,對社區停車規劃、高峰時段進出放行策略等形成有針對性、更有價值的輔助參考。而這些數據,放置在另一個社區似乎價值又不大。

要實現社區的數據反哺智慧社區,顯然需要讓邊緣能夠承載更多的數據處理。隨著5G的應用,社區中的數據連接點迅速增加,以供應商為中心的設備的部署模型無法維持流量的這種指數性增長。而社區和“邊緣”能構成一對絕配,一方面邊緣計算創建的實時數據處理平臺,將學習訓練平臺前置到社區,讓人與物將在數據構築的智能環境中進行交互。另一方面,同一社區的業主存在很多共性,邊緣服務可以在社區找到個性化和效率之間最佳的平衡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